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素描马海方

2006-03-04 10:33:28
A- A+
作者:王丽心

  马海方,本一介布衣,然编辑之余,乐为朋友做中介把书画家推入社会.故,借《中国书画》之威也风光不少。  

  他刚步入不惑之年,而“寿属花甲”,因为一半是拼命工作,一半是艺海中求索。授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马海方,毕业后又从事与书画相关的专业工作。每日在一件件的来稿中选评、过滤,日久也锻炼了其眼力,对当代的美术动态也有直观的把握,客观上对他的绘画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观赏其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新鲜感,令人有一种“风光不与众人同”的感受。街巷中随意拾遗的生活情景,经过他的再现,给人一种视觉冲击,生动而有趣,如《乐在棋中》、《杂耍》、《烤白薯》、《纳凉图》。

  《遛鸟图》是马海方经常乐于表现的题材,老少爷们儿,清晨相约在街心花园,互相交流自己的“鸟经”,欣闻鸣哨,手抓鸟笼的神气,映现出退休后的老年人闲适生活情趣。海方把老北京的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连“人艺”的《鸟人》剧目也引入了马海方的艺术作品;艺术公司把他的《知音图》陈展在地铁画廊中,他的大名也家喻户晓了。

  农贸市场的交易场面,也是海方经常反映的题材。但,他艺术的创作绝不同商贩的伎俩贩来倒去。国画中经常看到重复的罗列,一块石、一棵树,搬来倒去,内容重复,技法单调,演变成一种模式般的“八股文”。

  海方的国画作品则不同,他把群众的白事寻常情景,“拷贝”在画面中,内容上亲近、熟悉,令人回味。喜爱唱京剧是古都子民的遗风,一拉一唱,一墨一彩,便亮相在《戏迷图》中。

  在创作技法上,他采用“没骨法”。把他用到现代人物里的人物表现中,“没骨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递进,其作品更加令人钟爱了。

  当代画家中他始终处于“牛市”,让人体会到中国的功夫,这里有他的独特视角、体悟及闭关的锤炼,人们欣赏他的作品时,也赞叹中国画坛有了一份“名牌产品”。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2003年2月16日星期日第八版》)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