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史树青:“捡”这辈子最大的漏(6)

2005-06-22 17:03:16来源:未知
A- A+
  14岁那年,史树青考上了北师大附中,开始了“捡漏”生涯。他花两毛钱“捡”到了这辈子最大的一个漏——著名爱国人士邱逢甲画作真迹。这幅画,当年两毛钱;而现在,国宝,一级文物;捡画的时候,他才仅仅15岁……

  三万多本书,史老丰富眼学的最根本源泉  

  解说:虽然已经年愈八十退休在家,但每天到史老家中登门拜访、请求鉴宝的人络绎不绝,每每他们都被史老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学养所折服。鉴定的时候,史先生从不需要借助科学手段,他老人家一打眼,就能辨别出文物的真假伪劣。   

  史老:科学有误差。   

  主持人:这误差在什么地方呢?   

  史树青:科学东西鉴定的科学标本你都没谱,原料鉴定都没谱,取样都没谱。   

  主持人:比如说像清朝的一些纸今天还有,但是我们用今天的方式去仿造一个画,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可能呢?   

  史树青:有啊。用旧纸画画做假画,有这个情况。   

  主持人:这样您鉴定这个纸的时候肯定这个纸是旧的。但画可不是旧的。  

  史老:这个事情真是难。我们凭眼力看的人呢,往往不相信科学鉴定。都是凭眼学来看的,目前还是。   

  主持人:这个眼学是怎么练成的呢?   

  史树青: 这一点儿,我的读书。我现在还有几万册书。书还是读得不少。  

  解说:北京东堂子胡同里的一间旧四合院是史树青原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他住了四十多年,这里还藏着他多年积累下来的三万多本书,这些书是史老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他丰富眼学的最根本源泉。  

  主持人:我听说您到现在每天晚上还读书读到两三点?   

  史树青:必须读书。   

  主持人:您这个书是怎么个读法,您原来读书的时候会背它吗?特别是您会看重那些内容吗?   

  史树青:背目录,可以说是一门书皮的学问。  

  主持人:就一定要知道有哪些书是关于哪些内容,然后它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写的?   

  史树青:真正除了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外读的书也不多,就是《诗经》、《楚辞》,读的书还没读全。   

  主持人:《诗经》、《楚辞》你觉得还没有读权,但是您会记目录、记书皮。书皮学?   

  史树青:书皮学。我这个书皮学问,你们学一辈子你们也学不了。   

  主持人:您是觉得书皮学问很重要?   

  史树青:很重要,很重要,书皮学问太重要了。  
  主持人:他能够使您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到哪儿去找?   

  史树青:对,哪儿找去。书到用时方恨少啊。现在知道这个书名就不容易,知道书名学就不容易。  

  主持人:您认为这个比读那个书本身还重要?  

  史树青:当然,这叫竭泽而渔。你给这个东西弄净了,周围打扫净了之后你再研究,超过他们、后来居上,不然的话你还落在前人的窠臼里头不行了。



推荐关键字:史树青 鉴定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