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我看研山铭(图)

作者:刘新惠 2005-06-25 16:42:57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为研究米芾书法《研山铭》,二○○二年夏我追寻着米芾一生的足迹,从襄阳到无为、再到镇江。“蹦访米芾”,感受米芾……

  米芾书学颜真卿、欧阳询、沈传师、段秀展、褚遂良,而对褚字研究最久,亦最深刻。他极大地吸取了褚遂良用笔变化多端、空中做势、结字生动的特点,皆得自然。

  纵观中国书法史,名气大者莫过於王羲之,但最具书法典型特质者,莫过於“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的米芾。米芾以他完整而极富传奇的书画人生独领宋代艺坛,米芾以他卓越超凡的艺术创作享誉古今。用现代的审美看,“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的米芾,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缩影;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画博士,他的《书史》、《画史》、《海岳名言》至今仍是书画研究人员的第一手资料。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砚史》的写作者,他开启了文房用具艺术研究的先河;米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他的宝晋斋闻名遐迩“米颠拜石”的故事千古流传;米芾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书画家,他的米家山水开宗立派,他创作的《苕溪诗》、《向太后挽词》、《珊瑚帖》、《研山铭》等墨迹是中国书法史上个人艺术气质最独特、创作水平最高的艺术瑰宝。正如米芾在宣和殿中以书法博士召对:

  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海岳名言》

  米芾书法最精彩之处在於用笔,最难掌握之处在於取势。我们欣赏米芾书法,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岂是一个“刷”字可以了得?
苏轼评米芾书法是:樯阵马、沉着痛风快。

  黄庭坚评米芾书法是: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於此。

  宋高宗赵构评米芾书法是: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

  朱熹评米芾书法是:以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虽不可以范以驰驱之节,要自不妨痛快。

  赵子昂评米芾书法是:犹如笴龙跃渊,骏马得御。
  
  苏轼有诗赞米芾书法: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

谁与美,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忍饿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

  欣赏米芾的书法,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系列古人的影子,正所谓“集古字”。沈鹏先生曾作联“集字兼刷字,迅疾天真,风出八面;学古不泥古,沉着痛快,独成一家”。米芾的创作就像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

  “用最大的力量打进去,用最大的力量打出来。”可以说米芾是真正做到这一点的第一位大师他用天真自然的创作“拆肉还母”、“拆骨还父”,把古人的一招一式化用得天衣无缝。米芾的成功在於他能博取众长而成自家面目。看“研山铭”书法我们尤能感受到米芾创作的灵感与自由的结合是多麽的妙不可言。

  观米芾小字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其“锋出八面”,如《苕溪诗》、《蜀素帖》;观米芾的大字我们抛能真切地领略到其“风樯阵马”,如《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的书法是存世的大字法书中写得最醇和、最见功力的一件,它处处洋溢著作者纯自然的优雅与自负。可以说《研山铭》的创作是米芾“刷”书承前启後的力作,也是米芾书艺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真正的“沉着痛快”之笔。

  《研山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是巨大的,它的文化、收藏、文物、书法等综合价值是其他书法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它所折射出的文人情怀是感人至深的。 如果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那麽《研山铭》就是“天下第一难书”。

  就书法而言,“天下第一难书”的《研山铭》全篇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字珠玑,笔笔难书。米芾写此卷所用的章法也是手卷书写中最难驾驭的,字字独立而行行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研山铭》用笔看似轻巧,但犹如太极推手,发力迅猛而准确,此技早在米芾三十八岁写《苕溪诗》中即有展现。看到此处,观者真真地领略到了东坡先生对米芾的赞佩——“沉着痛快”,才真正地领悟到“米颠”之“颠”,实寓“颠峰”之意也。之所以说《研山铭》是米芾的颠峰之作,还在於此篇法书与传世名作《向太后挽辞》有异曲同工之妙。《向太后挽辞》写在《研山铭》(一一○二年作)的前一年。米芾对此作颇为得意,自称为“晚年始自成家”的作品。董其昌在其後跋:“用笔古雅,结构遒媚”。此作以书大书法书小字,腴润而宏大,空灵而见力度。被後世称为宋代小楷第一。第二年(一一○三年)即诞生了《研山铭》,此篇大字全用书小字法,面面俱到而妙在精微。米芾大字本来面目,此当如是也。米芾在其《海岳名言》中曾就如何写好大字坦言道: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促笔,字愈无筋骨神奇,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乃佳……

  有其卓越的艺术理论创作,米芾在其艺术的最成熟期创作出这两件大小兼优、心手双畅的杰作就不足为奇了。九百年後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在这两件墨宝当中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也为我们就如何鉴定米芾大字法书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纵观中国书法史,书家能归於“二王”之书者必有大成就,然而就在这“归途”中,没有哪一个大书家能绕过米芾这座山峰而另辟蹊径,几乎都因米芾的启发而造化。

金代:
王庭筠、得米之三味、取米书内涵,而成就在法度;

南宋:
吴琚,得米之笔意,取米书“曳”笔, 而成就在骨肉;
米友仁,得米之真传,取米书“敛”笔,而成就在会意;元代:
赵子昂,得米之筋骨,取米书雅意,而成就在逸美;
鲜于枢得米之中和,取米书韵律,而成就在圆劲;

明代:
董其昌,得米之神髓,取米书内力,而成就在秀淡;
徐渭得米之放达,取米书率意,而成就在姿逸;
传山,得米之剽佻,取米书迭宕,而成就在流畅;
陈淳,得米之气韵,取米书润朗,而成就在纵横;

清代:
王铎,得米之气魄,取米书力度,而成就在险绝;
王文治,得米之使转,取米书自然,而成就在干醇。

  时至现代,当今人重新审视米芾书法时,不无惊异地发现,米芾还是超时代、跨时空地站在了时代书法的前面,他的“天真浪漫”、“风樯阵马”几乎就是新时代个性化理念最直接的表达与展现。他对文字笔画大胆而合理的夸张,使人们对传统的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产生了宏钟大吕而又细致入微的独特感受。



推荐关键字:刘新惠 拍卖师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