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艺术拍卖是艺术市场的晴雨表
作者:朱浩云 2005-06-28 16:02:13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在艺术市场上,拍卖常被称作为“二级市场”。尽管我国的艺术拍卖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是艺术拍卖的飞速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几年,艺术品拍卖在艺术市场上的作用和影响是越来越大。记得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率先举办了“首届当代名人字画拍卖会”后,艺术品拍卖席卷中国大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济南、昆明、合肥、沈阳等地纷纷成立了艺术品拍卖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具特色,一时各种不同规模的艺术品拍卖此起彼落,热闹非凡。尤其是去年“非典”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可谓如日中天,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井喷”行情。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数据看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火爆。
2003年中国嘉德春拍总成交金额1.9亿元,秋拍2.5亿元,小拍0.35亿元;中贸圣佳秋季拍卖1.7亿元;朵云轩秋季拍卖0.8亿元,华辰、荣宝、天津国拍、天津文物、上海信仁等都在0.5亿元以上,2004年北京翰海迎春拍卖又创下成交金额2亿元的好成绩,至于几百万至5千万元成交的拍卖会更是数不胜数,充分地显示了目前各路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流向艺术市场。许多艺术精品在海内外藏家和机构的的追捧下迭创新高,如齐白石的《山水12开册》在1994年中国嘉德拍卖时,成交价为517万元,当时这个价格在国内拍卖已是天价,而该作在2003年中贸圣佳秋拍会上以1452万元成交;另一件齐白石的《山水8开册》在1998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159.5万元成交,而在2003年中贸圣佳拍卖会上却以1661万元的天价拍出,5年增幅10倍。同样,徐悲鸿在民国时期送给好友张大千的《春之歌》,1999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估价80—90万元,后因底价过高而流标。到2001年物主又将该作送至上海东方国际拍卖时,只以73万元成交,时隔2年,当该作被北京荣宝推出时,出人意料地大受各路买家的青睐和追捧,最后被一买家以346.5万元收入囊中,除了字画外,其它品类的艺术品也有相当可观的市场行情,如一把唐代古琴——“大圣遗音”在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891万元成交;一枚1897年发行的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被中国嘉德拍至220万元;一张外滩景色长卷——美英船舰行驶在黄浦江上的老照片被中国嘉德拍至14.8万元……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品拍卖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尤其是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国内第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增长9.7%,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有人估计,200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金额有望突破20亿,一大批艺术品的拍卖记录将被刷新。毫无疑问,当今艺术品拍卖已成为艺术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兴衰直接左右着艺术市场的强弱。人们也许记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也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当时国内艺术品拍卖并不景气。在1997年朵云轩拍卖会上,有一幅张大千人物力作颇为引人注目,这幅作品就是《惊才绝艳图》,作于1953年,曾在一九五六年巴黎近代美术馆举办的“张大千画展”中展出。此件也是其工笔创作颠峰时期的作品。他倾力于此寄怀之作,水准之高,自不待言。《惊才绝艳》之画法,可见大千先生敦煌之行受石窟艺术的影响,人物由疏简转向工细写实,服饰图案趋向装饰性,设色呈缤纷古艳等,都取法于石窟中唐或以前的壁画。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由于中国大陆艺术市场受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艺术市场一蹶不振,故大千这幅力作上拍后勉强突破了百万元大关,以110万元成交。时隔4年,当大千这幅估价200—300万元的《惊才绝艳图》在2001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亮相时,受到了众多海内外买家的热烈追捧,经过几十个回合的竞争,最后被一买家以高达466.47万港元收入囊中,4年增值3倍多,并创造了大千人物画的市场最高价。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艺术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艺术品拍卖热与冷往往受宏观经济影响,而艺术市场的兴衰往往要看艺术品拍卖的脸色。所以,艺术拍卖是艺术市场的晴雨表。
2003年中国嘉德春拍总成交金额1.9亿元,秋拍2.5亿元,小拍0.35亿元;中贸圣佳秋季拍卖1.7亿元;朵云轩秋季拍卖0.8亿元,华辰、荣宝、天津国拍、天津文物、上海信仁等都在0.5亿元以上,2004年北京翰海迎春拍卖又创下成交金额2亿元的好成绩,至于几百万至5千万元成交的拍卖会更是数不胜数,充分地显示了目前各路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流向艺术市场。许多艺术精品在海内外藏家和机构的的追捧下迭创新高,如齐白石的《山水12开册》在1994年中国嘉德拍卖时,成交价为517万元,当时这个价格在国内拍卖已是天价,而该作在2003年中贸圣佳秋拍会上以1452万元成交;另一件齐白石的《山水8开册》在1998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159.5万元成交,而在2003年中贸圣佳拍卖会上却以1661万元的天价拍出,5年增幅10倍。同样,徐悲鸿在民国时期送给好友张大千的《春之歌》,1999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估价80—90万元,后因底价过高而流标。到2001年物主又将该作送至上海东方国际拍卖时,只以73万元成交,时隔2年,当该作被北京荣宝推出时,出人意料地大受各路买家的青睐和追捧,最后被一买家以346.5万元收入囊中,除了字画外,其它品类的艺术品也有相当可观的市场行情,如一把唐代古琴——“大圣遗音”在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891万元成交;一枚1897年发行的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被中国嘉德拍至220万元;一张外滩景色长卷——美英船舰行驶在黄浦江上的老照片被中国嘉德拍至14.8万元……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品拍卖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尤其是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国内第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增长9.7%,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有人估计,200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金额有望突破20亿,一大批艺术品的拍卖记录将被刷新。毫无疑问,当今艺术品拍卖已成为艺术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兴衰直接左右着艺术市场的强弱。人们也许记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也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当时国内艺术品拍卖并不景气。在1997年朵云轩拍卖会上,有一幅张大千人物力作颇为引人注目,这幅作品就是《惊才绝艳图》,作于1953年,曾在一九五六年巴黎近代美术馆举办的“张大千画展”中展出。此件也是其工笔创作颠峰时期的作品。他倾力于此寄怀之作,水准之高,自不待言。《惊才绝艳》之画法,可见大千先生敦煌之行受石窟艺术的影响,人物由疏简转向工细写实,服饰图案趋向装饰性,设色呈缤纷古艳等,都取法于石窟中唐或以前的壁画。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由于中国大陆艺术市场受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艺术市场一蹶不振,故大千这幅力作上拍后勉强突破了百万元大关,以110万元成交。时隔4年,当大千这幅估价200—300万元的《惊才绝艳图》在2001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亮相时,受到了众多海内外买家的热烈追捧,经过几十个回合的竞争,最后被一买家以高达466.47万港元收入囊中,4年增值3倍多,并创造了大千人物画的市场最高价。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艺术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艺术品拍卖热与冷往往受宏观经济影响,而艺术市场的兴衰往往要看艺术品拍卖的脸色。所以,艺术拍卖是艺术市场的晴雨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栏|朱浩云:趣谈民国画坛大家的生存2022-06-24
- 雅昌专栏|朱浩云:张大千摹宋代青绿山水天2022-05-12
- 雅昌专栏|朱浩云:溥心畬——文气逼人,以2022-01-07
- 雅昌专栏|朱浩云:岭南画派方人定的艺术及2021-12-13
- 雅昌专栏|朱浩云:瞬间定格,永恒印记--摄2021-11-12
- 雅昌专栏|朱浩云:当代艺术, 谁与争锋? 2021-10-27
- 艺术号专栏|朱浩云:赵宏本——连环画祖师2021-08-10
- 【艺术号·专栏】朱浩云:月份牌 民国的记忆2020-10-13
- 【艺术号·专栏】朱浩云:无相胜有相2020-09-15
- 【艺术号·专栏】疫情之下的批评写作|朱浩2020-02-2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