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故宫研究员金华“鉴宝”
作者:苗青 2004-10-08 13:53:02来源:金华新闻网
A-
A+
喜欢收藏的朋友,一定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在鉴宝现场,众多的藏品通过文物专家当场验赏鉴定,给予点评,并给出市场参考价,不仅让收藏品拥有者知道了收藏品的真伪和价值,也使广大观众在娱乐中接受了文物鉴赏知识。10月1日,金华观众在金华电视台演播室,也亲历了鉴宝活动;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坐在聚光灯下为他们鉴宝的人,除了省内的3位专家外,还有3位是央视《鉴宝》节目中经常看到的我国著名文物专家—————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
专家们在演播室为大家鉴宝后,于10月2日和3日两天,在市文体局文物管理处处长黄青的陪同下,参观市区八咏楼下的古玩一条街。许多没有机会在电视台演播室请专家鉴定文物的我市文物收藏者,闻讯纷纷带着自己的宝贝请专家为其鉴定真伪。专家们每走一个铺面,都会被人热情地招呼、攀谈和请教,以至于半天也走不完一条街。10月3日中午,记者就是在古玩一条街的一个古玩店铺中,采访了3位来自北京的专家。
单国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国著名书画鉴定专家。
在金华一共3天时间,总的印象是金华古玩文物规模还可以,市场繁荣。周六、周日这两天,许多摆摊的人和觅宝的人都从外地赶来,而演播室看到过的熟面孔,这两天又在文物市场看到了。我曾到许多地方的文物市场去看过,没有这里的气氛。但在市场里看到,许多书画是卷着的,挂着的要么就是现代的作品,要么就是赝品,好的东西不多。也许是怕好东西挂出来不安全,都放起来了,有诚心要买的人才拿出来。但市场要走向正轨,有知名度,还是要摆一些好东西,即使不卖,也能吸引顾客。经营者不能漫天要价,真品卖真价,赝品是赝品的价格,不能欺骗购买者。古文物市场不能局限于金华,要吸引全国各地的买家和卖家,让艺术品流通起来,并走向规范化,这样才会做大。
从鉴宝现场来看,好的收藏品还不多。这里有许多种担心:或是怕自己用高价买来的东西经鉴定后是赝品;或是怕好东西众所周知后不安全;或是收藏品来路不正,怕到时有麻烦等等。但有几样东西还是很不错的,如估价40万的明末清初金陵八家之一樊圻的四开册页、估价30万有石涛题跋的一幅明末清初的画作等。
搞收藏最基本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盛世搞收藏,乱世往外抛。人们抱着不同的目的搞收藏,但有一批是真正的收藏家,为着自己欣赏、陶冶情操。收藏者、经营者都需要具备基础的鉴别知识,除了喜欢,要研究、学习、请教,可以组织一些讲座和培训班,请专家讲课,也可组织人到外地参加培训班,再结合实践摸索。有必要的话,要培养一些专业鉴定人才。
张广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国著名古玉器鉴定专家。
这次在金华接触古玩的范围比较广,有玉器、漆器、雕刻等等。从以往经验来看,民间收藏品中,清代以前的东西不到1%,市场上真正旧的东西很少。在金华的鉴宝活动中,我见到的清代或清代以前的艺术品超过了1%,这说明金华地区收藏者对收藏品有一定的认识和识别能力,有相当的底蕴。
从市场来讲,近古(乾隆以后)的艺术品为多,交易宽松;上古(汉代以前)基本没有。所以买家到市场上买东西,要引起注意,不能听人说这是汉代的、战国的,就相信。买到这些文物的可能性不太大。
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感到金华市政府在文物收藏方面做了很多保护和引导,如建设古玩一条街、成立了收藏协会,还有这次的鉴宝活动等,为金华收藏者少走弯路、对金华收藏业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
吕成龙,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
吕成龙1984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分配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吕成龙曾经来过金华。这一次是故地重游。
20世纪80年代,故宫开创了一条窑址调查和古文献结合研究中国古陶瓷的新路。金衢盆地有一个著名的窑口,即婺州窑。当时故宫调查了全国大量古窑址,收集了全国120多个重要古窑口标本,婺州窑窑口标本也是其中之一。更让吕成龙难忘的是,1987年,金华在故宫搞了个“古代婺州窑瓷品展”,一个地方窑口的陶瓷拿到故宫办展览这在我国是首次。与此同时,故宫紫禁城出版社还出版了当时金华地区文管办主任贡昌写的《婺州古瓷》一书,文中收集的古瓷资料基本上都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吕成龙就是从这次展览中知道并认识了金华。展览结束后,吕成龙代表故宫将撤展的陶瓷文物送回金华。趁此机会,吕成龙专门去考察了婺州铁店窑址。古窑址漫山遍野都是破碎的古瓷片,吕成龙当即拣了一大包带回北京,作为研究的标本而予以保存。金华从此深深地留在了吕成龙的记忆中。这次来金,吕成龙还特意带来了《婺州古瓷》一书。
一晃十七八年过去了。这次再看金华,吕成龙说,变化实在太大了,他已经找不到当年印象中金华的影子了。通过一天的鉴宝活动和游览古玩市场,他说,感到金华的收藏很热,参与者多,市场管理有序,政府很重视人文建设,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不多见的。这和金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吕成龙希望金华人搞陶瓷收藏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省的古陶瓷收藏上,在浙江搞陶瓷收藏大有潜力。这次他就在金华见到了比较精致的北宋时越窑的青瓷、龙泉窑的青瓷。这些古瓷器都有很重要的收藏价值。
吕成龙特别提醒金华收藏爱好者,现在文物仿品很多,古陶的仿品也充斥市场,造成真赝混杂,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收藏知识,这样才能去伪存真。他希望通过这次鉴宝活动,能推动文物收藏更健康有序地发展,进一步提高收藏爱好者的收藏水平。
市文体局文物管理处处长黄青告诉记者,由市文体局和金华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金华市首届大型鉴宝活动已经结束。这是我们的首次尝试,以后还将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相信这个活动对引导广大收藏者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认识收藏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提高对艺术品、收藏品的鉴赏水平,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只要通过合法途径,即依法继承赠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公民个人合法所有文物相互交换或依法转让,国家规定的其他合作方式获取的文物,均可依法收藏和买卖流通。这说明国家和政府对公民收藏文物的肯定。国家鼓励藏宝于民。收藏品事业可以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来对待,收藏品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搞收藏的人数已经超过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10强。中国收藏爱好者达数千万人之多,是一支浩浩荡荡的收藏大军。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市收藏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涌现出了一大批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品经营者,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对提升金华城市的文化品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专家们在演播室为大家鉴宝后,于10月2日和3日两天,在市文体局文物管理处处长黄青的陪同下,参观市区八咏楼下的古玩一条街。许多没有机会在电视台演播室请专家鉴定文物的我市文物收藏者,闻讯纷纷带着自己的宝贝请专家为其鉴定真伪。专家们每走一个铺面,都会被人热情地招呼、攀谈和请教,以至于半天也走不完一条街。10月3日中午,记者就是在古玩一条街的一个古玩店铺中,采访了3位来自北京的专家。
单国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国著名书画鉴定专家。
在金华一共3天时间,总的印象是金华古玩文物规模还可以,市场繁荣。周六、周日这两天,许多摆摊的人和觅宝的人都从外地赶来,而演播室看到过的熟面孔,这两天又在文物市场看到了。我曾到许多地方的文物市场去看过,没有这里的气氛。但在市场里看到,许多书画是卷着的,挂着的要么就是现代的作品,要么就是赝品,好的东西不多。也许是怕好东西挂出来不安全,都放起来了,有诚心要买的人才拿出来。但市场要走向正轨,有知名度,还是要摆一些好东西,即使不卖,也能吸引顾客。经营者不能漫天要价,真品卖真价,赝品是赝品的价格,不能欺骗购买者。古文物市场不能局限于金华,要吸引全国各地的买家和卖家,让艺术品流通起来,并走向规范化,这样才会做大。
从鉴宝现场来看,好的收藏品还不多。这里有许多种担心:或是怕自己用高价买来的东西经鉴定后是赝品;或是怕好东西众所周知后不安全;或是收藏品来路不正,怕到时有麻烦等等。但有几样东西还是很不错的,如估价40万的明末清初金陵八家之一樊圻的四开册页、估价30万有石涛题跋的一幅明末清初的画作等。
搞收藏最基本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盛世搞收藏,乱世往外抛。人们抱着不同的目的搞收藏,但有一批是真正的收藏家,为着自己欣赏、陶冶情操。收藏者、经营者都需要具备基础的鉴别知识,除了喜欢,要研究、学习、请教,可以组织一些讲座和培训班,请专家讲课,也可组织人到外地参加培训班,再结合实践摸索。有必要的话,要培养一些专业鉴定人才。
张广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国著名古玉器鉴定专家。
这次在金华接触古玩的范围比较广,有玉器、漆器、雕刻等等。从以往经验来看,民间收藏品中,清代以前的东西不到1%,市场上真正旧的东西很少。在金华的鉴宝活动中,我见到的清代或清代以前的艺术品超过了1%,这说明金华地区收藏者对收藏品有一定的认识和识别能力,有相当的底蕴。
从市场来讲,近古(乾隆以后)的艺术品为多,交易宽松;上古(汉代以前)基本没有。所以买家到市场上买东西,要引起注意,不能听人说这是汉代的、战国的,就相信。买到这些文物的可能性不太大。
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感到金华市政府在文物收藏方面做了很多保护和引导,如建设古玩一条街、成立了收藏协会,还有这次的鉴宝活动等,为金华收藏者少走弯路、对金华收藏业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
吕成龙,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
吕成龙1984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分配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吕成龙曾经来过金华。这一次是故地重游。
20世纪80年代,故宫开创了一条窑址调查和古文献结合研究中国古陶瓷的新路。金衢盆地有一个著名的窑口,即婺州窑。当时故宫调查了全国大量古窑址,收集了全国120多个重要古窑口标本,婺州窑窑口标本也是其中之一。更让吕成龙难忘的是,1987年,金华在故宫搞了个“古代婺州窑瓷品展”,一个地方窑口的陶瓷拿到故宫办展览这在我国是首次。与此同时,故宫紫禁城出版社还出版了当时金华地区文管办主任贡昌写的《婺州古瓷》一书,文中收集的古瓷资料基本上都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吕成龙就是从这次展览中知道并认识了金华。展览结束后,吕成龙代表故宫将撤展的陶瓷文物送回金华。趁此机会,吕成龙专门去考察了婺州铁店窑址。古窑址漫山遍野都是破碎的古瓷片,吕成龙当即拣了一大包带回北京,作为研究的标本而予以保存。金华从此深深地留在了吕成龙的记忆中。这次来金,吕成龙还特意带来了《婺州古瓷》一书。
一晃十七八年过去了。这次再看金华,吕成龙说,变化实在太大了,他已经找不到当年印象中金华的影子了。通过一天的鉴宝活动和游览古玩市场,他说,感到金华的收藏很热,参与者多,市场管理有序,政府很重视人文建设,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不多见的。这和金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吕成龙希望金华人搞陶瓷收藏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省的古陶瓷收藏上,在浙江搞陶瓷收藏大有潜力。这次他就在金华见到了比较精致的北宋时越窑的青瓷、龙泉窑的青瓷。这些古瓷器都有很重要的收藏价值。
吕成龙特别提醒金华收藏爱好者,现在文物仿品很多,古陶的仿品也充斥市场,造成真赝混杂,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收藏知识,这样才能去伪存真。他希望通过这次鉴宝活动,能推动文物收藏更健康有序地发展,进一步提高收藏爱好者的收藏水平。
市文体局文物管理处处长黄青告诉记者,由市文体局和金华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金华市首届大型鉴宝活动已经结束。这是我们的首次尝试,以后还将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相信这个活动对引导广大收藏者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认识收藏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提高对艺术品、收藏品的鉴赏水平,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只要通过合法途径,即依法继承赠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公民个人合法所有文物相互交换或依法转让,国家规定的其他合作方式获取的文物,均可依法收藏和买卖流通。这说明国家和政府对公民收藏文物的肯定。国家鼓励藏宝于民。收藏品事业可以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来对待,收藏品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搞收藏的人数已经超过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10强。中国收藏爱好者达数千万人之多,是一支浩浩荡荡的收藏大军。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市收藏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涌现出了一大批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品经营者,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对提升金华城市的文化品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明嘉靖御窑瓷器38个品种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哪2019-02-22
- 【雅昌讲堂4286期】吕成龙:清代景德镇御窑2018-10-20
- 【雅昌讲堂4284期】吕成龙:清代景德镇御窑2018-10-19
- 【雅昌讲堂4282期】吕成龙:明代景德镇御窑2018-10-18
- 【雅昌讲堂3843期】吕成龙:简述“金丝铁线2018-03-24
- 【雅昌讲堂3841期】吕成龙:传世哥窑瓷器与2018-03-23
- 【雅昌讲堂3839期】吕成龙:研究哥窑必须首2018-03-22
- 【雅昌讲堂3731期】吕成龙:后仿明代嘉靖御2018-01-30
- 【雅昌讲堂3729期】吕成龙:明代嘉靖御窑五2018-01-29
- 【雅昌讲堂3727期】吕成龙:明代五彩瓷器概2018-01-2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