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大明风度”的谜底

作者:王怀庆 2003-07-18 00:00:00来源:艺术家提供
A- A+
  这是1990——1991年创作的一幅画,十多年前的了。

  现在,有不少艺术家进入“家具”这一话语,而在十三年前,几乎没有。我之所以当时从“民居”转入“家具”的描写,是因为在我眼里——“都一样”。家具就是能够移动的建筑,无论从造型还是从结构,没有任何区别。对于一种思想与情感的载练而言,人与山与地与天与建筑与家具与河与云与月与花与房与风……都是同等的,只是看你对那一种载体情有独钟而已。

  抛开所属陈述与表达的东西暂不提,这幅画仅在艺术语汇的处理上,我作了三件事:

  一、把所有出现在画面里的家具“黑色化”。彻底改变做为一种生活用具的“本色”,从而划清与“真实”的界限,不单表述一定的家微意义,而且,从视觉上与传统艺术中的“黑色构成某种内在的文化渊源。中国人对“里”的解释,早已超出了“色”的范畴。

  二、把“家具”置处在一种虚无而空的背景里,更换了世上所有家具传统的必然位置—“地面”。把它们提升,悬浮在“空白”中,造就了一个随意摆布与支配它们的巨大空间,当它们离开了它们的生存空间时——它们已经不再是“它们”了。所以,我常常对别人讲:我画的家具,既不是“明式”,也不是“王式”,什么都“不是”。

  三、把立体“拍”成平面,家具本是立体的,可站立的,硬让我给“拍”成了平面,把“构造”变成了“构成”,也就是一种转换吧。

  花了很多年斜阳,可以把对家具造的十分“立体”了,而今,又花了不少力气,再把对象画“本”压“偏”,目的只有一个:平面展开的东西,来的更强烈。


  以上三件事,说起来乏味,写起来没劲,就象魔术很有意思,可一旦讲出了谜底,就不好玩了。

  2003年7月18日
推荐关键字:王怀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