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王明明:既"能"又"逸"
作者:陈履生 2000-01-19 15:53:09
A-
A+
王明明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画家之一。
说他著名是因为他“少年得志”在儿童时代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而作为“神童”画家,能在成年后亦享有大名者,王明明一人而已。又因为他“青年得福”,能够得到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沧、庐沉、周思聪等名家的指授,实在难得。还因为他“中年得运”,其画较早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之又及时地附加了许多职务和待遇,也是不可多得。
尽管他很著名,但是他不张扬,又是那么谦逊过人,所以他能不断地进步。他有很好的人缘,所以朋友也多。古人常言人品与画品,这之中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人品好、画品也好的画看起来就是赏心悦目,因为在审美的过程中,心理没有疙瘩,不会去想他有没有气节。
如果以传统的绘画准则来看王明明的画,应属于“能品”加“逸品”。传统的文人画鄙薄“能品”,而把“逸品”看成神明,以为是生而知之。可是现代社会如果纯以“逸品”示人,可能吃饭都有问题。况且能够懂得“逸品”、理解“逸品”的可能都已经成为“大熊猫”之属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是“逸品”的一种,鲁迅所批评的“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笔画鸟,不知是鹰是燕”,不一定就是“逸品”。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和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能品”成了现代社会的主流,可“能品”的内涵也与过去稍有不同。有些准备是不变的能而不匠,能而不俗;能而雅,能而逸。
王明明之“能”是以人物名世,而有兼擅花鸟、山水。王明明的人物画分为两类—时装人物与古装人物,时装人物以女性为主,古装人物以男性为多,在这样的题材特征中,他的审美理想和技法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和许多同时代的人物画家一样,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专长,他着力表现藏族和沿海地区的生活,立足于水平与海拔高度的两极,把牧放和渔猎这两种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现的那么幽雅和富有情趣,像一曲悠扬的牧歌或渔歌。时装人物磨练了王明明的“能”,而古装人物则塑造了王明明的“逸”。现实生活题材的局限为王明明开拓了古装题材,像豪放的古代文士一样,王明明沉浸在没有拘束的古代生活之中,实际上这是依靠文本和理解而建构的一个理性社会,听泉、行旅、垂钓、消夏、七贤、屈原、东坡、诗圣,所有都在毫无拘束的表现中再现了“逸”的人事和审美。为了反映他的人文理解和现代精神,王明明吸收了明代绘画的一些特点,更加注重配景以强化氛围的表现,这不仅区别了当代其他画家的风格,而且在多种技能的交织中表现了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显示了他的“能”,并领风气之先。
王明明之“逸”,除了题材的选择之外,主要表现在他的笔墨上。他善于用线,在变化中得生动之趣,尽管这是传统的表现方式,但是他在组合时创造出一种现代的意境。特别是有时以类似“铁丝”的线条,表现出造型中的一些现代特质。他比较注重传统技法的运用,但又不排斥新的技法和心得笔墨,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到传统笔墨的继承和新生。区别“能品”而凸现“逸品”的美,从而吻合文人的雅趣。王明明是以传统的“逸笔”的语言方式,加现代的审美时尚来表现空灵,以“能”来表现“逸”,从而创造“逸品”的现代方式。
王明明是当代发展中中国传统艺术的中坚力量。他的画显示了传统绘画样式在新世纪的生命力。
说他著名是因为他“少年得志”在儿童时代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而作为“神童”画家,能在成年后亦享有大名者,王明明一人而已。又因为他“青年得福”,能够得到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沧、庐沉、周思聪等名家的指授,实在难得。还因为他“中年得运”,其画较早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之又及时地附加了许多职务和待遇,也是不可多得。
尽管他很著名,但是他不张扬,又是那么谦逊过人,所以他能不断地进步。他有很好的人缘,所以朋友也多。古人常言人品与画品,这之中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人品好、画品也好的画看起来就是赏心悦目,因为在审美的过程中,心理没有疙瘩,不会去想他有没有气节。
如果以传统的绘画准则来看王明明的画,应属于“能品”加“逸品”。传统的文人画鄙薄“能品”,而把“逸品”看成神明,以为是生而知之。可是现代社会如果纯以“逸品”示人,可能吃饭都有问题。况且能够懂得“逸品”、理解“逸品”的可能都已经成为“大熊猫”之属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是“逸品”的一种,鲁迅所批评的“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笔画鸟,不知是鹰是燕”,不一定就是“逸品”。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和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能品”成了现代社会的主流,可“能品”的内涵也与过去稍有不同。有些准备是不变的能而不匠,能而不俗;能而雅,能而逸。
王明明之“能”是以人物名世,而有兼擅花鸟、山水。王明明的人物画分为两类—时装人物与古装人物,时装人物以女性为主,古装人物以男性为多,在这样的题材特征中,他的审美理想和技法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和许多同时代的人物画家一样,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专长,他着力表现藏族和沿海地区的生活,立足于水平与海拔高度的两极,把牧放和渔猎这两种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现的那么幽雅和富有情趣,像一曲悠扬的牧歌或渔歌。时装人物磨练了王明明的“能”,而古装人物则塑造了王明明的“逸”。现实生活题材的局限为王明明开拓了古装题材,像豪放的古代文士一样,王明明沉浸在没有拘束的古代生活之中,实际上这是依靠文本和理解而建构的一个理性社会,听泉、行旅、垂钓、消夏、七贤、屈原、东坡、诗圣,所有都在毫无拘束的表现中再现了“逸”的人事和审美。为了反映他的人文理解和现代精神,王明明吸收了明代绘画的一些特点,更加注重配景以强化氛围的表现,这不仅区别了当代其他画家的风格,而且在多种技能的交织中表现了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显示了他的“能”,并领风气之先。
王明明之“逸”,除了题材的选择之外,主要表现在他的笔墨上。他善于用线,在变化中得生动之趣,尽管这是传统的表现方式,但是他在组合时创造出一种现代的意境。特别是有时以类似“铁丝”的线条,表现出造型中的一些现代特质。他比较注重传统技法的运用,但又不排斥新的技法和心得笔墨,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到传统笔墨的继承和新生。区别“能品”而凸现“逸品”的美,从而吻合文人的雅趣。王明明是以传统的“逸笔”的语言方式,加现代的审美时尚来表现空灵,以“能”来表现“逸”,从而创造“逸品”的现代方式。
王明明是当代发展中中国传统艺术的中坚力量。他的画显示了传统绘画样式在新世纪的生命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荣宝斋350周年 | 我眼中的荣宝斋之王明明2022-06-27
- 荣宝斋350周年 | 名家祝福之王明明2022-06-23
- 雅昌专稿 | 王明明:寻古人之境 不做艺术的2022-06-13
- 北京荣宝·当代名家(第22期)书画作品网拍2020-06-02
- 北京荣宝·当代名家(第二十期)书画作品网2020-06-01
- 北京荣宝四季 · 第4期拍卖会预展启幕 价位2019-10-10
- 怀念 | 杨刚的智慧2019-08-29
- 王明明于2015年9月17日在北京画院的讲座全文2019-08-06
- 【2019年中榜单】50岁以上当代书画家TOP2019-07-23
- 【雅昌专稿】2019春当代书画最贵TOP50出2019-07-0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