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写给嘉德十年的心里话(图)

作者:张德勤 国家文物局原 2005-07-13 15:14:05
A- A+
  1993年5月18日,我在日记里写下几行字:“晚,参加中国嘉德国际文化珍品拍卖公司开张典礼。徐志坚、徐文伯、孙尚清、马洪和经贸委徐副主任出席。徐志坚同志对我说,文物拍卖宜小步走,慢慢来。”
  
  这就是嘉德诞生的日子。
  
  那时候,中国的文物市场被文物管理部门所属的国有文物商店垄断着,而文物商店也为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奄奄无生气。北京市最早提出文物拍卖,希望打破沉闷局面。国家文物局同意在北京试点。可是,嘉德的出世,却带来另外的麻烦:其一它是“非文物部门”的公司;其二它不是“国有”公司——股东里虽然有“国有”单位,更多的是“非国有”股份。既不是“亲儿子”,又不是“纯国有”,能让它合法生存吗?肯定的回答意味着打破垄断和承认股份制,否定的回答符合传统观念但也缺少法律依据。可否之间存在的争执,带有一定的敏感性。“小步走,慢慢来”,是一种谨慎的支持,当时已是相当开明的态度了。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颁行,彻底解决了这类问题。但是嘉德的生存和成长,早在拍卖法出台之前就已经靠它自身的活力解决了。它是被时代催生的“早产儿”,势必经受比别人更多的风雨,更多的曲折,同时也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历练。它的掌门人励精图治,诚信敬业,内聚同仁,广交宾朋,短短数年,即赢得社会承认,誉满海内外。顺乎潮流,得之民心,自立自强,嘉德十年,闯出了宽阔而厚实的文物拍卖新天地。
  
  我从嘉德的发展得出两个新的理念:
  
  好的文物拍卖公司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你看,经过嘉德的努力追寻,包括石涛《高呼与可竹石图》、朱熹《春雨帖》、《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犊》、《翁氏藏书》、宋高宗《养生论》在内的诸多国宝级文物珍品,都已归于国家收藏机构,这不实现了文物专业工作者多年为之奋斗的期望吗?
  
  好的文物拍卖公司是普及文物知识的大学校。君不见,一场拍卖会下来,一声重槌落下,唤起多少人对文物价值的认知,激发多少人对文物收藏热血奔腾,而这对引领人们文化生活品味的提升,对提高国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文物博物馆事业是全民全社会的大事业,这项大事业的基础是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大普及。好的文物拍卖公司不花国家一分钱能把千百人送到这所大学校,我们能不额首称庆吗?
  
  嘉德人每念及创始的艰难,总是对我们这些曾经支持过的人说许多感激的话,我也每每真诚地回应:“是你们支持了我们,得感谢你们为中国的文物拍卖事业争了光,争了气。如果你们搞砸了,不仅砸了我们的脸面,更重要的是砸了这项新兴的事业”。
  
  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切望嘉德把十年的业绩只当作一个起点,不忘过去,再接再厉,创造今后十年、二十年……更长远的辉煌!
 
推荐关键字:张德勤 政府官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