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马海方的故事
2006-01-02 10:31:30
A-
A+
奇人奇事
马海方沉静、稳实,平时很少说话,他靠画说话,画却把他说成了名人--
作者:南木
从海外回来的谢慧平,在北京办起了画廊,她的画廊取名“文饰画廊”,而她在画廊的大宗生意却是做画框,京城里许多画家特别是外国人都喜欢找她定制画框,不久她发现一个署名马海方的画好象特别多,不少外国人都十分得意地向她展示收藏,而收藏中最得意的作品,也总是马海方所画,精明的谢老板开始寻找马海方。
这位马海方我恰巧认识,他京味十足,留“板寸头”,着白T恤,一身规规矩矩,再加上总是一脸谦和的笑容,憨厚、沉静,让人觉着他是四合院小家里那种任劳任怨的 挣钱男人,然而他就是那位谢老板极想认识的画家。
马海方自美院毕业就一直供职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杂志。他喜欢画,上班时画,下班后仍留在办公室画,爱不释手的速写本打开生活之窗,让他的创作与生活对话,在他的笔下,全是老北京人的喜怒哀乐,生活小景,有卖花生大柿子的、磨剪子磨刀的、下棋的、杂耍的......活灵活现,味道十足,于是他的画让老人看着亲切,年轻人看着新鲜、外国人更是喜爱......
三年前一个夏日的晚上,马海方回家照料完孩子,照例骑车去单位办公室画画,恰巧那天骑到和平街上,偶然瞥见“文饰画廊”的招牌,马海方就下了自行车,想进去“溜”一眼,这时画廊刚刚打烊,谢慧平一边忙着收拾,一边为一直找不到马海方下落心烦意乱。这时,一个“土”味十足的男人闯进来,说是想参观画廊,谢慧平没好气的说:“下班了!”随后,不由分说把马海方赶了出来,马海方一向只知画画,不解世事,遇到这样的“待遇”,只好悻悻离去。
几个月后的一天,正在专心画画的马海方心不在焉的拿起电话,对方一个激动的声音说:“可找到你了!”对方是谢慧平,她急切的在电话里提出要为马海方办画展作代理。后来,他们终于见面了,惊呆的谢慧平自是满脸通红,不停的道歉,厚道的马海方自是一脸微笑,不记“前嫌”。于是几周之后,马海方画展在文饰画廊展出了。让谢老板喜不自禁的是第一天就卖出去8张画,6天展期30幅画全部售出。
去年“艺博”上马海方是卖画最好的画家之一,马海方做起买卖便沉静不起来,手忙脚乱,忙的不亦乐乎。今年谢老板终于争取到马海方代理,他一下子定了两个展位。要是您本月15日去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96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肯定会看见一个精明的画廊老板和一个朴实沉着的画家守在那儿,他们肯定是一脸自信,因为他们都相信,今年还会有好戏可唱!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1996年8月4日 农历丙子年.六月二十 第11952期》)
马海方沉静、稳实,平时很少说话,他靠画说话,画却把他说成了名人--
作者:南木
从海外回来的谢慧平,在北京办起了画廊,她的画廊取名“文饰画廊”,而她在画廊的大宗生意却是做画框,京城里许多画家特别是外国人都喜欢找她定制画框,不久她发现一个署名马海方的画好象特别多,不少外国人都十分得意地向她展示收藏,而收藏中最得意的作品,也总是马海方所画,精明的谢老板开始寻找马海方。
这位马海方我恰巧认识,他京味十足,留“板寸头”,着白T恤,一身规规矩矩,再加上总是一脸谦和的笑容,憨厚、沉静,让人觉着他是四合院小家里那种任劳任怨的 挣钱男人,然而他就是那位谢老板极想认识的画家。
马海方自美院毕业就一直供职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杂志。他喜欢画,上班时画,下班后仍留在办公室画,爱不释手的速写本打开生活之窗,让他的创作与生活对话,在他的笔下,全是老北京人的喜怒哀乐,生活小景,有卖花生大柿子的、磨剪子磨刀的、下棋的、杂耍的......活灵活现,味道十足,于是他的画让老人看着亲切,年轻人看着新鲜、外国人更是喜爱......
三年前一个夏日的晚上,马海方回家照料完孩子,照例骑车去单位办公室画画,恰巧那天骑到和平街上,偶然瞥见“文饰画廊”的招牌,马海方就下了自行车,想进去“溜”一眼,这时画廊刚刚打烊,谢慧平一边忙着收拾,一边为一直找不到马海方下落心烦意乱。这时,一个“土”味十足的男人闯进来,说是想参观画廊,谢慧平没好气的说:“下班了!”随后,不由分说把马海方赶了出来,马海方一向只知画画,不解世事,遇到这样的“待遇”,只好悻悻离去。
几个月后的一天,正在专心画画的马海方心不在焉的拿起电话,对方一个激动的声音说:“可找到你了!”对方是谢慧平,她急切的在电话里提出要为马海方办画展作代理。后来,他们终于见面了,惊呆的谢慧平自是满脸通红,不停的道歉,厚道的马海方自是一脸微笑,不记“前嫌”。于是几周之后,马海方画展在文饰画廊展出了。让谢老板喜不自禁的是第一天就卖出去8张画,6天展期30幅画全部售出。
去年“艺博”上马海方是卖画最好的画家之一,马海方做起买卖便沉静不起来,手忙脚乱,忙的不亦乐乎。今年谢老板终于争取到马海方代理,他一下子定了两个展位。要是您本月15日去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96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肯定会看见一个精明的画廊老板和一个朴实沉着的画家守在那儿,他们肯定是一脸自信,因为他们都相信,今年还会有好戏可唱!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1996年8月4日 农历丙子年.六月二十 第11952期》)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