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评论家能否影响艺术家作品的价格

作者:朱浩云 2005-06-28 15:59:57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随着我国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艺术品拍卖方兴未艾、如日中天,艺术市场的评论家也应运而生。这类评论家与过去传统的艺术评论家不同,既要依据一定的美学素养和客观的饿批评标准产生的价值尺度,对艺术品作出评判,又要对其作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发表意见,因此,在市场中,这类评论家和经营者一样,在艺术家和购藏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他们既引导买家的审美趋向,影响买家的消费和投资,又要引导艺术家的创作趋向,显然,这类市场评论家与过去艺术评论家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往往侧重于市场方面,后者往往局限于做的艺术价值。具体来说,就是注重画家作品的学术价值,但是,学术价值高的作品未必能走俏艺术市场,换之言学术价值高的作品藏家或买家不一定接受或喜欢。这就反映了专家和藏家之间的审美观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现代画家黄宾虹的作品就是典型的一例。众所周知,黄宾虹(1865—1955年)是现代山水画 ,一代绘画宗师,这是举世公认的。

  然而,黄宾虹在世时,他的作品不仅得不到外行人士的赞赏,而且在市场上倍受冷落。民国时期,黄宾虹的画买得最好的是记得民国时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作为画坛小字辈的张大千曾用仿的石涛作品戏弄过黄宾虹,由此受到大哥张善子的批评,以后,大千始终将这件事记在心里,想找个机会表达歉意,画商怂恿黄宾虹去上海湖社开个画展,黄宾虹拿出历年创作的一百余幅画。可是,上海人难以接受黄宾虹用焦墨团块作画的怪风格,因而观者众,购画者少。张大千连着观察三日,不禁忧心如焚,立即倾其所有,派人将黄宾虹画作全部买断。黄宾虹压根不知内幕,还庆幸遇上了知音。

  张大千购得黄宾虹画,加以题识、盖印,转至日本,竟轰动了日本各界,很快争购一空。张大千遂将卖画所得中应归于黄宾虹的悉数汇去,却隐瞒了自己的姓名,从而留下了一段画坛佳话。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黄宾虹生前他的作品不为人看重,市场销路不好。

  他曾说:“我的画50年以后会热闹起来”。平心而论,黄宾虹的山水属于写意画,展现出来的面貌不是大众所能接受或欣赏的,即不属于雅俗共赏一类的,故相当长的时间里黄宾虹作品的市场表现不尽人意。特别是九十年代,他的作品价格甚至买不过二流、三流画家的作品。直到去年,随着藏家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不少藏家认识到黄宾虹在中国画史上地位及作品价格明显偏低,作品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他们开始在市场上大量吃进黄宾虹的作品,导致了黄宾虹作品价格大幅攀升,如中国嘉德小拍会上,黄宾虹的一件《山水》,估价6—7万元,结果各路买家你争我夺互不想让,以67万元成交,令在场观者惊叹不已。尽管摆脱了作品较低的局面,但价格还没有到位。

  不过,从黄宾虹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学术价值高的作品市场未必俏。所以,评论家的任务任重道远,他们的评论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买家和藏家收藏与投资。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朱浩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