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栗宪庭—中国前卫艺术的教父

2005-07-08 13:57:41来源:中国美术家
A- A+
  不知道大家对样宪庭了解多少。以下是我几年前采访过栗本人的文章。敬请大家参阅。

  栗宪庭:中国前卫的教父

  1989年2月,北京举行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我与周蝶慧女士参观了这次激动人心的大展,并记住一个名字:栗宪庭。大约都是邯郸人吧,在以后的日子里,国内外各种艺术大展中,我都注意到是否有他做艺术主持与批评,理由很简单,因为有他的参与就能表明这次展览的档次与是否具有现代性。

  国内美评家不少,可始终关注着当代艺术并进行批评与研究的,栗先生却是唯一的,中国前卫艺术集中在国际艺坛上频频露脸,引起了国际新闻媒体广泛注意: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英国BBC电视台、德国第二电视、香港无线电视以及日本、意大利等国对中国前卫艺术和栗本人进行热情报道。
今年3月27日,电话采访了这位文化名人。
荒:栗老师,王朔的小说,方力钧的绘画,崔健的摇滚音乐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们这种文人痞子给倾向是否该下课了呢。

  栗:确实是有一种失落,但不是下课而是转型,当代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流行性与商业性,93年之后,美术界出现很多描绘庸俗文化的画面,这是一种反讽,王朔的小说都的反理想、反英雄主义的,而崔健的早期音乐还没完全放弃理想主义,还有一丝英雄主义的悲剧意识在里面。

  荒:上海的余秋雨教授写了一本《文化苦族》的书,实质上是文人在商业潮冲击下的一种,我将知识分子分为二种:一种是研究“物“的科技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生存是不成问题的;另外一种研究“人“的人文知识分子,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搞纯艺术的人,你能谈您的看法吗?

  栗:中国和西方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歌星、影星比一流的画家收入要高得多,但是你如果把艺术作为生存方式的话,也就无所谓了。艺术品与艺术市场是两个概念,在六、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艺术家,由于平面转向行为和物体化,他们的作品没法买,所以依然很穷。

  荒:传统知识分子讲究“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现在知识分子只剩下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再也没有了呢?知识分子是否还能承担起人类“精神牧师“的功能呢?

  栗:传统上的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当官,这明显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现在是分离,以便更好地做学问,你可以做很好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嘛,还是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并没放弃对人的拯救与关注。

  93年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中国的16位艺术家首次入展,其意义不亚于中国运动员首次入围奥运会,作为国际第二大展,他们邀请了中国唯一的评委--栗宪庭先生,这次参展,确定了他国际美术批评家的形象,他不仅仅是批评家,还是一个很好的艺术主持。他是一座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舞台对话的“桥“。

  (栗宪庭小传:邯郸峰峰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任《美术》杂志编辑,原中国美术报编辑部主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推荐关键字:栗宪庭 策展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