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王世襄:一个“老北京”收藏家的境界(1)(组图)

作者:丁杨 2005-06-22 16:46:44来源:国际在线
A- A+
  古老的家具,悠扬的鸽哨,大大小小的葫芦,叫个不停的蟋蟀,津津有味的美食,这都是王世襄这位“老北京”所执著关注的东西。这种执著,是对艺术收藏所持的迷恋,漫溢出精神的暖意。于是,他本身就成了一个耐人咀嚼的文化话题。

  作者:李辉 摘自《读者欣赏》

  和王世襄老人聊天

  王世襄 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1914年出生于京城官宦世家,燕京大学文学硕士。1945年担任追回战时损失文物工作。之后,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等。工世襄兴趣爱好广泛,精通漆器、竹刻、明式家具、传统工艺等诸多领域,编写有40多本著作。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研究,他曾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及“2003年度杰出文化人物奖”。

  这个(2003年)秋天,是王世襄先生悲欣相交的季节。与他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几近60年的夫人袁荃猷,因病于10月29日故去,留下他孤独地面对窗外枯叶飘落。

  也在这个秋天,世界著名的文化奖项之——荷兰克劳斯亲王奖,在10月宣布,为了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与创新性的研究”,将最高荣誉奖颁发给他,奖金为10万欧元。随后,在北京嘉德秋季拍卖会上,“王世襄袁荃猷藏品”成了炙手可热的珍品,他们的藏品一共拍到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对于痴爱文化的他,在多年沉寂之后,终于在新的世纪达到了声名的鼎盛。

  我把与他在北京他的寓所的谈话记录整理出一部分,经他审定后发表,以飨读者。

  李:在我认识的老人中,你大概是真正的老北京吧?

  王:我祖父那一代从福州来到北京,到我是第三代。

  李: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芳嘉园的小院是你们家什么时候买的?

  王:生我的时候,父亲买芳嘉园这所房子。修好后,我已出生。八九岁时,我父亲到任驻墨西哥使馆公使,兼理古巴事务。父亲驻墨西哥两年,回国后的职务为“待命公使”,随一时有可能出使。考虑到要带我们出国,就把我送到干面胡同的外国学校念书。那是一家美侨学校。这样,我从小就学了英语,讲得很流利,用英文演讲没有问题,别人还以为我是在外国长大的。

  李:你父亲又出去过吗?

  王:父亲后来到北洋政府,孙宝传执政时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就没有再出国。

  李:听说你母亲娘家也是望族。

  王:母亲一家有钱。外公在南洛镇。发了财的是他的父亲,做蚕丝生意。外公没有出过国,但很有西洋新
派思想,办电灯厂,投资开西医医院,把几个舅舅和我母亲一起送出国,到英国留学,那还是19世纪末。

  李:都说你是大玩家,金鱼、蟋蟀、鸽哨、葫芦、竹刻、鹰、犬、古董,太多了。人说玩物丧志,但你没有丧志,还成了大学问家。








推荐关键字:王世襄 鉴定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