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情迷老绣品
作者:董凡 2005-07-04 17:33:37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精美的老绣品,即使岁月沧桑变化,也还是一样迷人。就像一个老电影的镜头,黑白灰的色调,久久地锁定在一幅画面上,许多年前某个大家闰秀的秀楼上,在许多年以前,某个大家闰秀的秀楼上,一位古典美女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古训熏陶下正把自己的才情一针一线地倾注在一幅美丽的织绣图画上。这画面越来越清晰--突然,这场面就亮了起来,似乎有无限明媚的阳光打在上面,镜头也变成彩色,岁月一闪而过,古代美女呕心沥血之作就这样来到我们手中。
岁月如淙淙流水,古典刺绣艺术品这种中华民族栩栩如生的历史精品历经沧桑,洗尽铅华,来到了我们面前,不知不觉中老绣品的收藏已成时尚。把老绣品上好的部分取下来加工成绣片,既有很高观赏价值又是很宝贵的收藏品 。一幅绣片就是一个古典的童话,一段动人的故事。
绣品收藏渐成时尚
中国历来有珍藏布匹衣物的传统,许多人家中都有压箱底的织绣衣料,一代传一代,有些家中百年旧物仍平整如新。一些未被使用的绣品,现在成了热门藏品。
绣品作为藏品潜力巨大,其价格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都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例如:清代绣片,目前每件的价位在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一件装饰华丽的裙服或袍服上的装饰,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另一些生活用品上的装饰,如小孩用的围嘴、枕头堵等,这些绣片图案比较简单,风格朴实,价格便宜,大致在500元左右;而做工讲究,刺绣技艺精湛的宫廷绣品,价格就更高。像清朝官服胸前区别官位等级的补子,一般每件绣片在5000元以上。
正确判断老绣品投资价值
那么该如何判断老绣品投资价值呢?一般来说投资老绣品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看它的存世量:一些年份高、品相好的绣品留存稀少,其价格自然就较高。年代久的绣品能保传下来已有相当的难度,品相好就更不容易了;其次还要看绣品的艺术水平。各个时期的经典之作其价值是公认的,如战国的楚绣、汉代的吉语锦、唐代的联珠纹锦、宋代的书画缂丝(有些名家作品其价值可与宋代一流画家作品相比)、明代补子等等。宋代是缂丝艺术之高峰,明代尚能继其风流余韵,清代则已显出颓势。所以一般则言,宋代缂丝远胜明代缂丝;明代缂丝又高过清代缂丝;清代康、雍、乾三朝作品远过胜清后期作品。就年份而言,清乾隆以后织绣中可以说极少有珍品。同样一件清代龙袍,乾隆时期的价格可以是咸丰时期的十倍。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织绣收藏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那些不易集到的绣品其价格自然就高:明清武官补子中品级低的海马、犀牛反而贵重胜于狮虎。以品类繁多的荷包为例:圆荷包、鸡心荷包和褡裢荷包这些常见绣品虽精巧可爱,但因传世数量大价值普通不高,而葫芦包较为罕见故身价较高。缂丝精品存世较少,故缂丝身价也远高于普通刺绣。
从绣品的品种上来看:绣品的收藏中,欣赏品高于实用品,服装要高于匹料。服装中,袍胜于裙袄,宫廷、官服胜于民间常服。装饰品中,补子最受欢迎,补子在海外有一批非常稳定的藏家,故其价格几十年来直稳中有升。价格居高不下,乾隆以前的补子一副价格都在5000美金以上。佩携绣品中,扇套因书画折扇的走俏而价格一直在上涨;荷包则因其花样繁多制作精巧而被人看好。此外,手工提花的丝毯亦自成一珍贵品种。金莲鞋或小脚鞋的收藏者人数众多,但近年赝品出现也多,影响了其价格上升。绣品还可细分,如补子可分男补女补、方补圆补、文补武补。男补贵于女补;武补贵于文补。其特点各不相同:男补较女补尽寸为大;武补为兽纹,文补为鸟纹。文补中以品级较高者如仙鹤为贵;武补中品级较低者如犀牛、海马反而最为珍罕,几乎难以寻觅,因为武官着装多喜欢跨越品级,谁也不愿意穿用低品级补子。绣品的品种繁多,若认真分下去不计其数,单《红楼梦》一书写到的绣品就有:绣衣、绣袍、绣裤、绣鞋、绣褥、绣帐、绣靠背、绣毯、绣椅搭、绣帘、绣幔、绣墩、绣旌、绣茵、绣靴、绣绦、绣带、绣床裙、绣裙、绣帕、绣香囊、绣巾、绣幕、绣凤銮、绣枕、绣荷包、绣桌围、绣盘、绣幄等等不下40余种。
另外品相也是影响老绣品价格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绣品易于褪色损坏,且残破后难以修复。残破的绣品,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特别是衣物饰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若沾上油渍,则极易发霉破损,所以挑选时一定要十分留意。要正确地判一个绣品的价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除了以上谈到的几个要素外还要综合考虑其工艺水平、尺寸、产地、艺术风格等多种因素,以工艺为例:刺绣针法也有平针、缠针、打籽、盘金等多种形式。针法讲究,绣工精细,绣面平整的绣品其价值自然就高。例如明清时期刺绣的的刺绣用色达88色,变化有745种之多,这些需仔细鉴别。再从产地上看:刺绣除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绣之外,还有京绣、汴绣、鲁绣、汉绣等等,不同的产地价格也不尽相同。另外绣品的价格通常也与尺寸有关。可以悬挂的欣赏品(如缂丝等),尺寸一般以大为贵;但荷包、绣鞋、巾帕之类,则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价格,往往不以大小来区分价格;扇套以一尺或近一尺的尺寸为好,小扇套用于女扇,因女扇价低而扇套价格亦上不去;补子越大就越贵。补子以明代尺寸为最大,男补大于女补,而以戏补为最小。
何处寻觅老绣品
收藏老绣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渠道着手:首先是拍卖会,拍卖会上的织绣拍品,多为书画缂绣、补子、龙袍一类高档品,虽年份不一定很高,但品相完好,工艺水平也不错,因此价格较高。此外有一些小拍会,如京沪两地流行的周末拍卖会,常有价廉物美之织绣或服饰。收藏老绣片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是古玩市场古玩市场上的绣品的特点是品类繁多,鱼龙混杂,不易辩别,有一些是古玩商,东拼西凑,或草草修整的东西,这类绣品其实没有什么收藏价值。有些旧货市场也有绣品,但品相差者居多。若想在这里以低价获珍品,就要看藏家的耐心、机遇、眼光、决心和购买技巧。 如果有机会直接从民间收买,那当然更为理想。这些家传的宝贝往往比摊头之物品相好,且较干净。
相对来说,绣品收藏者人数较少,竞争小,因而绣品收藏过程中常常会有意外收藏,有兴趣的不妨来试试。
绣品的整理与保养
对收藏到的绣品,要加以整理和保养。首先应对其品类及价值进行考证与判断,作到心中有数。然后要对其进行清洁与修复。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使藏品达到一种基本完整清洁的状态就行了。不要作没有把握的清洗修补,因为绣品的褪色和脆弱老化问题是很难处理的,有时需要专业人员才能保证万无一失。绣品是一种很娇贵气的藏品,需要用心的去保管收藏。绣品一般怕光、怕湿还又怕过份干燥。光照会加速褪色和纤维老化,潮湿会令其长霉或腐化,太干燥又会使之脆化。所以,收藏织绣处要避光,要保持适当的通风,也可使用干燥剂,此外,防蛀防霉也很重要。
织绣品最好平摊放置。放置的器具如抽屉要浅而大。藏品和藏品之间可用白色薄纸隔开。是好准备一些大而浅的盒子,以备欣赏和研究时取用。
总之,老绣品很美,很值得我们用心去收藏投资价值。
一样的绣品,不一样的心情。老绣片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梦想的空间,也为我们开启了一片收藏新天地!
本文部分内容曾参考包铭新 赵丰著《中国古代织绣品的收藏与鉴赏》
岁月如淙淙流水,古典刺绣艺术品这种中华民族栩栩如生的历史精品历经沧桑,洗尽铅华,来到了我们面前,不知不觉中老绣品的收藏已成时尚。把老绣品上好的部分取下来加工成绣片,既有很高观赏价值又是很宝贵的收藏品 。一幅绣片就是一个古典的童话,一段动人的故事。
绣品收藏渐成时尚
中国历来有珍藏布匹衣物的传统,许多人家中都有压箱底的织绣衣料,一代传一代,有些家中百年旧物仍平整如新。一些未被使用的绣品,现在成了热门藏品。
绣品作为藏品潜力巨大,其价格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都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例如:清代绣片,目前每件的价位在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一件装饰华丽的裙服或袍服上的装饰,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另一些生活用品上的装饰,如小孩用的围嘴、枕头堵等,这些绣片图案比较简单,风格朴实,价格便宜,大致在500元左右;而做工讲究,刺绣技艺精湛的宫廷绣品,价格就更高。像清朝官服胸前区别官位等级的补子,一般每件绣片在5000元以上。
正确判断老绣品投资价值
那么该如何判断老绣品投资价值呢?一般来说投资老绣品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看它的存世量:一些年份高、品相好的绣品留存稀少,其价格自然就较高。年代久的绣品能保传下来已有相当的难度,品相好就更不容易了;其次还要看绣品的艺术水平。各个时期的经典之作其价值是公认的,如战国的楚绣、汉代的吉语锦、唐代的联珠纹锦、宋代的书画缂丝(有些名家作品其价值可与宋代一流画家作品相比)、明代补子等等。宋代是缂丝艺术之高峰,明代尚能继其风流余韵,清代则已显出颓势。所以一般则言,宋代缂丝远胜明代缂丝;明代缂丝又高过清代缂丝;清代康、雍、乾三朝作品远过胜清后期作品。就年份而言,清乾隆以后织绣中可以说极少有珍品。同样一件清代龙袍,乾隆时期的价格可以是咸丰时期的十倍。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织绣收藏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那些不易集到的绣品其价格自然就高:明清武官补子中品级低的海马、犀牛反而贵重胜于狮虎。以品类繁多的荷包为例:圆荷包、鸡心荷包和褡裢荷包这些常见绣品虽精巧可爱,但因传世数量大价值普通不高,而葫芦包较为罕见故身价较高。缂丝精品存世较少,故缂丝身价也远高于普通刺绣。
从绣品的品种上来看:绣品的收藏中,欣赏品高于实用品,服装要高于匹料。服装中,袍胜于裙袄,宫廷、官服胜于民间常服。装饰品中,补子最受欢迎,补子在海外有一批非常稳定的藏家,故其价格几十年来直稳中有升。价格居高不下,乾隆以前的补子一副价格都在5000美金以上。佩携绣品中,扇套因书画折扇的走俏而价格一直在上涨;荷包则因其花样繁多制作精巧而被人看好。此外,手工提花的丝毯亦自成一珍贵品种。金莲鞋或小脚鞋的收藏者人数众多,但近年赝品出现也多,影响了其价格上升。绣品还可细分,如补子可分男补女补、方补圆补、文补武补。男补贵于女补;武补贵于文补。其特点各不相同:男补较女补尽寸为大;武补为兽纹,文补为鸟纹。文补中以品级较高者如仙鹤为贵;武补中品级较低者如犀牛、海马反而最为珍罕,几乎难以寻觅,因为武官着装多喜欢跨越品级,谁也不愿意穿用低品级补子。绣品的品种繁多,若认真分下去不计其数,单《红楼梦》一书写到的绣品就有:绣衣、绣袍、绣裤、绣鞋、绣褥、绣帐、绣靠背、绣毯、绣椅搭、绣帘、绣幔、绣墩、绣旌、绣茵、绣靴、绣绦、绣带、绣床裙、绣裙、绣帕、绣香囊、绣巾、绣幕、绣凤銮、绣枕、绣荷包、绣桌围、绣盘、绣幄等等不下40余种。
另外品相也是影响老绣品价格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绣品易于褪色损坏,且残破后难以修复。残破的绣品,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特别是衣物饰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若沾上油渍,则极易发霉破损,所以挑选时一定要十分留意。要正确地判一个绣品的价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除了以上谈到的几个要素外还要综合考虑其工艺水平、尺寸、产地、艺术风格等多种因素,以工艺为例:刺绣针法也有平针、缠针、打籽、盘金等多种形式。针法讲究,绣工精细,绣面平整的绣品其价值自然就高。例如明清时期刺绣的的刺绣用色达88色,变化有745种之多,这些需仔细鉴别。再从产地上看:刺绣除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绣之外,还有京绣、汴绣、鲁绣、汉绣等等,不同的产地价格也不尽相同。另外绣品的价格通常也与尺寸有关。可以悬挂的欣赏品(如缂丝等),尺寸一般以大为贵;但荷包、绣鞋、巾帕之类,则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价格,往往不以大小来区分价格;扇套以一尺或近一尺的尺寸为好,小扇套用于女扇,因女扇价低而扇套价格亦上不去;补子越大就越贵。补子以明代尺寸为最大,男补大于女补,而以戏补为最小。
何处寻觅老绣品
收藏老绣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渠道着手:首先是拍卖会,拍卖会上的织绣拍品,多为书画缂绣、补子、龙袍一类高档品,虽年份不一定很高,但品相完好,工艺水平也不错,因此价格较高。此外有一些小拍会,如京沪两地流行的周末拍卖会,常有价廉物美之织绣或服饰。收藏老绣片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是古玩市场古玩市场上的绣品的特点是品类繁多,鱼龙混杂,不易辩别,有一些是古玩商,东拼西凑,或草草修整的东西,这类绣品其实没有什么收藏价值。有些旧货市场也有绣品,但品相差者居多。若想在这里以低价获珍品,就要看藏家的耐心、机遇、眼光、决心和购买技巧。 如果有机会直接从民间收买,那当然更为理想。这些家传的宝贝往往比摊头之物品相好,且较干净。
相对来说,绣品收藏者人数较少,竞争小,因而绣品收藏过程中常常会有意外收藏,有兴趣的不妨来试试。
绣品的整理与保养
对收藏到的绣品,要加以整理和保养。首先应对其品类及价值进行考证与判断,作到心中有数。然后要对其进行清洁与修复。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使藏品达到一种基本完整清洁的状态就行了。不要作没有把握的清洗修补,因为绣品的褪色和脆弱老化问题是很难处理的,有时需要专业人员才能保证万无一失。绣品是一种很娇贵气的藏品,需要用心的去保管收藏。绣品一般怕光、怕湿还又怕过份干燥。光照会加速褪色和纤维老化,潮湿会令其长霉或腐化,太干燥又会使之脆化。所以,收藏织绣处要避光,要保持适当的通风,也可使用干燥剂,此外,防蛀防霉也很重要。
织绣品最好平摊放置。放置的器具如抽屉要浅而大。藏品和藏品之间可用白色薄纸隔开。是好准备一些大而浅的盒子,以备欣赏和研究时取用。
总之,老绣品很美,很值得我们用心去收藏投资价值。
一样的绣品,不一样的心情。老绣片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梦想的空间,也为我们开启了一片收藏新天地!
本文部分内容曾参考包铭新 赵丰著《中国古代织绣品的收藏与鉴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从记录到创造,中国先锋摄影的形成和发展2008-10-08
- 摄影的资本和资本的摄影2008-10-08
- 艺术的异化2003-06-20
- 收藏三得2004-10-15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2004-10-15
- 想念秦公2004-10-15
- 千年收藏2004-10-29
- 嘉德十年2004-10-30
- 五月槐花香飘京城拍场2004-11-01
- 风起云涌的2003年古玩艺术品拍卖2004-11-1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