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明代瓷权浅议
2006-04-25 09:44:37来源:《收藏》
A-
A+
近年笔者在收藏古陶瓷过程中,收集到几十枚古权,铜、铁、陶、瓷、石等材质均有。铜质古权以元代的最为精致,瓷质古权则以明代的最具艺术魅力及研究趣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造型——明代瓷权造型多样,有葫芦形、鼓形、馒头形、钟形、元宝形、笠帽形、方形、六边形、八棱形、梯形、蔬果形、天圆地方形等,而以葫芦形、鼓形和馒头形多见。这些瓷权,多以手工制作,辅以工具挖削,器形古朴浑厚,拙中见巧。
釉色——明代瓷权采用了当时最崇尚的色釉来表现其特有的寓意。有青花、白釉、蓝釉、紫金釉、青花釉里红等,明早中期以青花地釉多见。
纹饰——明代早期瓷权纹饰少见,中后期渐趋丰富。多以青花绘描,有花鸟蜂蝶、水藻游鱼、落花流水、童子逗鸡、狮子舞球、岁寒三友、戏剧人物、朵梅、几何纹、锦地纹、婴戏纹、螭龙纹、缠枝花、钱纹、山水等。明代民窑陶瓷器皿上的纹饰,在瓷权上多有表现。
款识——明代早期瓷权未见款识,中期偶有,大都出现于晚期。已见的有帝王年号款,如底部墨书正德十年、青花嘉靖二十三年、大明万历四十三年、万历四十二年、崇祯十三年、崇祯七年等款,还有丙寅、己亥等干支纪年款。表达吉祥、祈求财富、施以教诲、追慕官运的款识有天平正合、天秤正合、公平交易、公平交义、公平正直、加官进禄、童叟无欺、千斤秤砣、识轻知重等,以公平交易款为多。还有以户主姓氏如章、李、胡、陈平、爱江、万年古记(籍贯与姓氏商号)等铭记瓷权上的。
功用——古代瓷权究竟作何用?目前多数收藏者认为作秤砣,是实用衡器。亦有少数人对此质疑,以为厌胜物、信用物等,但无十分确切的实物资料佐证。几年来,笔者以古权实物对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首先可以肯定古陶瓷权不是作为实用衡器秤砣使用。陶瓷材料易碎,缺损的秤砣何以做到“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再者,瓷权均为户主自行订烧,手工制作,大小不一,究竟以谁家的秤砣为准?即使烧制前设计了标准重量,可烧出后重量必然有所变化。秦始皇时统一了度量衡制度,并以铜铁制作衡器。元代商品交易广泛,传世的元代铜权多见,均铸刻有明确的帝王年号及制造行政单位如“至元:二十年吉州路造”,有的还镌刻了代号或数字以示标准。民间用的秤砣也以铜铁制作。明清两代民用铜权、铁权及砝码传世不少。从制权材料上否定瓷权不是实用衡器的同时,我对瓷权铭文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发现两枚分别署有“四十二年冬月吉日蔡易鹏置寓镇”和“己酉年造,口房置用”的明代晚期青花瓷权后,才明白其真实的功用。即古人以陶瓷作权,为镇宅之用。因为权为衡器,起平衡作用。只有平衡,才能平稳。以权镇宅,房屋平稳,家庭平安,万事如意。葫芦造型乃吉祥之意,天圆地方形反映了古人崇尚天地、天人合一的理念,圆形意为团团圆圆,蔬果形象征五谷丰登,方形、六面形、八面形表示四面八方进财。“公平交易、公平交义、童叟无欺”等铭文都是教诲家人为人处事要公平正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加官进禄”又反映了户主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识轻知重”则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处事的哲理。分析这些瓷权的铭文及造型,还可以看出房主的身份多为食可饱腹之家,置瓷权于屋内,既可镇宅保平安,又当座右铭,对外还可起广告作用。经商者多用“公平交易”,读书者多用“加官进禄”“识轻知重”,务农者多以蔬果造型。而各类纹饰都寓意着吉祥、富贵、平安、兴旺、诚信。这些瓷权伴随着主人家庭变迁,饱经沧桑,有的残缺不全,有的磨损严重,至今已所剩无几了。
造型——明代瓷权造型多样,有葫芦形、鼓形、馒头形、钟形、元宝形、笠帽形、方形、六边形、八棱形、梯形、蔬果形、天圆地方形等,而以葫芦形、鼓形和馒头形多见。这些瓷权,多以手工制作,辅以工具挖削,器形古朴浑厚,拙中见巧。
釉色——明代瓷权采用了当时最崇尚的色釉来表现其特有的寓意。有青花、白釉、蓝釉、紫金釉、青花釉里红等,明早中期以青花地釉多见。
纹饰——明代早期瓷权纹饰少见,中后期渐趋丰富。多以青花绘描,有花鸟蜂蝶、水藻游鱼、落花流水、童子逗鸡、狮子舞球、岁寒三友、戏剧人物、朵梅、几何纹、锦地纹、婴戏纹、螭龙纹、缠枝花、钱纹、山水等。明代民窑陶瓷器皿上的纹饰,在瓷权上多有表现。
款识——明代早期瓷权未见款识,中期偶有,大都出现于晚期。已见的有帝王年号款,如底部墨书正德十年、青花嘉靖二十三年、大明万历四十三年、万历四十二年、崇祯十三年、崇祯七年等款,还有丙寅、己亥等干支纪年款。表达吉祥、祈求财富、施以教诲、追慕官运的款识有天平正合、天秤正合、公平交易、公平交义、公平正直、加官进禄、童叟无欺、千斤秤砣、识轻知重等,以公平交易款为多。还有以户主姓氏如章、李、胡、陈平、爱江、万年古记(籍贯与姓氏商号)等铭记瓷权上的。
功用——古代瓷权究竟作何用?目前多数收藏者认为作秤砣,是实用衡器。亦有少数人对此质疑,以为厌胜物、信用物等,但无十分确切的实物资料佐证。几年来,笔者以古权实物对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首先可以肯定古陶瓷权不是作为实用衡器秤砣使用。陶瓷材料易碎,缺损的秤砣何以做到“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再者,瓷权均为户主自行订烧,手工制作,大小不一,究竟以谁家的秤砣为准?即使烧制前设计了标准重量,可烧出后重量必然有所变化。秦始皇时统一了度量衡制度,并以铜铁制作衡器。元代商品交易广泛,传世的元代铜权多见,均铸刻有明确的帝王年号及制造行政单位如“至元:二十年吉州路造”,有的还镌刻了代号或数字以示标准。民间用的秤砣也以铜铁制作。明清两代民用铜权、铁权及砝码传世不少。从制权材料上否定瓷权不是实用衡器的同时,我对瓷权铭文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发现两枚分别署有“四十二年冬月吉日蔡易鹏置寓镇”和“己酉年造,口房置用”的明代晚期青花瓷权后,才明白其真实的功用。即古人以陶瓷作权,为镇宅之用。因为权为衡器,起平衡作用。只有平衡,才能平稳。以权镇宅,房屋平稳,家庭平安,万事如意。葫芦造型乃吉祥之意,天圆地方形反映了古人崇尚天地、天人合一的理念,圆形意为团团圆圆,蔬果形象征五谷丰登,方形、六面形、八面形表示四面八方进财。“公平交易、公平交义、童叟无欺”等铭文都是教诲家人为人处事要公平正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加官进禄”又反映了户主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识轻知重”则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处事的哲理。分析这些瓷权的铭文及造型,还可以看出房主的身份多为食可饱腹之家,置瓷权于屋内,既可镇宅保平安,又当座右铭,对外还可起广告作用。经商者多用“公平交易”,读书者多用“加官进禄”“识轻知重”,务农者多以蔬果造型。而各类纹饰都寓意着吉祥、富贵、平安、兴旺、诚信。这些瓷权伴随着主人家庭变迁,饱经沧桑,有的残缺不全,有的磨损严重,至今已所剩无几了。
推荐关键字:瓷器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北宋耀州窑青瓷花插 点缀生活感受岁月轮回变2014-06-26
- 瓷器投资空间大 10年价值增8倍2013-12-31
- 名家鉴赏:康熙青花辛夷寿石图花觚2012-07-19
- 瓷器上画国画的江城女画家2012-04-10
- 2012年艺术陶瓷市场展望2012-03-29
- 中国浅绛彩瓷的压卷之作2012-03-28
- 单色釉瓷真实价值必然回归2011-10-31
- 现代工艺瓷极具收藏潜力2011-08-08
- 下一个天价可能是瓷器或杂项2010-09-14
- 伤残与古陶瓷鉴定2008-09-1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