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史树青:“捡”这辈子最大的漏(6)
2005-06-22 17:03:16来源:未知
A-
A+
14岁那年,史树青考上了北师大附中,开始了“捡漏”生涯。他花两毛钱“捡”到了这辈子最大的一个漏——著名爱国人士邱逢甲画作真迹。这幅画,当年两毛钱;而现在,国宝,一级文物;捡画的时候,他才仅仅15岁……
三万多本书,史老丰富眼学的最根本源泉
解说:虽然已经年愈八十退休在家,但每天到史老家中登门拜访、请求鉴宝的人络绎不绝,每每他们都被史老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学养所折服。鉴定的时候,史先生从不需要借助科学手段,他老人家一打眼,就能辨别出文物的真假伪劣。
史老:科学有误差。
主持人:这误差在什么地方呢?
史树青:科学东西鉴定的科学标本你都没谱,原料鉴定都没谱,取样都没谱。
主持人:比如说像清朝的一些纸今天还有,但是我们用今天的方式去仿造一个画,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可能呢?
史树青:有啊。用旧纸画画做假画,有这个情况。
主持人:这样您鉴定这个纸的时候肯定这个纸是旧的。但画可不是旧的。
史老:这个事情真是难。我们凭眼力看的人呢,往往不相信科学鉴定。都是凭眼学来看的,目前还是。
主持人:这个眼学是怎么练成的呢?
史树青: 这一点儿,我的读书。我现在还有几万册书。书还是读得不少。
解说:北京东堂子胡同里的一间旧四合院是史树青原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他住了四十多年,这里还藏着他多年积累下来的三万多本书,这些书是史老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他丰富眼学的最根本源泉。
主持人:我听说您到现在每天晚上还读书读到两三点?
史树青:必须读书。
主持人:您这个书是怎么个读法,您原来读书的时候会背它吗?特别是您会看重那些内容吗?
史树青:背目录,可以说是一门书皮的学问。
主持人:就一定要知道有哪些书是关于哪些内容,然后它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写的?
史树青:真正除了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外读的书也不多,就是《诗经》、《楚辞》,读的书还没读全。
主持人:《诗经》、《楚辞》你觉得还没有读权,但是您会记目录、记书皮。书皮学?
史树青:书皮学。我这个书皮学问,你们学一辈子你们也学不了。
主持人:您是觉得书皮学问很重要?
史树青:很重要,很重要,书皮学问太重要了。
主持人:他能够使您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到哪儿去找?
史树青:对,哪儿找去。书到用时方恨少啊。现在知道这个书名就不容易,知道书名学就不容易。
主持人:您认为这个比读那个书本身还重要?
史树青:当然,这叫竭泽而渔。你给这个东西弄净了,周围打扫净了之后你再研究,超过他们、后来居上,不然的话你还落在前人的窠臼里头不行了。
三万多本书,史老丰富眼学的最根本源泉
解说:虽然已经年愈八十退休在家,但每天到史老家中登门拜访、请求鉴宝的人络绎不绝,每每他们都被史老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学养所折服。鉴定的时候,史先生从不需要借助科学手段,他老人家一打眼,就能辨别出文物的真假伪劣。
史老:科学有误差。
主持人:这误差在什么地方呢?
史树青:科学东西鉴定的科学标本你都没谱,原料鉴定都没谱,取样都没谱。
主持人:比如说像清朝的一些纸今天还有,但是我们用今天的方式去仿造一个画,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可能呢?
史树青:有啊。用旧纸画画做假画,有这个情况。
主持人:这样您鉴定这个纸的时候肯定这个纸是旧的。但画可不是旧的。
史老:这个事情真是难。我们凭眼力看的人呢,往往不相信科学鉴定。都是凭眼学来看的,目前还是。
主持人:这个眼学是怎么练成的呢?
史树青: 这一点儿,我的读书。我现在还有几万册书。书还是读得不少。
解说:北京东堂子胡同里的一间旧四合院是史树青原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他住了四十多年,这里还藏着他多年积累下来的三万多本书,这些书是史老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他丰富眼学的最根本源泉。
主持人:我听说您到现在每天晚上还读书读到两三点?
史树青:必须读书。
主持人:您这个书是怎么个读法,您原来读书的时候会背它吗?特别是您会看重那些内容吗?
史树青:背目录,可以说是一门书皮的学问。
主持人:就一定要知道有哪些书是关于哪些内容,然后它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写的?
史树青:真正除了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外读的书也不多,就是《诗经》、《楚辞》,读的书还没读全。
主持人:《诗经》、《楚辞》你觉得还没有读权,但是您会记目录、记书皮。书皮学?
史树青:书皮学。我这个书皮学问,你们学一辈子你们也学不了。
主持人:您是觉得书皮学问很重要?
史树青:很重要,很重要,书皮学问太重要了。
主持人:他能够使您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到哪儿去找?
史树青:对,哪儿找去。书到用时方恨少啊。现在知道这个书名就不容易,知道书名学就不容易。
主持人:您认为这个比读那个书本身还重要?
史树青:当然,这叫竭泽而渔。你给这个东西弄净了,周围打扫净了之后你再研究,超过他们、后来居上,不然的话你还落在前人的窠臼里头不行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史树青:书画作伪七种2018-05-25
- 以权威鉴定家所支撑的当代“鉴定学”的局限2016-09-08
- 记忆中的鉴定家父亲张葱玉2015-06-11
- 王国维:不附和 鉴定家的良心2015-01-22
- 不附和,鉴定家的良心2015-01-19
- "鉴定家的水墨丹青"活动在国家文化市场调查2014-10-13
- 王世襄、史树青曾在早点摊“捡漏”2014-06-30
- 书画家徐邦达国画作品 浓淡笔墨绘就竹之韵2014-02-13
- 陶瓷专家李知宴:鉴定师千万不要妄自尊大2014-01-17
- 范美俊:从“电视学者”到“电视美术家”2013-12-0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