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风光摄影里镜头的运用

作者:李元 2011-03-18 11:54:24来源:《创意与思维画册—李元》
A- A+

  假如说光影和色彩是摄影者的颜料,镜头就是他手中的画笔。要充分发挥镜头的性能,我们需要对于组成现代摄影镜头的四个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这四个因素就是焦距、光圈、景深和镜头所带来的透视感。

  焦距是一个镜头的基本。因为通过镜头的光线都需要聚焦在照片画面上,而在一个照相机里,这个画面到任何镜头的距离是不能更改的,我们只有依靠焦距的改变来决定从近处到无穷远之间,那一部分的景色最明确地聚焦在胶卷上。通过焦距短的镜头,可以聚焦景色的范围也就愈广。而焦距长的镜头却往往只能使远处的景色聚焦在胶卷上。为了使得照片清晰,摄影镜头的设计是把能够聚焦的部分收录在画面里。因此,焦距愈短的镜头,收录的纵深也就愈广。但是,在光学上,还有一个因素可以在有限度内来调节这个范围,那就是光圈。在一定焦距的镜头里,把光圈调节得愈小,在镜头所收录的可能范围里,景色明确聚焦部分的纵深也就愈长。这个聚焦的纵深就叫景深。这也就是说,焦距决定了收录的范围,而在这个范围里,光圈可以调节它的景深。但是从拍摄出来照片的视觉效果上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却是镜头所带来的透视感。它决定了画面上景物相对的地位和相互的关系。

  透视感的解释,在第二章里也已经提到。它所涉及的就是远近景色在画面上大小对比和它们相对的位置。一个在透视感和眼睛看出去差不多的镜头。在目前通常被称为“标准镜头”。但是它所能展示的视野,却不像眼睛观物那么广,它只是在50o左右的扇形空间里。

  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学仪器的设计制造出不同焦距的镜头。每一个镜头所摄取的角度是与镜头的焦距成反比。举例来说,一个20毫米的短焦距镜头有84o的水平视角,而一个400毫米的长焦距镜头却仅有5o而已。因为这样,不同镜头所拍出来的照片就有了不同的透视感。在使用短焦距镜头拍出来的照片里,运处的景色都被压得更小,显得非常深远。但是近处的景物却被拉得很宽,而令人觉得变形。而长焦距镜头可以使画面上的远景和近处的景物在画面上的大小没有太多的差别。好像被拉近了一样。因为这个原因,长焦镜头常被称为“望远”镜头,而短焦镜头就用“广角”来形容。很遗憾地使这两个简单的称呼有时使一些摄影者忽略了镜头透视感和成像之间全面的关系。甚至有人误认为这是镜头的“缺陷”。不把它当作是一种可以发挥的特性。

  当我们把长焦镜头较小的视角和使得远景相对变大的性能用在风光摄影的时候,我们不单能从全景里选择出一部分来拍摄,也可以使前后景物在视觉上都仿佛被压缩在同一平面之上。这种视觉效果减低了画面的立体感,也可以使得作品显得比较抽象。和镜头焦距连接在一起的另一个特性就是镜头的景深。长焦镜头比较浅的景深可以使那些不必要的前景或背景变虚。把摄影者感到兴趣的那一部分从杂乱的景物里“一枝独秀”地强调出来。可是如果要在同一画面上表现前后景物的肌理对比时,我们就必须用较小的光圈来增加景深,使前后景物都比较清晰。在前后景物都清晰而大小又比较相似的情况下,镜头所带来的这种压缩也相应地压缩了空气中的水汽和尘埃,在空气比较清晰的时候,这样的照片因为反差的减低而增添一份淡漠的诗情画意。但在空气污染的情形下,整个画面就显得朦胧而缺乏冲击力。

  把“广角”这个词用在短焦镜头上使得许多初学者误认为它的功能就是把更多的景物放进画面的一种经济手段。但宽广的视角使拍出来的画面常被大片的前景所占有,而深远的景深也使得画面上每一部分都清晰得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且一些垂直的景物在画面上也可能变得东倒西歪。如果摄影者没有在拍摄前认识到广角镜头和肉眼所看到之间的差距,加以精心的处理,他就会感到失望。这也就是为什么初学者总觉得广角镜头不好使用。

  有效运用短焦镜头主要是掌握它广阔视角所产生的特殊效果。随着距离的延伸,更多远距离的景物被挤在画面的上方。这使得大树或高楼的顶端,也因为离开镜头的距离增加而变得像延伸出去而缩小的道路一样,从画框的边缘向中心集中,而造成视觉上的倾斜。同样的原则也使得伸向远方的地平线,因为向中心集中的原因而不再是一条水平的线条。这种使得直立的看来变得往下倒斜,水平的看来却有往下沉落的现象,这都是因为短焦镜头的透视感超出了肉眼所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外。

  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地使用短焦镜头就必须重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如何处理近景,第二就是考虑到向外延伸的(不论是垂直的还是水平的)直线。在第一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在前景的取舍上,考虑到它和画面主题之间的关联。前景的物体即使不是我们想要强调的主体景物,也是要与主题有关联的。换句话说,短焦镜头并不只是奇迹般地增加了画面所包容的面积,更重要的,它能强调前景的局部。而在同时,它又使得远处的景物显得更为深远。但这并不否定远景的重要性。因为短焦镜头比较清晰的景深能使得远处的一树一木都很清楚的显现在画面上,我们很难像是用长焦镜头那样,利用大光圈来虚化它。除非前景与远景有明确的关联,否则就会带来喧宾夺主的后果。但是这个“短处”也能使我们利用小而清晰的远景来衬托或补助前景的主体,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第二个问题上,如果我们在构图上不能把垂直的树木高楼放在画面的中心地位,我们不妨考虑把相机斜过来一点拍摄,使得垂直的树木(水平的地平线)在画面上保持垂直(水平)。这样的处理只要没有其他明显垂直的景物会让我们“露出马脚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为了考虑到拍摄建筑摄影者的需要,摄影器材厂商也生产“变轴”镜头。来校正这一方面的效果。当然数码摄影的时代里,这个问题也可以在拍摄后通过电脑软件来加以处理。

  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我们需要接受,这些都是镜头的特性,而不能看作是它的“短处”。在风光摄影中选用镜头时就必须让它的性能和我们的拍摄意图相互结合一致。为了拍摄一个开阔的全景,在近处没有特别强烈而有意义的景物情况下,过分强调前景的短焦镜头就不一定是最理想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摄影者改用宽幅的相机,或者利用接片的手段,在电脑里作后期处理。其实,只要能带来视觉上的开阔感,长焦镜头有时候反而可以画龙点睛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全景中的某一部分,在一个大家都看到的景致里收到“独具慧眼”的效果。

  而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特色但是却又不是那么显眼的题材,假如我们能走到它的面前,利用能够突出前景的短焦镜头,反而可以把这样的趣味中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产生强烈而独特的效果。这些考虑常使我在“大景”里使用长焦镜头,而在拍摄“小景“时反而用上短焦镜头。毕竟,对我来说,摄影的目的不是在于拍摄大家都看得到的“全景”,更重要的是表现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当我们熟悉了镜头成像的特性以后,我们在野外作业时就可以把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像“变焦镜头”一样,尽情发挥我们想表达的意图。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