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书法创作中的个性、心情、环境和书风
2006-02-13 10:42:19
A-
A+
作者:司马飞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大凡习书之人,总不可能终身之顾临贴,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实技和理论)时进行创作则是学书的一种自我检验形式,也是独自艺书风格的最佳表现与总结。而要想创作出满意的佳作,即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个性、心情至关重要,环境紧密相随。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创作,无一不蕴含着个性、环境、心情与书风的密切关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复察品内之盛”好一派天赖般的环境、好一个悠然的心情,活脱的大师风范。在一片宁静、恬淡的气氛中,学养情趣、技巧、境界对自然的亲和一起凝聚于笔端,信手拈来,随感而发。心手双畅的旷世名作《兰亭序》一挥而就便诞生于世。以后,虽然反复地书写却不尽佳也。《兰》的风韵与潇酒、跌岩飞荡和漫不经心,让历代书文折服。
这就是所谓静、散,即平静、放松、解脱所产生的神奇效果(独自风格的形成的悠然之所在)。这种现象表明书法创作中对自然状态的潜意识的重视,它代表了书法创作意识层面的另一种极高境界,即个性、心情、环境与书风的最佳结合。
当听到侄子战死僵场,满腔悲愤溢于心中时,苍茫、雄浑、奔放、飞动的《祭侄文稿》一蹴而就。跃然于纸上的是乱头粗服的情态,绝不是闲情逸致的显现。纵横恣情是义愤填膺的激昂,创作中的心情犹如怀素的以脑濡墨,张旭的酒后狂奔呼啸而奋笔疾书。——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而与此截然相反的“偶尔欲书”是一种恬淡的创作情绪。信手拈来,极具情态“心拘体留”“情怠手懒”之时不会追求创作的严整规范,则体现出另一种心境的自然雅趣风范。
笔会,是经常进行的艺术社交活动。春联义卖、赈灾表演,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时会激情勃发,产生神来之笔,留下妙品佳作(不过大多数人大多场合,此时此刻是以难以做到精益求精的)。一个人于书斋信手涂鸦,既消遣尽兴,又去烦调神,意想不到的佳作的产生是因为平常基本功与学业的积累,若正襟危坐,谨于创作,理想的作品反而难以出现。
在塌塌米(日本间)上创作、则别一番情趣,首先,它是异于中国式的书法创作形式,开始时既感别扭又觉可笑,干吗跪着写字,多次观摹,反复练习,觉得更能挥洒尽兴,其力度、宽度,发挥的效果更自由自在,作品的气势则喧声多夺人,倘若众人一齐书之,则有争先恐后之感,具演堂堂笔阵之风采,日本学生的“练成会”新春试笔会,则为最好的典范,其个性、其环境、其心情与书风相结合、自然奔放、淋漓酣畅。
“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则更是创作过程中个性,心境与书风相融洽的至理名言。
司 马 飞
2000年于日本
(文章来源:艺术家提供)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大凡习书之人,总不可能终身之顾临贴,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实技和理论)时进行创作则是学书的一种自我检验形式,也是独自艺书风格的最佳表现与总结。而要想创作出满意的佳作,即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个性、心情至关重要,环境紧密相随。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创作,无一不蕴含着个性、环境、心情与书风的密切关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复察品内之盛”好一派天赖般的环境、好一个悠然的心情,活脱的大师风范。在一片宁静、恬淡的气氛中,学养情趣、技巧、境界对自然的亲和一起凝聚于笔端,信手拈来,随感而发。心手双畅的旷世名作《兰亭序》一挥而就便诞生于世。以后,虽然反复地书写却不尽佳也。《兰》的风韵与潇酒、跌岩飞荡和漫不经心,让历代书文折服。
这就是所谓静、散,即平静、放松、解脱所产生的神奇效果(独自风格的形成的悠然之所在)。这种现象表明书法创作中对自然状态的潜意识的重视,它代表了书法创作意识层面的另一种极高境界,即个性、心情、环境与书风的最佳结合。
当听到侄子战死僵场,满腔悲愤溢于心中时,苍茫、雄浑、奔放、飞动的《祭侄文稿》一蹴而就。跃然于纸上的是乱头粗服的情态,绝不是闲情逸致的显现。纵横恣情是义愤填膺的激昂,创作中的心情犹如怀素的以脑濡墨,张旭的酒后狂奔呼啸而奋笔疾书。——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而与此截然相反的“偶尔欲书”是一种恬淡的创作情绪。信手拈来,极具情态“心拘体留”“情怠手懒”之时不会追求创作的严整规范,则体现出另一种心境的自然雅趣风范。
笔会,是经常进行的艺术社交活动。春联义卖、赈灾表演,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时会激情勃发,产生神来之笔,留下妙品佳作(不过大多数人大多场合,此时此刻是以难以做到精益求精的)。一个人于书斋信手涂鸦,既消遣尽兴,又去烦调神,意想不到的佳作的产生是因为平常基本功与学业的积累,若正襟危坐,谨于创作,理想的作品反而难以出现。
在塌塌米(日本间)上创作、则别一番情趣,首先,它是异于中国式的书法创作形式,开始时既感别扭又觉可笑,干吗跪着写字,多次观摹,反复练习,觉得更能挥洒尽兴,其力度、宽度,发挥的效果更自由自在,作品的气势则喧声多夺人,倘若众人一齐书之,则有争先恐后之感,具演堂堂笔阵之风采,日本学生的“练成会”新春试笔会,则为最好的典范,其个性、其环境、其心情与书风相结合、自然奔放、淋漓酣畅。
“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则更是创作过程中个性,心境与书风相融洽的至理名言。
司 马 飞
2000年于日本
(文章来源:艺术家提供)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