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栗宪庭---不解之结-陈宇飞作品展序

作者:栗宪庭 1996-11-20 14:26:12来源:未知
A- A+
  “结”作为名词,在中文里经常用以形容内心难解的郁结意象。早在魏晋时,社会的黑暗使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内心充满了痛苦,因此,诸如“胸中块垒”的词汇就常出现在他们的诗中,此后,“块垒”也多被历代文人所喜用。块垒即“结”。著名的苏东坡也曾在他的绘画中用“树结”形容他心中的结。“结”变成通俗汉语即是“疙瘩”,口语里也常说“他心里有疙瘩”。块垒、结、疙瘩,即是形容物象的词汇,也是描绘内心状态的语言,这是汉语的一种特征,所谓比、兴、意象化之类。

  我用《不解之结》为题为陈宇飞作品展作序,是想指出陈的作品中人物和其它物象,多以疙里疙瘩的结状造型来塑造形体。一方面这个“结”状物成为其语言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结”状这个意象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郁结。

  陈宇飞早在1984年的作品,就使用了意象化的手法。当时的作品,或以凝固了的、仿佛被挤压得变了型的人物形象,或以挤压在一起的人群,来表达他的生存感觉。80年代中末期,他的作品曾出现轻松、幽默的情调,但90年代以来,早期作品中的压抑情绪又回到了其作品中,而且作品开始出现“结”状的言语。“结”是组成人物、物象的基本造型手法,又是用拥塞的人群构成画面整体效果的方式,使画面充满了透不过气来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无疑来自他的生存感觉,无论是吃快餐的人群,为生意奔忙的人群、挤车的人群,还是如烂肉般堆积的人群,即成为作者眼中非人的生活状态,又是作者对自己内心状态---拥塞、紧张、压抑的意象表达。

推荐关键字:栗宪庭 策展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