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张祖英:能提倡文化接轨吗?
2002-09-16 17:03:27
A-
A+
跨入新世纪,中国国力增强,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美术从过去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状态下获得新生,走向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然而,随着西方艺术频繁更新的冲击,随着西方世界以强势经济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一些中国艺术家处在新旧价值观、新旧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中,在艺术实践上也存在诸多困惑和迷茫。
的确,当今西方的艺术似乎缤纷多彩,形式和观念不断更替,艺术边界不断拓展———观念艺术包括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传媒艺术……层出不穷,求新求变,成为新的时尚。加之各种名目的国际大展和媒体炒作的效应,在有些文化人的心目中似乎造成了这么一种错觉,跟随着西方艺术的变幻,就会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事实上,尽管有一些中国艺术家跟随他们走出了国门,在某些展览中取得了渴望的效应,但是否真正体现了艺术的进步是值得考虑的。
随着对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了解,我们越来越看清了当代西方艺术的状况,在艺术受媒体和艺术机构为经济利益驱动进行炒作所形成的“繁荣”后面,实际上还蕴涵着西方哲学中某种理论的支持,在喧闹的表象下,其实有其内在的评价标准。因此中国的艺术家想要得到西方艺术界的肯定,也必定要亦步亦趋地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去思考和创作,否则难以得到认可。诚然,作为艺术家个人,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这未必是一条正确的艺术之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人文各异,本土的艺术家很难在心灵深处与另一种文化取得共鸣,即使模仿得惟妙惟肖,也只能成为西方艺术的翻版。
在当今中国,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怎样和世界接轨,我认为艺术乃至整个文化是不同于科技、经济领域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它是民族历史、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乃至包括民族地域特点在内的世代相传的血脉。民族的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兴旺、强盛的象征。在全球经济和各行各业寻求一体化和标准化的当今世界,必须防止强势经济进行文化侵蚀,必须避免已发生的文化趋同化现象继续蔓延。应该看到,随着当今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必然导致文化地位的竞争,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他们在世界赖以生存和独立的根本,所以努力发展各民族文化使世界呈现多元色彩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由此,我认为文化是不应该提倡接轨的,东方和西方,各民族、各国家,谁接谁的轨?是中国的曹雪芹接法国巴尔扎克的轨?还是西班牙的毕加索接中国的齐白石的轨?毫无疑义,他们都是世界艺术王国的辉煌人物,他们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世界因他们而丰富多彩。可见,文化只有提倡差异性和多元性,发挥民族和个人的创造精神,才会有世界文化的斑斓色彩。
反对文化接轨,并不意味着不提倡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借鉴。相反,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曾超越了固有的文化模式和内在含量,而具有了历史的深邃性。我们反对的只是一味跟随外来文化,把外来文化的流行模式和标准当作评价我们自己文化标准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心态。
的确,当今西方的艺术似乎缤纷多彩,形式和观念不断更替,艺术边界不断拓展———观念艺术包括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传媒艺术……层出不穷,求新求变,成为新的时尚。加之各种名目的国际大展和媒体炒作的效应,在有些文化人的心目中似乎造成了这么一种错觉,跟随着西方艺术的变幻,就会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事实上,尽管有一些中国艺术家跟随他们走出了国门,在某些展览中取得了渴望的效应,但是否真正体现了艺术的进步是值得考虑的。
随着对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了解,我们越来越看清了当代西方艺术的状况,在艺术受媒体和艺术机构为经济利益驱动进行炒作所形成的“繁荣”后面,实际上还蕴涵着西方哲学中某种理论的支持,在喧闹的表象下,其实有其内在的评价标准。因此中国的艺术家想要得到西方艺术界的肯定,也必定要亦步亦趋地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去思考和创作,否则难以得到认可。诚然,作为艺术家个人,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这未必是一条正确的艺术之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人文各异,本土的艺术家很难在心灵深处与另一种文化取得共鸣,即使模仿得惟妙惟肖,也只能成为西方艺术的翻版。
在当今中国,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怎样和世界接轨,我认为艺术乃至整个文化是不同于科技、经济领域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它是民族历史、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乃至包括民族地域特点在内的世代相传的血脉。民族的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兴旺、强盛的象征。在全球经济和各行各业寻求一体化和标准化的当今世界,必须防止强势经济进行文化侵蚀,必须避免已发生的文化趋同化现象继续蔓延。应该看到,随着当今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必然导致文化地位的竞争,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他们在世界赖以生存和独立的根本,所以努力发展各民族文化使世界呈现多元色彩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由此,我认为文化是不应该提倡接轨的,东方和西方,各民族、各国家,谁接谁的轨?是中国的曹雪芹接法国巴尔扎克的轨?还是西班牙的毕加索接中国的齐白石的轨?毫无疑义,他们都是世界艺术王国的辉煌人物,他们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世界因他们而丰富多彩。可见,文化只有提倡差异性和多元性,发挥民族和个人的创造精神,才会有世界文化的斑斓色彩。
反对文化接轨,并不意味着不提倡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借鉴。相反,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曾超越了固有的文化模式和内在含量,而具有了历史的深邃性。我们反对的只是一味跟随外来文化,把外来文化的流行模式和标准当作评价我们自己文化标准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心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写意精神——2021全国艺术院校油画名家邀2021-09-26
- 让山川魂魄归来——“南派”大有可为系列之2020-07-21
- 中国油画艺术的守望者——张祖英访谈2019-12-26
- 观罗马尼亚画家科尔内留·巴巴油画展的启示2019-12-26
- 观俄罗斯画家尼古拉·菲钦及中国旅澳画家杨2019-12-26
- 艺术沙龙:依然海上——六人油画展2019-06-28
- “黄山会议”始末——油画艺术的春天是如何2019-08-16
- 杨刚艺术 动人心弦2019-08-04
-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中国油画:中华意蕴——中2019-01-29
-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中国油画:中华意蕴——中2019-01-2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