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名家评论

2006-04-20 10:20:41
A- A+
作者:勤有功

  ——题百重画展,已丑年二月。林散之(当代著名画家)


  山川之气本静,命意寓于规程,腕底烟云无尽,乃如惨淡经营。
  ——百重山水册,集画签语题之。陈之奋七十一年冬日(当代著名画家)

  笔墨壮健,传山水神。

  ——题为郑百重画展。陆俨少(当代著名画家)

   画宜热,进而求其生;画宜稳,进而求其奇;画宜似,进而求其不似之似似之。所谓:“艺近于道”,如车轮上了轴,运转自然从速。今读郑百重的画,有感于斯,因此欣然为其作小引。

  ——癸酉小满后三日于西湖。王伯敏(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

  画手得诗意,笔墨皆精神。郑百重先生从艺勤勉,笔耕不辍,为人豁达,真诚儒雅。人有一长,其必学之;人有一难;其必助之。其孜孜以求,兼学少长的精神,使他获益菲浅。百重先生正当盛年,以其深厚的素养和成熟画技,长此以往,其艺术成就和前途未可限量,当成大家也。

  ——郑百重山水集序。肖峰(原中国美观术学院院长)

  他属“东南风”,总倾向是清秀文雅,文化气息较浓,线条与水墨功能比较充分,往往将为客体传神主体抒怀写意,笔墨情趣这三者作有机的结合,郑百重富于个性,最明显的是他将传统的水墨写意与现代泼墨泼彩的表现性、随机性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意匠经营,创造出灵动、超脱、静谧、悠远的空间境界,却又不乏宏大气势,使人在似真似幻的艺术意境中,感受到宇宙生命活力之美,乃至情思驰骋,无论雅俗,均可在其中得到乐趣。

  ——现代与传统的交融,郑百重山水画的审美特质。马鸿增(江苏美术馆长、著名美术评论家)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朴实深厚,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即使千军万马亦潇洒而过。他的山水画兼有花卉画灵动的长处,花卉近看取色,察其神微,山水远观取势,取其气魄。百重的山水画能近看,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中一草一木以至羊群,以画肖像之法处之;而画远山彼岸,用一笔画。就在他的□□□中,虽以传统笔墨为主,但不难发现他处理远近透视,色彩的冷暖对比,又融入了诸多西法。自古以来中国画家画瀑布者众多,但百重画瀑布,我感到他是为瀑布传神写照,一气呵成的笔墨技巧,表现出一种气势迫人的真实感。如不是作者对景作严格的观察揣摩,就画不出水流的疏密聚散,巨细相间的变化,如闻音乐的节奏声。

  ——郑百重画集序。杨之光(著名画家、广州美术院院长)

  郑百重近年移居美国加州,我则迁到北京,我们不是为生计而迫,而仅仅为了安抚自己的一颗不知安份的心。我在北京当寓公,平时很少出门,每逢春秋两季参加大型艺术拍卖会,总能见到郑百重的山水画在会上亮相,卖价都不俗,可见深受藏家垂爱。我曾私下征询过数字收藏家,要他们谈谈对郑百重绘画的看法,他们异口同声说他的画风雅俗共赏,行情看好。艺术品市场里雅俗共赏就意味着达到或接近艺术的最高成就。想想也是,昔日的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还有李可染傅抱石,有那位不是被雅俗共赏的?雅俗共赏就是谋得专家与民众的双认同,架起学术与市场的双轨道。

  ——百重与我(序)石开(著名金石家、中国画协评委)

  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逶迤绵延,有唐之灿烂,有宋之辉煌,有元之嬗变,有明清之传承,亦有近代代之繁盛,当代之多元,可谓盛矣。而要之不外乎两脉:一为画家画,此多为院体、宫体,一为文人画,此多为文人墨客业余墨戏,或士夫体云云。百重先生之画路,画家画也,专业作乎也。其题材虽以描绘美国西部大峡谷及牧场风光为主,所谓山川风物有别,而其艺术源流与文化精神实仍出乎中华,渊自唐宋,与传统一脉相传。只不过慧智的郑先生善于移花接木,改天换日,每令范华源郭河阳气象风骨渗透于异域山水之中而已。



  (作品来源:《华艺廊丛书·郑百重》)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