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上苍的眼神——读叶经天的画
2006-04-03 10:32:29
A-
A+
作者:白描
我以为,画家的较量,在三个层面上进行:第一层面,乃画技画法的较量,能 否意使笔至,得心应手,想山得山,念水水来,赋造化万物以形义而不为力拙所困 扰,所谓胸有成竹是也,达此境者,方入画家之列。但这仅停留在形似层面--最初 始的层面。这是一种基本功的较量,比试的是基本技能的虚实高低。第二层面,不仅能够随心所以地表现自己想表现的东西,而且有灵性,有显而易见的风格特点, 有清醒的艺术主张,雄秦秀楚,绿肥红瘦,纵情恣意,领异标新,我即我,我非人, 这里较量乃是才情。第三层面,技法、才情悄然而退,画家人格突兀而现。有什么样的人格,便有什么样的画,是愤世嫉俗的板桥便有冷傲的苦竹,是放逸洒脱的唐寅便有神清气远的山水。这种画家人格的较量,实在是画里最高也是最终的较量。 决定一个画家成就大小,包含技法才情因素,但最终归于画家的人格,唯有人格的 魅力最能征服人心。 初读经天的画,便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很难分辨经天的画里包含着什么样的东西。他当然不乏才情,但仅依赖了那才情,作为一个画家,他会很优秀,却 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令人叹服和惊慕。后来结识了经天,他的画也读多了,便似乎看清了他画里画外的那份精髓。他的画里,有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深切的人道情怀,他作画,是基于对生命的某种体验和感悟,要将他的体悟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投射了经过心灵对生活原生态的筛滤而升华的哲思,即对生命的生存状态的探究。生命的圣洁和生存环境的艰辛凶险似乎是深印在他心中的感受,他的很多画都涉及这一主题。在传统的中国画里,能够传递如此丰富的意蕴实不多见,敢于这样表现的画家也不多见。这正是经天所带给我的震撼。据说经天在早年受过很多磨难,我想我在他的画里读到的东西肯定与这种经历不无关系。庆幸他能够从磨难里跳出来,将磨难化作自身艺术的营养。热爱生命, 抗衡险恶, 坚韧不屈,奋争向上---在经天的画里能获得这样的感受,不正是他的硬汉人格对他艺术的成全么? 读经天的画,我有时竞不由想起托尔斯泰老人。托翁笔下,无论对谁,总是怀有一种由衷的哀怜态度---犹如上帝注视着他的儿女。 这个世界苦难太多,经天画 里的沉重诉说,让人体会到生命---大到奔马小到虫蛙---种种生存的复杂况味,说他的画里有人道情怀,是感觉到他对其关照对象在精神里有与托翁相通或相近的东 西,也许就是类似上苍的那悲天悯人的眼神罢。
我以为,画家的较量,在三个层面上进行:第一层面,乃画技画法的较量,能 否意使笔至,得心应手,想山得山,念水水来,赋造化万物以形义而不为力拙所困 扰,所谓胸有成竹是也,达此境者,方入画家之列。但这仅停留在形似层面--最初 始的层面。这是一种基本功的较量,比试的是基本技能的虚实高低。第二层面,不仅能够随心所以地表现自己想表现的东西,而且有灵性,有显而易见的风格特点, 有清醒的艺术主张,雄秦秀楚,绿肥红瘦,纵情恣意,领异标新,我即我,我非人, 这里较量乃是才情。第三层面,技法、才情悄然而退,画家人格突兀而现。有什么样的人格,便有什么样的画,是愤世嫉俗的板桥便有冷傲的苦竹,是放逸洒脱的唐寅便有神清气远的山水。这种画家人格的较量,实在是画里最高也是最终的较量。 决定一个画家成就大小,包含技法才情因素,但最终归于画家的人格,唯有人格的 魅力最能征服人心。 初读经天的画,便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很难分辨经天的画里包含着什么样的东西。他当然不乏才情,但仅依赖了那才情,作为一个画家,他会很优秀,却 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令人叹服和惊慕。后来结识了经天,他的画也读多了,便似乎看清了他画里画外的那份精髓。他的画里,有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深切的人道情怀,他作画,是基于对生命的某种体验和感悟,要将他的体悟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投射了经过心灵对生活原生态的筛滤而升华的哲思,即对生命的生存状态的探究。生命的圣洁和生存环境的艰辛凶险似乎是深印在他心中的感受,他的很多画都涉及这一主题。在传统的中国画里,能够传递如此丰富的意蕴实不多见,敢于这样表现的画家也不多见。这正是经天所带给我的震撼。据说经天在早年受过很多磨难,我想我在他的画里读到的东西肯定与这种经历不无关系。庆幸他能够从磨难里跳出来,将磨难化作自身艺术的营养。热爱生命, 抗衡险恶, 坚韧不屈,奋争向上---在经天的画里能获得这样的感受,不正是他的硬汉人格对他艺术的成全么? 读经天的画,我有时竞不由想起托尔斯泰老人。托翁笔下,无论对谁,总是怀有一种由衷的哀怜态度---犹如上帝注视着他的儿女。 这个世界苦难太多,经天画 里的沉重诉说,让人体会到生命---大到奔马小到虫蛙---种种生存的复杂况味,说他的画里有人道情怀,是感觉到他对其关照对象在精神里有与托翁相通或相近的东 西,也许就是类似上苍的那悲天悯人的眼神罢。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