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发展国画艺术

作者:陈履生 2005-06-21 16:15:23来源:未知
A- A+
  20世纪50年代关于“发展国画艺术”的呼声和要求,有着当时客观的历史现实,它与今天国画的现实状况有着明显的不同。当时主要是“轻视和歧视”的问题,现在主要是“发展和提高”的问题。现实中的“发展和提高”有一个方向性,这之中保持国画的基本形态是它的底线。国画存在的前提,从外因上说需要有适合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今天这个基础还很雄厚,可是存在着许多能够导致溃堤的蚁穴。至于国画自身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甚至国画姓不姓“国”都存在着问题。关于国画,小而论之,仅仅是区别西洋绘画的中国传统的丹青笔墨,无关衣食住行,可是却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在精神层面上,国画凝聚了中国文化凡千年的历史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表现方式,也是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表达形式。在历史的发展中,它几经变革和发展,又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外来的文化精华,其中有传承,有发展,有变异,有演进。国画从来都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历史,但是,各种各样的“变”都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审美的特性,这也是国画之所以成为国画的原因。
  
  尽管国画在20世纪8o年代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种依附于群众性和休闲性所呈现出的繁荣状况,并没有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根本问题,相反因为繁荣而回避了客观存在的问题,在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历史上从未遇到的危机。在西方话语霸权横行的今天,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特征的文化霸权,在消解民族文化的潮流中,如果民族文化没有强身健体的举措,没有积极应对的办法,就有可能淹没在“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国”之不存,“画”将焉附?

推荐关键字:陈履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