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借双慧眼看翡翠
作者:董凡 2005-07-04 17:44:14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翡翠被称为“玉中之王”,当然,这并不是指那些充斥在古玩市场地摊以及百货商场里的普通翡翠制品。真正收藏级的翡翠以其细腻无比的玉质为世人所喜爱,更以其产量稀少、珍品难求而身价倍增。据统计,从清末到1949年,翡翠的价格上涨了二百多倍,尤以高档翠玉为甚,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上涨近千倍。90年代初翡翠成品虽有所回调,但近10年来,翡翠的价格平均又上涨了几倍,部分珍品上涨几十倍。近年来,翡翠艺术品在国际拍卖会上均列入最重要拍品。在今年的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一只乾隆年间的翡翠雕双凤耳二龙戏珠钮三足炉以385万的高价成交,而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上海崇源的拍卖会上,一串罕见的老坑玻璃种质的翡翠珠链,受到行家的一致追捧最终以143万的高价成交。纵观近几年翡翠市场的走势,不难看出,高档翡翠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任何其它宝石都没有如此好的投资前景。
黄金易得 翡翠难求
俗话说:“黄金易得,翡翠难求。”翡翠的储量非常有限,全世界高档翡翠原产地仅限于缅甸北部的一小片区域,远比钻石和其他宝藏稀少。眼下,在古玩市场及百货商场所能见到的翡翠多为低档翡翠,零售价格多为几百元至几千元一件。其实,翡翠售价在数千元至数万元的也只能算中档。低档翡翠的供应量非常大,成千上万块翡翠原料中只有数块原料有高绿好种,那些无种无色的原料,均可做低档翡翠。所以低档翡翠与中高档翡翠的供应量相比应在数百万倍以上。而事实上中低档翡翠只具备观赏与装饰价值,只有高档翡翠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
为什么高档翡翠值得收藏呢?
1、投资保值:好翡翠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因而升值潜力也越来越大。世界上产翡翠的地方有5处,而能达到宝石级的只有缅甸一处。由于形成高档翡翠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再找到比缅甸好的产地几乎不可能。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控制翡翠的产量和销量,而翡翠的价格在近十来年中就上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任何宝石都没有如此好的投资前景。
2、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完美的高翠,配以精美的设计,最受中国人喜爱,翡翠的鲜绿色除了高档祖母绿之外,没有一种宝石的绿色可以和它相比。鲜艳的绿色,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翡翠颜色的变化,为收藏翡翠的人士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3、可遇不可求:许多宝石是单晶体,如钻石、红蓝宝石等,它们的颜色、透明度较均匀,比较容易找到相同的一对,或者更多。翡翠变化万千,要找到完全相同的翡翠是十分困难的。无暇级的钻石、红宝、蓝宝,只要你想买,都是很容易找到的,而无暇的翡翠却是千金难求的。当您看到自己喜爱的翡翠就要尽可能的买下,否则后悔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要想买的翡翠将会越来越少。
4、无统一定价:几乎所有宝石都可以用重量来报价, 唯有精美的翡翠没有一个统一报价,因为翡翠的种质变化很大,每一颗、 每一块都不相同,如何鉴别,这就要靠人的眼力了,这令翡翠更具有投资的刺激性。花几十万买一件翡翠,其潜在价值可能是几千万!
5、不易受损:翡翠有它独特的物理性质,它的承压力比钻石大得多,它有很好的韧性,有很高的耐热性。这使得翡翠首饰的佩带不易受损。
6、便于收藏:由于翡翠制品小巧玲珑,既便于收藏,又便于把玩。翡翠制品既不像陶瓷那样需要占有较大空间,容易破碎;又不像书画作品,容易霉蛀,时间长了还会剥蚀开裂;亦不像邮品、磁卡,只能藏、只能看,而不能摸、不能玩。翡翠制品可谓是收藏品中的“宠儿”,必定会被更多的人看好。
看“透”翡翠 学会挑选
中国几千年玉文化的沉淀,使翡翠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但目前十分混乱。真假难辨、粗制滥造、虚高标价打低折的现象比比皆是,使消费者在购买翡翠时经常上当。就算是老行家,花上万元买来翡翠B货、翡翠C货也是常有的事。
那么如何鉴别翡翠的真假呢?
目前,翡翠仿制品可分为两类,一是用玻璃、瓷料、塑料制成的仿翠制品,一般称假货。由于这些材料在硬度、比重、断口和色彩上与真品相差很大,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如翡翠比重较大,为3.34,其绿色显得青翠欲滴,均匀而自然,并有色根,这些是与假货的主要区别。二是用其他绿色玉石来冒充翡翠。如今市场上出现的翡翠赝品主要有澳洲玉(绿玉髓)、密玉、马来玉(染色石英)、翠榴石(钙铬榴石)、爬山玉、独山玉、软玉、贵州翠、乌兰翠等。
上述翡翠赝品不仅在一些物理性能上与翡翠不同,而且在绿色特征上也有很大区别。若细心对比观察还是能够加以识别的。澳洲玉:为隐晶质石英,其绿色均匀稚嫩,无翠性,目绿色偏黄,有漂浮感。用放大镜观察,其抛光面无橙皮纹。其比重为2.6, 比翡翠小得多。密玉:石英质,暗绿色,比重较小。马来玉:为染色石英,用染有铁质的铬盐类颜料染成,尽管外表与翡翠极品无异,但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颜色包藏在石英集合体裂缝中,其绿色呈网状,且不均匀,无色块和色根,比重较小。翠榴石:色散比翡翠强得多,完全透明,且绿中具有较浓的他种色调。爬山玉:水头足,绿色呈斑状、块状、条状分布,不鲜艳且飘灰蓝色,没有晕色,与地子有明显界限,硬度较翡翠低,结构不细密,多天然隐性裂纹。独山玉:色暗,地子水短干燥。软玉:其比重和硬度都低于翡翠,表面呈油脂状,比翡翠显光滑润泽。鸟兰玉:外观粗糙,抛光性能差,敲击时其声音沉闷而翡翠则清脆,暗绿色,光泽不明亮。
除上述翡翠假货的赝品外,市场上出售的翡翠制品一般又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处理品两大类,或进一步细分为A、B、B+C和C四类。A货:天然的、未经人工处理的真品称为A货。无论其石质,还是颜色都保持天然本色,“绿得能捏出水来”,“翠绿欲滴”,“绿得像雨过天晴的冬青叶和芭蕉叶”,且不易变化。其他三类(B、B+C和C)都经过人工染色处理,真绿色显得不自然,呆滞、发邪、漂浮而无色根,日久天长会变色褪色,不具备收藏价值。如何用肉眼初步鉴别人工处理过的翡翠呢?可用以下四种方法。(1)观察法:由于翡翠的多晶体结构特性,使用高倍放大镜可观察到人工处理品中藏于晶体结构缝隙内的胶质或染色颜料,还可看到被酸浸腐的网状表面或浸染的网状色素。(2)点滴法:天然翡翠用盐酸点之,数秒或几分钟内,其表面会出现汗珠现象,而人工处理品则无此现象。(4)敲打法:轻轻敲打天然翡翠,发出的是一种清脆悦耳之声;而敲打处理品,发出的是一种低沉闷哑声。(4)酸烤法:用浓酸擦在翡翠背面,然后用烷红大头针烤之,反复进行两次,若见变黄变焦的斑点,即为人工处理翡翠。若用以上简单肉眼鉴定法还不能判明,则进一步可应用红外光谱和红外显微镜法鉴别。
黄金易得 翡翠难求
俗话说:“黄金易得,翡翠难求。”翡翠的储量非常有限,全世界高档翡翠原产地仅限于缅甸北部的一小片区域,远比钻石和其他宝藏稀少。眼下,在古玩市场及百货商场所能见到的翡翠多为低档翡翠,零售价格多为几百元至几千元一件。其实,翡翠售价在数千元至数万元的也只能算中档。低档翡翠的供应量非常大,成千上万块翡翠原料中只有数块原料有高绿好种,那些无种无色的原料,均可做低档翡翠。所以低档翡翠与中高档翡翠的供应量相比应在数百万倍以上。而事实上中低档翡翠只具备观赏与装饰价值,只有高档翡翠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
为什么高档翡翠值得收藏呢?
1、投资保值:好翡翠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因而升值潜力也越来越大。世界上产翡翠的地方有5处,而能达到宝石级的只有缅甸一处。由于形成高档翡翠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再找到比缅甸好的产地几乎不可能。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控制翡翠的产量和销量,而翡翠的价格在近十来年中就上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任何宝石都没有如此好的投资前景。
2、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完美的高翠,配以精美的设计,最受中国人喜爱,翡翠的鲜绿色除了高档祖母绿之外,没有一种宝石的绿色可以和它相比。鲜艳的绿色,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翡翠颜色的变化,为收藏翡翠的人士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3、可遇不可求:许多宝石是单晶体,如钻石、红蓝宝石等,它们的颜色、透明度较均匀,比较容易找到相同的一对,或者更多。翡翠变化万千,要找到完全相同的翡翠是十分困难的。无暇级的钻石、红宝、蓝宝,只要你想买,都是很容易找到的,而无暇的翡翠却是千金难求的。当您看到自己喜爱的翡翠就要尽可能的买下,否则后悔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要想买的翡翠将会越来越少。
4、无统一定价:几乎所有宝石都可以用重量来报价, 唯有精美的翡翠没有一个统一报价,因为翡翠的种质变化很大,每一颗、 每一块都不相同,如何鉴别,这就要靠人的眼力了,这令翡翠更具有投资的刺激性。花几十万买一件翡翠,其潜在价值可能是几千万!
5、不易受损:翡翠有它独特的物理性质,它的承压力比钻石大得多,它有很好的韧性,有很高的耐热性。这使得翡翠首饰的佩带不易受损。
6、便于收藏:由于翡翠制品小巧玲珑,既便于收藏,又便于把玩。翡翠制品既不像陶瓷那样需要占有较大空间,容易破碎;又不像书画作品,容易霉蛀,时间长了还会剥蚀开裂;亦不像邮品、磁卡,只能藏、只能看,而不能摸、不能玩。翡翠制品可谓是收藏品中的“宠儿”,必定会被更多的人看好。
看“透”翡翠 学会挑选
中国几千年玉文化的沉淀,使翡翠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但目前十分混乱。真假难辨、粗制滥造、虚高标价打低折的现象比比皆是,使消费者在购买翡翠时经常上当。就算是老行家,花上万元买来翡翠B货、翡翠C货也是常有的事。
那么如何鉴别翡翠的真假呢?
目前,翡翠仿制品可分为两类,一是用玻璃、瓷料、塑料制成的仿翠制品,一般称假货。由于这些材料在硬度、比重、断口和色彩上与真品相差很大,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如翡翠比重较大,为3.34,其绿色显得青翠欲滴,均匀而自然,并有色根,这些是与假货的主要区别。二是用其他绿色玉石来冒充翡翠。如今市场上出现的翡翠赝品主要有澳洲玉(绿玉髓)、密玉、马来玉(染色石英)、翠榴石(钙铬榴石)、爬山玉、独山玉、软玉、贵州翠、乌兰翠等。
上述翡翠赝品不仅在一些物理性能上与翡翠不同,而且在绿色特征上也有很大区别。若细心对比观察还是能够加以识别的。澳洲玉:为隐晶质石英,其绿色均匀稚嫩,无翠性,目绿色偏黄,有漂浮感。用放大镜观察,其抛光面无橙皮纹。其比重为2.6, 比翡翠小得多。密玉:石英质,暗绿色,比重较小。马来玉:为染色石英,用染有铁质的铬盐类颜料染成,尽管外表与翡翠极品无异,但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颜色包藏在石英集合体裂缝中,其绿色呈网状,且不均匀,无色块和色根,比重较小。翠榴石:色散比翡翠强得多,完全透明,且绿中具有较浓的他种色调。爬山玉:水头足,绿色呈斑状、块状、条状分布,不鲜艳且飘灰蓝色,没有晕色,与地子有明显界限,硬度较翡翠低,结构不细密,多天然隐性裂纹。独山玉:色暗,地子水短干燥。软玉:其比重和硬度都低于翡翠,表面呈油脂状,比翡翠显光滑润泽。鸟兰玉:外观粗糙,抛光性能差,敲击时其声音沉闷而翡翠则清脆,暗绿色,光泽不明亮。
除上述翡翠假货的赝品外,市场上出售的翡翠制品一般又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处理品两大类,或进一步细分为A、B、B+C和C四类。A货:天然的、未经人工处理的真品称为A货。无论其石质,还是颜色都保持天然本色,“绿得能捏出水来”,“翠绿欲滴”,“绿得像雨过天晴的冬青叶和芭蕉叶”,且不易变化。其他三类(B、B+C和C)都经过人工染色处理,真绿色显得不自然,呆滞、发邪、漂浮而无色根,日久天长会变色褪色,不具备收藏价值。如何用肉眼初步鉴别人工处理过的翡翠呢?可用以下四种方法。(1)观察法:由于翡翠的多晶体结构特性,使用高倍放大镜可观察到人工处理品中藏于晶体结构缝隙内的胶质或染色颜料,还可看到被酸浸腐的网状表面或浸染的网状色素。(2)点滴法:天然翡翠用盐酸点之,数秒或几分钟内,其表面会出现汗珠现象,而人工处理品则无此现象。(4)敲打法:轻轻敲打天然翡翠,发出的是一种清脆悦耳之声;而敲打处理品,发出的是一种低沉闷哑声。(4)酸烤法:用浓酸擦在翡翠背面,然后用烷红大头针烤之,反复进行两次,若见变黄变焦的斑点,即为人工处理翡翠。若用以上简单肉眼鉴定法还不能判明,则进一步可应用红外光谱和红外显微镜法鉴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从记录到创造,中国先锋摄影的形成和发展2008-10-08
- 摄影的资本和资本的摄影2008-10-08
- 艺术的异化2003-06-20
- 收藏三得2004-10-15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2004-10-15
- 想念秦公2004-10-15
- 千年收藏2004-10-29
- 嘉德十年2004-10-30
- 五月槐花香飘京城拍场2004-11-01
- 风起云涌的2003年古玩艺术品拍卖2004-11-1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