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罗中立.92台湾+95欧洲.彩笔下的游记出版感言

2006-02-16 17:06:29来源:《彩笔下的游记》
A- A+
作者:林明哲

  认识罗中立已经超过15个年头了,15年来我们由陌生而熟稔,甚至建立起紧密的友谊关系。这些年来的交往,我深深感受到他对艺术的专注与热情。罗中立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画坛崛起后,就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进、跃升,创造出独具面目的个人艺术风格;目前罗中立已经是具有全国性高知名度的艺术家,也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四川美院院长及全国美协副主席,用“功成名就”来形容他目前的情况应并不为过。虽然如此,他对艺术的信仰并未因不断加在身上的声名而稍有改变,反而令他更加努力和更具信心。更难得的是,岁月的历练让他变得圆熟沉敛,却仍然保有年轻时代的质朴性格;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人格素质,我想这应该也是他能在艺术旅途上保持不断精进的重要因素吧!

  过去罗中立公开展示的作品大都是严谨的“构图”作品,画面组构严密,形象简练单纯,表现手法纯熟洗练,充满着强劲的情感穿透力,《父亲》一作即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这些作品让他建立起在画坛上的地位,这是我们一般所熟悉的罗中立 — 一位深刻严谨的画家。其实,罗中立尚有许多小品画,这些作品表现了画家较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他的“台湾写生”和“欧洲写生”即属这一类创作。

  1992年罗中立在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邀请下访问台湾,在二十几天的停留期间,他利用参访的空档,随手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台湾景物。他似乎对台湾的渔村特别感兴趣。台湾写生作品除了少数几幅描绘台湾特有的人文风光如:阿里山神木、垦丁鹅銮鼻灯塔、街头摊贩等,其余大部分是澎湖的渔村风情,包括撒网、拉网、补网等渔村所见。我想这大概是罗中立对海岛台湾之特殊风土景致的好奇吧?又,1995年罗中立趁着到比利时展览之便,旅行了大半个欧洲,当然也带回了为相当数量的“欧洲见闻录”。随着他的目光,我们似乎也来到了欧洲,进入了古老的修道院中,看见了罗马的兴败,荷兰的风车景致与威尼斯的水上风情,也亲身经历了一场西班牙的斗牛……

  罗中立的“写生作品”是他在行程紧凑的旅途中,“身到、眼到、手到”不假思索的信手拈来之作,因此笔调十分即兴,而与他的“构图”作品大异其趣。但,仔细品味之下,“旅行中的罗中立”与“画室中的罗中立”虽然外貌不同,骨子里应该仍是同一个人。这些“写生”作品在即兴中,仍然散发出一份朴拙凝练的力道,一如隐隐约约深藏在他的“构图”作品中的所表露的特有质地一般。他的澎湖渔民仍然具有大巴山农夫般强毅执拗的性格;欧洲图景依旧可以看出他一惯深沉厚重的画风。

  这些旅行写生的作品,表现出画家挥洒自如的才情,可以算是罗中立创作常轨之外两道让人惊奇的小菜吧!希望这次展出,能够位呈现出罗中立艺术另一个不同的面向。
推荐关键字:罗中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