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王根生的绘画艺术(上)
欧风汉骨 精深博大
2005-07-02 15:06:50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四年前,我曾为王根生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世纪末中国画坛上的——耀眼之星》,整版刊发在《中国文化报》上,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正欲灿烂;而今天,这颗星已升至当空,熠熠生辉了。王根生在获得众多奖项后,他又获得了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的学术奖和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的学术奖。
王根生很忙,一刻也离不开他的画笔,一天也不愿走出他的画室。他说,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觉,其余时间都在创作。言语间有些无奈,有些兴奋又有些情伤。无奈的是自己总为自己设定新的至高目标,永远心甘情愿的成为时间的奴隶、艺术追求的信徒,为之挥泪如雨,为之纵情动容,为之燃尽生命,为之耗尽才情;伤情的是自己的画作倒没有留下多少,常常是画还没有完,就被收藏家提前预订,用自己的话说:用感情浇铸的艺术生命体就像孩子一样一次次的被别人带走,心里总归是空落落的。
这些年来,王根生复杂的情感在无尽的创作中交织着,体验着并失意的快乐着。
王根生的绘画题材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抒情式都市的少女闲情景致,这一主题作品有《树荫花》、《春寒》、《夏风》、《没有故事的季节》,以上作品的共同之处就是王根生对美的意境追求,把美投向生活本身。画面中的人物或托腮沉思、或凝视前方,匠心独具的构图使人物在不经意间已和谐地成为了画面思想的主体,深沉、智慧而有力量,虽然主体人物不同,但她们都同样向你传递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有着自己的思考,渴望美好人心向善的原始情怀,这种情感是朴素的,是艺术本体对人性最美好的追求和关爱。此类题材,对于画大作品富有坚韧毅力的王根生来说,已是驾轻就熟了。
第二类题材是诗化的理想美的梦境式表达;这些题材作品有《良霄》、《梦里飞花》、《夏风》,以上都是大幅作品,王根生尽可能的调动一切美的元素,绘制一个宏大的场景,使其表现的空间范围无限扩大,让工笔画色彩不再单调,使画面丰富起来。画面表现的人物虽是真实的,但它又是幻觉的、理想的。王根生表达这种题材又是自然而真诚的。
在《良霄》等几幅画作中,表面上看是画尘俗,画现实中的女子,但是它又是不存在于现实的不真实的生活描绘,整幅画面更多的则是强调了画家的心理成分,对美本身的表达,让主体人物美得不沾一丝尘染。
在《夏色》中,散落满地的瓜果、游动的金鱼看似与主体人物毫不相干,但因它鲜的骄傲、美的饱满,从而使人物所表达出那份静谧、超然,青春的气息在画面蔓延,也寄托了画家的人生理想,展现了画家纯净的内心世界。
王根生对此类题材的构图是大胆的,富有想象的。散点式的观察方法、西洋画的造型与描绘,宣纸优美的材质,使他有了广泛的创作空间。这不同于一般的散点观察的平面描绘,而是多点式、大观察平面化的立体空间的全景图式。
王根生作品出现使人们普遍认为传统意义上色彩单薄的工笔画已不再轻漂,王根生把物质世界自然状态的美同人性美的自然状态用色彩最和谐最美的规律所表达的精神状态联在一起,油画凝重的质感同国画的轻灵秀美柔在一起。笔墨、时代、创新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地。
第三类题材则是雪域高原的藏民风情。这也是最打动王根生内心、在西藏心灵体验后感触最深的一类题材。
《朝圣者的聚餐》是王根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创作的又一幅大作品,是一幅使人心泪横流的西藏风情,是一幅让人叹为观止的经典力作,是一幅当代写实主义的典范宏图,是一幅暮鼓晨钟的灵魂对话。此幅作品因此也荣获2001年首届中国画大展的学术奖。
《天国之梦》的诞生,也立即引起同行、专家及藏家的注意,在天津主题绘画展上颇受好评。
王根生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肯定,频频获奖,同时也在艺术市场中表现不凡,颇受收藏家青睐,《梦里飞花》在99年1月24日举行的翰海拍卖会上,以其惊人的叫拍速度与18万元不菲的成交价格,让同行羡慕不已,创造了当代画家工笔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王根生很忙,一刻也离不开他的画笔,一天也不愿走出他的画室。他说,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觉,其余时间都在创作。言语间有些无奈,有些兴奋又有些情伤。无奈的是自己总为自己设定新的至高目标,永远心甘情愿的成为时间的奴隶、艺术追求的信徒,为之挥泪如雨,为之纵情动容,为之燃尽生命,为之耗尽才情;伤情的是自己的画作倒没有留下多少,常常是画还没有完,就被收藏家提前预订,用自己的话说:用感情浇铸的艺术生命体就像孩子一样一次次的被别人带走,心里总归是空落落的。
这些年来,王根生复杂的情感在无尽的创作中交织着,体验着并失意的快乐着。
王根生的绘画题材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抒情式都市的少女闲情景致,这一主题作品有《树荫花》、《春寒》、《夏风》、《没有故事的季节》,以上作品的共同之处就是王根生对美的意境追求,把美投向生活本身。画面中的人物或托腮沉思、或凝视前方,匠心独具的构图使人物在不经意间已和谐地成为了画面思想的主体,深沉、智慧而有力量,虽然主体人物不同,但她们都同样向你传递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有着自己的思考,渴望美好人心向善的原始情怀,这种情感是朴素的,是艺术本体对人性最美好的追求和关爱。此类题材,对于画大作品富有坚韧毅力的王根生来说,已是驾轻就熟了。
第二类题材是诗化的理想美的梦境式表达;这些题材作品有《良霄》、《梦里飞花》、《夏风》,以上都是大幅作品,王根生尽可能的调动一切美的元素,绘制一个宏大的场景,使其表现的空间范围无限扩大,让工笔画色彩不再单调,使画面丰富起来。画面表现的人物虽是真实的,但它又是幻觉的、理想的。王根生表达这种题材又是自然而真诚的。
在《良霄》等几幅画作中,表面上看是画尘俗,画现实中的女子,但是它又是不存在于现实的不真实的生活描绘,整幅画面更多的则是强调了画家的心理成分,对美本身的表达,让主体人物美得不沾一丝尘染。
在《夏色》中,散落满地的瓜果、游动的金鱼看似与主体人物毫不相干,但因它鲜的骄傲、美的饱满,从而使人物所表达出那份静谧、超然,青春的气息在画面蔓延,也寄托了画家的人生理想,展现了画家纯净的内心世界。
王根生对此类题材的构图是大胆的,富有想象的。散点式的观察方法、西洋画的造型与描绘,宣纸优美的材质,使他有了广泛的创作空间。这不同于一般的散点观察的平面描绘,而是多点式、大观察平面化的立体空间的全景图式。
王根生作品出现使人们普遍认为传统意义上色彩单薄的工笔画已不再轻漂,王根生把物质世界自然状态的美同人性美的自然状态用色彩最和谐最美的规律所表达的精神状态联在一起,油画凝重的质感同国画的轻灵秀美柔在一起。笔墨、时代、创新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地。
第三类题材则是雪域高原的藏民风情。这也是最打动王根生内心、在西藏心灵体验后感触最深的一类题材。
《朝圣者的聚餐》是王根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创作的又一幅大作品,是一幅使人心泪横流的西藏风情,是一幅让人叹为观止的经典力作,是一幅当代写实主义的典范宏图,是一幅暮鼓晨钟的灵魂对话。此幅作品因此也荣获2001年首届中国画大展的学术奖。
《天国之梦》的诞生,也立即引起同行、专家及藏家的注意,在天津主题绘画展上颇受好评。
王根生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肯定,频频获奖,同时也在艺术市场中表现不凡,颇受收藏家青睐,《梦里飞花》在99年1月24日举行的翰海拍卖会上,以其惊人的叫拍速度与18万元不菲的成交价格,让同行羡慕不已,创造了当代画家工笔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百余家国内外艺术机构 将云集北京艺博会2015-06-09
- 从记录到创造,中国先锋摄影的形成和发展2008-10-08
- 摄影的资本和资本的摄影2008-10-08
- 艺术的异化2003-06-20
- 收藏三得2004-10-15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2004-10-15
- 想念秦公2004-10-15
- 千年收藏2004-10-29
- 嘉德十年2004-10-30
- 五月槐花香飘京城拍场2004-11-0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