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图像悬浮

作者:赵 力 2005-07-05 19:17:12来源:未知
A- A+
  周伟华是70年代出生的画家,具有“生于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这就是乐观、无忌、谐趣、幻想的品性。在另一方面,将周伟华视为“70年代”的画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归类方式,我们也无意如此为之。这仅是一次当代话语的“套用”,用以描述以周伟华为代表的这一代画家,其绘画迥异于其它时代的特质。

  我们把周伟华的艺术视为“偶像制作”。“偶像”当然是指他的画题。

  在周伟华创作的早期“逍遥游”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一些年轻的女性形象,她们青春、貌美,拥有瘦身后的魔鬼身材,负离子处理过的直发、“沙宣”式的短发以及特色剪烫后的蓬松发型,与各式各样名牌服装、服饰,连同那明星照式的灿烂微笑,最终定格为一系列极其悦目的时尚形象。周伟华无疑取用了当今社会流行的视觉图像,因为这些形象在各式通俗化的报刊杂志里、在脍炙人口的偶像剧中、在令人眩目的电视广告片与街头广告牌上随处可见。但是画家并非只是作简单地图像“套用”,周伟华一方面将这些形象尽情地美化、典型化以推至“偶像化”的境地,一方面又添油加醋地掺加如此多的时髦道具,如宠物、跑车、玫瑰、帆船、运动器械,形成围绕着主体人物的当代性指向。

  同样,画家也无意采取一种再现式的描绘方式,周伟华机智地引入了“悬浮”的独特处理:蓝天白云作为了作品的统一背景,并将地平线尽量压至作品的底部,这样不仅结构出一种庞大而深远的景观,而且使得画中的人物、道具仿佛处于失重的状态,轻飘飘地“悬浮”起来。于是“真实”与“不真实”被矛盾而有机地并置,“现实”与“幻觉”由此而纠缠。如果从更深的层面来理解这种“悬浮”,则可视为一种不言而喻的“解构”意识,藉此周伟华完成了其作品的最终命题——尽情地挪用“偶像”,同时赋予了一种当代性的文化阐释。

  近期的“逍遥游”系列,更开始大胆移用一些历史性的图像,制造历史性的经典场景。但这同样不是为了还原历史的叙事描述。

  周伟华努力将当代性的图像与历史性的经典图像混杂在一起,着意创造出彼此的不谐或迥异以及某种由此引发的戏剧性结论。同时画家又以极强的控制力将画面上的所有环节统合起来,形成一种多元并置的效果。

  即便是最有经验的艺评家,也无法对画家的发展做出某些具体的预测。但毋庸置疑的是,周伟华已经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与魅力:这不仅表现在画家对当代社会的个人思考以及对作品命题的自我设定,还在于通过具体的手段实现了这一思考与最终命题的既有能力。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赵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