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民间博物馆为生存奔忙

2006-04-20 16:30:13来源:《深圳商报》
A- A+
  收藏了20多件国宝级珍品、数百件国家一级文物,位于红宝路的深圳圣宝楼青瓷博物馆是一家成立了8年的民营博物馆,而该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前来参观的人不超过1000人,绝大多数还是“圈内人”。

  这是深圳民营博物馆的现状。在跟随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针对我市民间收藏现状进行调研时记者发现,尽管深圳民营博物馆正在成为民间收藏的主力军,然而民营博物馆的经营却是举步维艰。

  靠门票收入“杯水车薪”

  资金短缺是当前民营博物馆面临的最突出的困难。

  记者在圣宝楼青瓷博物馆看见这里收藏了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瓷器,栩栩如生的青瓷兽面鼎、工艺精致的战国瓷器编钟……上千件展品按照历史时期的不同,整齐地摆放在二楼展厅里,俨然一幅我国瓷器发展史。然而在博物馆的三楼却开了一个对外营业的茶寮,据了解,博物馆平时下午6点关门,而茶寮则会营业至半夜12点。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仅靠门票收入维持博物馆的开支只是“杯水车薪”,只有通过开辟这样的盈利项目来维持博物馆的运作。

  位于北斗路的华夏英杰墨宝园收藏了2000多幅珍贵字画,而真正展出的不过数百幅。该馆馆长陈慧群表示,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拓展展厅,导致包括郑板桥的作品在内的大量珍贵收藏品无法展出。

  民营博物馆“两条腿”走路

  “民营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民营博物馆还是得把盈利作为运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圣宝楼青瓷博物馆的王川告诉记者。当前,他们的博物馆主要还是靠进行古玩和工艺品交易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他举例说,平时到博物馆来的主要还是以“行家”为主,他们往往带来一些藏品,在这里进行鉴定和交易。

  陈慧群更是无奈地表示,经营的困难限制了民间收藏发挥价值。现在墨宝园只能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墨宝园的苦苦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协助其他单位策划活动来赚取一些“外快”补贴墨宝园的开支。

  陈慧群表示,承担着传播文化功能的民间博物馆其实应兼顾公益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间收藏的发展,发挥民间收藏促进文化传播的作用。

  民营博物馆奋起抗争

  王川告诉记者,现在深圳收藏品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收藏品市场比较混乱,缺乏有约束力的行业游戏规则,“假货”充斥市场,这也直接影响了民营博物馆的正常经营。

  王川介绍,当前,香港收藏品交易十分活跃,不少深圳客户也到香港进行交易,这与香港严格的收藏品交易制度有关。香港收藏品交易机构一般都已经形成了良好品牌信誉,保障了客户的利益。

  记者在圣宝楼青瓷博物馆的地下一层看到,这里正在建一个古玩交易市场。王川介绍,他们正建的这个相对规范的古玩交易市场将采取严格的标准,引入多次鉴定模式,保障客户能放心交易,真正做到“一分钱一分货”。据了解,该交易市场的各项相关手续正在审批过程中,预计最快今年中期就可以投入运营。
推荐关键字:民营博物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