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看好市场 苏富比九月将再拍亚洲当代艺术

作者:王静 2006-04-24 09:49:49来源:《上海证券报》
A- A+
  3月底,苏富比拍卖公司在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成功上演了中国当代艺术领衔的拍卖大戏,全部245件拍品有180余件来自中国。中国当代艺术一夜间在世界范围内变得炙手可热,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一位华人专家的名字———张晓明,多年担任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精深研究为她铺平了进入苏富比的道路。

  张晓明说,在纽约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中涌现了许多新客户。据她统计,买家中有52%%来自美国,34%%来自亚洲,中国当代艺术产生的国际性关注,令苏富比专家们吃惊。在3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惊人的变化,已不再是地区性的而跃升为国际化市场。甚至苏富比过去成交率不高的装置艺术也拍出了不错的成绩。对此变化苏富比专家同样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在张晓明和她的团队看来,这场拍卖给她们带来了希望,她们有责任把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引领到国际舞台。

  虽然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选择上不排除某些藏家的猎奇心理,张晓明对此也并不否认。但仍有绝大多数的藏家被中国艺术的文化性和本土的特征所吸引,中国艺术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独立创新的姿态。许多客户喜欢中国的新水墨画,喜欢陈逸飞等写实画派画家的作品,抱着对中国艺术欣赏的心态,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迷恋日益引导着他们的收藏,这是一位华人专家带给我们的自信。

  面对当代艺术的爆炸性膨胀,冷静对待的态度是避免泡沫麻烦的最好方式。中国艺术市场曾一度缺失,艺术品被私下交易或相互馈赠,因此,今天的火爆是一种正常现象。中国的艺术拍卖与国外不同,艺术家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原属于画廊的角色,张晓明更多的是用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市场近几年才刚刚成型,火爆才刚刚开始,市场的发展与机制相关,未来作品的价格和定位会通过市场自发表现出来,大浪淘沙始见金同样是艺术市场的规律。但中国的拍卖市场的确存在一些微弱的泡沫,每年几百场的拍卖活动良莠混杂,一定时间内的暴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

  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画廊开始经营中国当代艺术,Ethancohen Fine Art画廊、Michael Goedhuis画廊、chambers fine art画廊、mary boone gallery画廊、mox profece gallery画廊、china:2000画廊、marlborough画廊,张晓明随口可以说出数家,市场已经打开,只等好作品涌出来。2006年纽约苏富比的第二场亚洲当代艺术品已经定在9月份举槌,接下来的演出是否精彩,就要看今天的准备了。
推荐关键字:纽约苏富比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