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曾宓中国画艺术讨论

2005-08-21 00:00:00来源:《美术报》
A- A+
  刘曦林 (中国美术馆研究部研究员):

  曾宓先生的画确实好,尤其他的小画,简直达到了精绝的程度。现在画坛上有一种盲目追求大画的风气,曾宓先生也画了一些大画,将小境界画成大画,还有一定的扩张力度,还是很好的,但是还要稍微避免显得空。叫它有点丰富的造型,曲折的结构等等。第二点感想是水墨非常突出,尽管曾宓先生有几张色彩比较强烈的作品,但是水墨是他最主要的成就,而且,水墨有些地方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水和宿墨以及笔线的运用非常生动。

  邵大箴 (中央美院教授):

  曾先生的一篇文章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点就是中国画的随缘性。另外一点是,他认为近几十年的中国画似乎有点走过了头,随缘性和走向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中国画的特点就是它的随机性,也就是随缘性。所谓中国画走过了头,我认为就是造型走过了头。曾宓的画非常好,是传统的地道的中国画。但是,他的中国画是吸收了西画的技巧的,所以他的画有一种新鲜的时代感。

  刘骁纯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曾宓先生有很深的传统功底,但他又有很明确的现代追求,他的现代追求非常成功。他的画内在的力量很大,他很重视用墨。在墨的沉着与笔相应这一点上,我觉得好多人不如曾宓先生,这可能与他的善于用宿墨有关。另外,他也有做肌理的地方,但是,同样非常的协调。谈论曾宓的画,我觉得重点不在于谈他的笔墨如何如何好,而是他的画境和画格非常高。

  程征 (陕西中国画院研究员):

  我认为曾宓先生的画属于笔墨系统,他以笔墨为主,他吸收了很多因素,但可以看出,他是以中国画宏大的传统为土壤的,是在中国画的精神层面上扎根传统。他的画不能去作一般的理解,而是要人去品味,非常耐人寻味。他的画在笔墨的简约与丰富、形象的模糊与具体、出世和入世之间有很多微妙的地方,他都把握得非常好。他也有一些制作的东西,但都融进了笔墨为主的系统中了。

  水天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非常喜欢曾宓先生的画,大画中也有很多好画。他追求一种自由的、简约的、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创作方式。现在对这个笔墨问题强调得太过分、太片面了。曾宓的画好,假如抽掉了他笔墨的表现性,他的画将大打折扣,但是,他的画好,他不仅仅在于笔墨好,其中有一个因素是他的笔墨好,更重要的在于他在画中所追求的境界和通过笔墨而造成的这种境界。

  郎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曾宓先生画画是凭感觉,很随意,很不理性,像他这种感觉型的画家要画好大画,我想要增加一些理性和设计才行。另外一点,他的大画的不足之处的原因就是他不太强调空间,而且他是用小笔画大画,容易碎。但是我认为他还是能够画好大画的。另外一点,他画画不靠写生,也不靠临摹,但是,他喜欢观察。他继承的还是黄宾虹的那条路子。关于笔墨,曾宓用笔墨表达他的情趣和感受,表达得恰如其分,在这一点上,他很有特色。具体说来,他就是用宿墨加新墨,他将这两个矛盾的东西结合得很好。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