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大型油画创作的构成
作者:徐唯辛 2005-06-28 16:55:37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大型作品的构成是由特殊的规律性、题材内在的规定性和一定的偶发性几个方面集合而成的,最后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画面的最后结果也难以预料制作是一个反复改动的过程。一般在上画布前只是依照一个模糊的想法,并不固定画面。例如《酸雨》(220CMX340CM 1997-1999九届全国美展铜奖),这幅作品因为追求雨雾的效果,有意压缩了黑白关系,有很大的难度,制作时间长达两年。1997年构图开始的时候,只有中间的部分,半年后,一边又加了一快,成为三联,面积增加了一倍,人物由原来的七八个增加到三十几个,变成了一个大型的作品。与开始的小稿比,面目全非。《圣地拉萨》 (180CMX340CM1995--1997)的构图一开始为了暗示朝拜队伍的环绕性,与右半边的正面的人群对应,左半边所有的人物都是背部,实际上了画布画到一定阶段以后,就觉得别扭,只好把左边的三十多人全部改成了侧面。
一般尺寸和古典技法的创作,精确的草图是重要的。而大型的画面和小稿之间视觉效果差异太大,小稿构图再完美, 一旦有尺寸的变化,还是出现问题。所以我不习惯在小稿上花太多工夫,大致上有个气氛就上画布制作。我不善一气呵成,在画布上反复修改,表面看花费时间,但是画面的厚度就是这样形成的。厚度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材料的堆积,一是感觉上的丰富厚重,局部的反复修改会形成的许多偶然效果,两方面互相交融,十分微妙。
大尺寸大场面的作品画面复杂,如何驾驭,学院严格的训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形”与“色” 的经营是其核心,这个“形”不但是“形象”、“形准”的意思、而且是“构图”“构成”的意思,在这里放下“形”不讲, 主要来谈“色”的问题。所谓的“色”不是“色彩”,而是“色调”,准确地说是素描中的“色阶”。所谓“五大调子”,听起来十分陈旧,所以常被轻视。实际这个东西极重要,恰恰就是它在连接契合和理顺画面上所有的关系。一个画面效果的好坏,除了创意,构图等诸要素之外,“五大调子”经营的优劣尤为关键。即便是写生这样简单的事情,如不得此要领,尽管自然当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黑白灰关系,你没有理顺它,画面效果也无从谈起。可以说,只要是绘画,无论保守前卫,都少不了它的存在。
好的画面效果除了其它要素的经营以外,画面最大的黑白灰位置与面积的确定,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小尺寸画面的人像上一小快高光的面积,就相当于大型创作中五六个人那么大一块面积。难度在于,处在高光位置的这些人像每个表面还有一组局部的黑白灰关系,这一组关系不能忽略,依然得仔细交代,但它有一个限定范围,那就是从大局上看,虽然这个局部有自己的明暗关系,他们组合的团块相对于整个大画来说仍是一块高光。以此类推,所有原始局部的素描关系要服从整个大局,才能保证整个画面大效果的响亮。
画《过道》这幅创作时,也印证了上述经验。这幅画中部有一堵门洞后的白墙,是画面中最亮的部位分,第一眼看时,它十分简单,它其实有丰富的黑白灰变化,这个关系必须要画,不画就简单了。但前提是不破坏它作为整个画面的“白”,将属于它自己那一组黑白灰关系进行有意识地压缩,而加强大的“黑白灰”关系。其他部位都是如此,否则画面一定“脏乱差”。无论画面多么复杂,以比较的手段——黑与黑、白与白、灰与灰、黑与白、黑与灰等因素之间进行仔细的比较,就像把隐藏在各种素材下的黑白关系巧妙地串成一串珍珠,使视觉效果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
画面其实是有生命的,一旦画布出现了线条和色彩,那个时候画家和画面就是互相钳制的关系,互为动因,欲罢不能。
其实画大幅创作最重要的技巧,是在漫长艰苦的制作过程中自身心态的调整。在激情和厌倦、平和与躁动之间寻找结合点,使自己始终处在不言败的状态中。否则,即便有大师般高超的技巧,作品也终究会不了了之。
一般尺寸和古典技法的创作,精确的草图是重要的。而大型的画面和小稿之间视觉效果差异太大,小稿构图再完美, 一旦有尺寸的变化,还是出现问题。所以我不习惯在小稿上花太多工夫,大致上有个气氛就上画布制作。我不善一气呵成,在画布上反复修改,表面看花费时间,但是画面的厚度就是这样形成的。厚度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材料的堆积,一是感觉上的丰富厚重,局部的反复修改会形成的许多偶然效果,两方面互相交融,十分微妙。
大尺寸大场面的作品画面复杂,如何驾驭,学院严格的训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形”与“色” 的经营是其核心,这个“形”不但是“形象”、“形准”的意思、而且是“构图”“构成”的意思,在这里放下“形”不讲, 主要来谈“色”的问题。所谓的“色”不是“色彩”,而是“色调”,准确地说是素描中的“色阶”。所谓“五大调子”,听起来十分陈旧,所以常被轻视。实际这个东西极重要,恰恰就是它在连接契合和理顺画面上所有的关系。一个画面效果的好坏,除了创意,构图等诸要素之外,“五大调子”经营的优劣尤为关键。即便是写生这样简单的事情,如不得此要领,尽管自然当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黑白灰关系,你没有理顺它,画面效果也无从谈起。可以说,只要是绘画,无论保守前卫,都少不了它的存在。
好的画面效果除了其它要素的经营以外,画面最大的黑白灰位置与面积的确定,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小尺寸画面的人像上一小快高光的面积,就相当于大型创作中五六个人那么大一块面积。难度在于,处在高光位置的这些人像每个表面还有一组局部的黑白灰关系,这一组关系不能忽略,依然得仔细交代,但它有一个限定范围,那就是从大局上看,虽然这个局部有自己的明暗关系,他们组合的团块相对于整个大画来说仍是一块高光。以此类推,所有原始局部的素描关系要服从整个大局,才能保证整个画面大效果的响亮。
画《过道》这幅创作时,也印证了上述经验。这幅画中部有一堵门洞后的白墙,是画面中最亮的部位分,第一眼看时,它十分简单,它其实有丰富的黑白灰变化,这个关系必须要画,不画就简单了。但前提是不破坏它作为整个画面的“白”,将属于它自己那一组黑白灰关系进行有意识地压缩,而加强大的“黑白灰”关系。其他部位都是如此,否则画面一定“脏乱差”。无论画面多么复杂,以比较的手段——黑与黑、白与白、灰与灰、黑与白、黑与灰等因素之间进行仔细的比较,就像把隐藏在各种素材下的黑白关系巧妙地串成一串珍珠,使视觉效果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
画面其实是有生命的,一旦画布出现了线条和色彩,那个时候画家和画面就是互相钳制的关系,互为动因,欲罢不能。
其实画大幅创作最重要的技巧,是在漫长艰苦的制作过程中自身心态的调整。在激情和厌倦、平和与躁动之间寻找结合点,使自己始终处在不言败的状态中。否则,即便有大师般高超的技巧,作品也终究会不了了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徐唯辛作品2020-09-08
- 彭小苓采访 | 一首“原曲”,唱出艺术圈外的2020-06-02
- 曾慧燕撰文 | 乐当历史见证人,时代记录者2020-05-25
- 金融博物馆#白墙行动#:一场能载入史册的表2020-05-22
- 王明贤展评 | 在大历史背景中,反思文化2020-05-08
- 肖像里的中国故事2020-05-08
- 线上艺术展预告|徐唯辛:肖像里的中国故事2020-04-29
- 永远的肖像:徐唯辛当代艺术展在京开幕2018-12-11
- 【雅昌快讯】徐唯辛“永远的肖像”:一个知2018-12-09
- 把什么留给子孙——徐唯辛作品故乡巡展代序2018-09-2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