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考古发掘扩展研究范围 访古揭阳考古专家李伯谦

2003-11-11 15:27:33
A- A+
  “作为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的中心议题,这次古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古学文化综合研究,发掘工作大有收获,这对潮学研究乃至整个中华古文明研究意义重大。”本届潮学国际研讨会开幕前夕,著名考古学家、古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古学文化综合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李伯谦告诉记者,这次考古发掘活动,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倡议,在揭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进行的。自今年2月起,课题组的学者们先后对揭阳80多处先秦两汉时期的古遗址进行了复查、勘探,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编成《揭阳的远古与文明——榕江先秦两汉考古图谱》一书,同时在田野考古工作方法等方面也颇有收获。李伯谦说,考古发掘的结果,在普宁广太镇虎头埔发现距今约4000年的古窑群遗址,共有17座之多,这不仅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处,在全国来说也十分罕见。虎头埔古窑群遗址的发现,证明几千年前揭阳就存在当时很发达的文化,这对广大潮汕人民认识自己家乡的历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李伯谦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参加潮学国际研讨会,虽然平时并不研究潮学,但相信这个考古发掘的成果,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整个广东东部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使得潮学研究的范围大大扩展了。李伯谦说,潮学研究不仅要靠文献,也要靠实物,这次进行的大规模考古活动,视野扩大到远古揭阳地区,将把潮学研究推向新的高潮。

  身兼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和北大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的李伯谦教授,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当记者问及此次考古发现对于古代中华文明研究的意义时,李教授说,在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我国历史上三个朝代的,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研究任务结合起来,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研究大课题的第一步。潮学研究和在揭阳召开的这次研讨会,与此关系密切。“中华文明的起源就像满天星斗”,李教授引用他的一位老师的话说,“中华大地网络版上最初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研究区域文化,就要看看这一个个地方文化是如何发展,直到现在与整个中华文明融合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的。在揭阳的先民们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使整个地区没有粤东粤西之分而有了文化上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才为秦汉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因此这次考古发掘活动,对我们研究的总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材料。”
推荐关键字:李伯谦 鉴定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