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宣家鑫的书学观

2002-02-26 11:00:31来源:未知
A- A+
  当代书家普遍缺乏理性沉思,对理论的厌倦以至不满和抵制,甚至有个别可怕的守旧思维卫道者,不惜以恶意攻击来反对新思维的存在,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理论的苍白,说到底是思想的贫困。与之相应的是,充斥于书坛的大量没有思想的“书家”。尽管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宣家鑫以书法实践作为主攻方向,他的学术定位是书家,而非书论家,但他对理论的重视丝毫不亚于一般的书论家,他的创作受理论的指导,由此形成自己的书学观。

  1.浩然之气与书法的关系

  宣家鑫对黄庭坚《论书》所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致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甚为推崇,并认为是其梦寐以求的境界,学书尚德旨在于世有益,倡扬“艺高不如德高。”他说:历史上名垂千古的书法大家,“几乎无一不是忠正廉洁、品节高尚的人”。(1)从颜真卿、柳公权、苏轼到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确乎如此,努力张扬天地浩然之气以滋润书写话语,风骨坚贞,气韵飞扬,立于宇宙间彰显人格道义,浩然正气若一脉气血涌动于字里行间。后人阅读这类书法文本,能培养高尚的人格操守,唤起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净化灵魂。书法创作因为蕴含浩然之气而显现其壮美和崇高,此乃书法美的至高境界。

  艺术是个小宇宙。宇宙之中充盈着生命之气,书法的书写亦以气的呼吸、流动、吐纳构成一种生命的表达,复以韵的底蕴增加生命光泽。窃以为,书法的艺术本质在于立足于对生命本体的高扬以进入创作自由活动。它以汉字载体为基础,以主体情感抒发为内涵,以文字造型为表现,走向对生命的认同。书学是人学。美学家今道友信站在存在主义立场对照艺术,依其所见`,在各种文化现象中,艺术制约着“个人在实际中的自我表现,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方向。”(2)髡残《题山水册页》谓:“书画当以气韵胜;人不可有霸滞之气。”傅山《杂记》亦云:“凡字画诗反,皆天机浩气所发。......天机天气,死字死画死诗文也,徒苦人耳。”宣家鑫对此有同感,以为“书法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在于表现生命,对照生命,提高生命。”并以生命哲学角度把握书法艺术的本质。(3)

  很显然,宣稼鑫是把“气”作书法创作的生命表现来看的,其中又贯穿着先秦儒家的伦理哲学,以此统摄其创作实践,追求至刚至大的艺术表现倾向。气的外在表现通过力而得以实现和传播,线条对空间的占领与否定,渗透再在时间绵延之维而得以执行和贯彻。古典的诗文与书法无不注重气的作用,曹丕《典论》:“文以气为主。”朱和羹《临池心解》谓:“作字以精、气、神为主。”气又有雅俗之分,有俗气、媚气、霸气、滞气、江湖气、有金石气、书卷气、庙堂气、富贵气、浩然之气......宣家鑫倡导读书养气滋育书艺,“提高艺术修养,使之人品高尚,才能下笔风雅,不落尘俗,笔墨处自有一种正大光明 之气。“(4)

  2.书如其人与德在书法中的作用

  倡扬浩然之气与书家的道德修养有内在联系,无德书家难以在书法史上找到应有的位置,蔡京、秦桧、郑孝胥等人便被历史学家弃之门外。连那个天才书家王铎,因大节有污,身为贰臣而争议多多,难容于书法史。艺术史家哈斯克尔以为,即使是文化赞助人的个人品格,也会左右艺术风格的历史走向,宗教和世俗的赞助热情将抑制艺术个性和独创性,迫使其就范于一种“公共风格”。既然书学是人学,那么书如其人有其逻辑自律的原则、规范、而这一结论的给出又有许多书法史故事为证。主体人格的演绎和精神的释放借符号、图象、话语之载体得以承传,作为文本存在,此在的人格之德向两个价值向度展开:伦理的与审美的交叉互渗,共存于同一个节构。宣家鑫认为美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完善、和谐与鲜明,尽管这种阐述还不准确,它至少还应加上矛盾与对立,但也包容了相当的真理性。“美的这三个条件是和心灵相对应的。”(5)书法是主体人格操守的迹化,凝结着生命的踪迹,延续了书家在精神史和趣味史的生命感性。这就需要书家以德立身。颜真卿堪称一代风范。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宣称:真正的美在心不在物。撇开其客观唯心主义色彩,特别是用以诠释书法美的本质,还是可以认同的。毕竟我曾经表述过书法是一种“心像”而不是“物象”。心灵迹化导入对书写本体的赞美,同时,又是对书法价值论的肯定,于是折射出心物一体观的方法论立场,其深度模式则建立在道家艺术本体论与移情美学基点上。儒道互渗制约着书品与人品的逻辑关系。这一结构在其发展过程,已有大量的历史事件加以确证,并非某些软弱的责难所能颠覆,拆除认为的障碍。将烛照出真理无蔽的光芒。

  高扬书品与人品统一说,意在解构书品与人品分裂说。这种观念是我和宣家鑫的共同信仰。德艺双馨应该成为这个时代和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奏响黄钟大吕之声。

  宣家鑫敏锐地认识到,艺术具有教化作用,“艺术不纯粹是娱乐,是让人们在审美欣赏中得到教益和启迪,潜移默化中受到灵魂地洗礼和情感地陶冶。”(6)道德情感应成为当代书家自觉遵守地处世准则,以德立身才能笔底蕴有浩然之气,故气与德紧密关联,一通艺一通人,主客合一,共同打造气象雄浑德书法陈述话语,所谓厚德载物也成了他的书法创作表现策略。宣家鑫的书论,还能立足本土文化语境,借助异域文化视野反观传统艺术形式,在不同座标审美下建立自己的评价尺度。以此避免井蛙式思维的局限,表明他对传统尊重和对新事物的接受,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信奉鲁迅的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3.超前思维与辨证批评

  超前思维是对井蛙式思维的否定。我不知某些人为什么那样痛恨新方法论,如果守旧卫道,那么你还是回到中世纪,不要用彩色电视机、冰箱、空调机和手机等一切新东西,你是遗少应该为封建王朝去殉葬。这是你的气节,时代不需要封建卫士,也论不到你在此指手划脚!

  宣家鑫倡扬超前思维,是有战略眼光的,是站在书学前沿眺望未来,是对传统书法终极命运的哲学关怀。他认为,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书写策略,已受到时代书写大潮的挑战、冲击。笔墨当随时代是一种创新意识,拥抱新事物,欢喜新东西,接受新思想,才能成就新事业。早在盛唐时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欢呼:“新松恨不高千尺。”

  宣家鑫说颜真卿之所以能被后人推上“亚圣”宝座,是和他的超前思维与创新意思分不开的,“颜真卿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7)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书法与治法,势变略同。”“变者,无边。”释亚栖《论语》亦谓:“凡书通即变。”以变图新,不作书奴。在超前思维影响下,标新立异,张邦基《墨庄漫录》曰:“每论学书,当作意使,前无古人,凌厉钟王,直出其上,始可自妙兮。若直尔低头就其规矩,不免为奴唉。”守旧卫道即为奴。吴昌硕门下弟子,多效仿其石鼓书法,少有出息者,包括诸乐三、王个簃等。更有不孝子孙,一面指责新方法论,反对新名词,一面低头哈腰模仿吴昌硕,是书奴亦奴书,真没出息,不若弃笔。鱼目充珠,贻笑大方。书法的辨证批评是古典书论的优良传统,继承发展是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前述的守旧卫道者往往就是书奴,古代书论家已有精辟论述。宣家鑫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提倡辨证唯物主义,反对书法批评最常见的“捧”与“棒”,两种现象本质上都是非科学(8)是辨证唯物主义的敌人。鲁迅说批评应该实事求是,有啥说啥。宣家鑫是书家,而不是书论家,他的上述书学思想多与自身的创作实践相联系,多为有感而发,不尚空谈戒玄虚,在行文论证难免有欠严密、稳妥或用词欠准确推敲之处,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位有思想的书家,在书坛存在的形象。思想产生于思考和读书,基于书外功的训练以及知识积累,在这些方面宣家鑫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亚行进在思的途中,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1)宣家鑫《养浩然之气以达彼岸》,《青少年书法家》1990.4.4

  (2)今道友信《关于美》P1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3)(4) 宣家鑫《试论气和书法的关系》, 《书法新论》P495.P497团结出版社1990

  (5)(6) 宣家鑫《德在书法审美中德反映》, 《上海书法篆刻论文集》P482.P48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7) 宣家鑫《超前思维在书中的作用》, 《书法赏评》1991

  (8) 宣家鑫《批评应具有辨证意识》, 《书法报》1989.11.29
推荐关键字:宣家鑫 拍卖行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