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痴迷的抉择
作者:车鹏飞 2005-12-31 00:00:00来源:《施大畏》画集
A-
A+
小池浅塘还是大江长河?在创作中当今人物画家不外乎这两种抉择;商品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在现实中当今所有画家也不外乎这两种抉择。
大江长河+艺术价值,这就是施大畏坚定无悔的抉择。且不论其自幼对军人、军事、兵器等尚武的崇拜,也不论其与生俱来犟头倔脑的秉性所由,仅从其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在画作中透露的讯息,就可以看出他的艺术创造立足点是居高临下、鉴往知来的,他的艺术态度核心点是华夏赤子对祖国母亲深情的眷念、忘情的回报。基于此,他的艺术激情奔放不已,他的艺术才情绵延不绝。画画是他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是他寄情托意的有效手段。以其今日的成就与地位而言,他的画笔完全可以作为摇钱树而时进斗金,然而他的画笔常为祖国母亲老伤旧痛而轻抚慢揉,常为祖国母亲峥嵘历史而时歌时泣。火与血的洗礼,泪与恨的交织,导引出施大畏作品的悲壮主旋律。为这主旋律服务,他的画风沉雄中蕴博大,苍茫中显浑厚;他的画境复杂中见单纯,悲怆中有奋强;他的画法精严中含轻松,狂肆中存章法。因题而异、因时而变使其艺术精进不已;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使其艺术不封故步。
他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在现今中西接通、内外无别的境遇下,在祖先遗产开掘殆尽的现实中,既要把握时代脉搏应战善战,又要立足民族传统创新出新,这一课题不是浮躁狂妄、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目空一切所能解决,而是必须平心静气、脚踏实地、知己知彼、步步为营才能收效。中国的绘画艺术是辉煌的,但是作为一个近百年积贫积弱、受辱受苦的国家,它的艺术发展并不理想。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造就了不少要么崇洋媚外、仰人鼻息,要么抱残守缺、不越雷池的美术家,这些人的存在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绘画艺术向前发展,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对之进行可能并非别有用心,但却恶果显见的窒息扼杀。不可否认,这近百年的艺术大气候并不适合中国画的向前发展,所幸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环境与中国日渐走向富强的现实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宝贵契机。在这一契机面前,是自我陶醉、得过且过,还是自我加压、竿头再进,是真假艺术家的分水岭、试金石。他还意识到,在时风日变的现今,做一个纯粹的中国画家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更大的体力,还要经受经济上的损失与享受上的牺牲;不仅要面对鲜花和掌声,还要面对诱惑和陷阱。可以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面临的压力既是飘忽无形的,又是沉重可感的;面对的现实既是光怪陆离的,又是有律有序的。何去何从,常常身不由己、任人摆布;无拘无束,往往欲速不达、适得其反。唯有自信自律,我行我素,始终如一,方能在艺术海洋中扬帆起锚,乘长风、破巨浪。
施大畏说过:“确认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凭藉着专心、真挚、意志,就像一个诚实的工人去工作,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无穷的乐趣。”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艺术的酷爱、投入。有艺术实践的人都清楚,真正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是一种智力与体力的双重拼搏,是一种不可预见的付出,有时更可能是一种无效的劳动。对艺术真谛的追求,没有不计得失、一往无前的殉道者的精神,不抛弃患得患失、首鼠两端的心态是根本做不到的。
施大畏是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人,也是意志坚定果断的人。这一特点使其在艺术上感觉敏锐深刻,在创作中精益求精。步入知命之年的他,在新世纪肯定在艺术上会有新思路、新动作,人们拭目以待他的新力作不断问世!
大江长河+艺术价值,这就是施大畏坚定无悔的抉择。且不论其自幼对军人、军事、兵器等尚武的崇拜,也不论其与生俱来犟头倔脑的秉性所由,仅从其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在画作中透露的讯息,就可以看出他的艺术创造立足点是居高临下、鉴往知来的,他的艺术态度核心点是华夏赤子对祖国母亲深情的眷念、忘情的回报。基于此,他的艺术激情奔放不已,他的艺术才情绵延不绝。画画是他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是他寄情托意的有效手段。以其今日的成就与地位而言,他的画笔完全可以作为摇钱树而时进斗金,然而他的画笔常为祖国母亲老伤旧痛而轻抚慢揉,常为祖国母亲峥嵘历史而时歌时泣。火与血的洗礼,泪与恨的交织,导引出施大畏作品的悲壮主旋律。为这主旋律服务,他的画风沉雄中蕴博大,苍茫中显浑厚;他的画境复杂中见单纯,悲怆中有奋强;他的画法精严中含轻松,狂肆中存章法。因题而异、因时而变使其艺术精进不已;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使其艺术不封故步。
他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在现今中西接通、内外无别的境遇下,在祖先遗产开掘殆尽的现实中,既要把握时代脉搏应战善战,又要立足民族传统创新出新,这一课题不是浮躁狂妄、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目空一切所能解决,而是必须平心静气、脚踏实地、知己知彼、步步为营才能收效。中国的绘画艺术是辉煌的,但是作为一个近百年积贫积弱、受辱受苦的国家,它的艺术发展并不理想。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造就了不少要么崇洋媚外、仰人鼻息,要么抱残守缺、不越雷池的美术家,这些人的存在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绘画艺术向前发展,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对之进行可能并非别有用心,但却恶果显见的窒息扼杀。不可否认,这近百年的艺术大气候并不适合中国画的向前发展,所幸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环境与中国日渐走向富强的现实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宝贵契机。在这一契机面前,是自我陶醉、得过且过,还是自我加压、竿头再进,是真假艺术家的分水岭、试金石。他还意识到,在时风日变的现今,做一个纯粹的中国画家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更大的体力,还要经受经济上的损失与享受上的牺牲;不仅要面对鲜花和掌声,还要面对诱惑和陷阱。可以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面临的压力既是飘忽无形的,又是沉重可感的;面对的现实既是光怪陆离的,又是有律有序的。何去何从,常常身不由己、任人摆布;无拘无束,往往欲速不达、适得其反。唯有自信自律,我行我素,始终如一,方能在艺术海洋中扬帆起锚,乘长风、破巨浪。
施大畏说过:“确认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凭藉着专心、真挚、意志,就像一个诚实的工人去工作,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无穷的乐趣。”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艺术的酷爱、投入。有艺术实践的人都清楚,真正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是一种智力与体力的双重拼搏,是一种不可预见的付出,有时更可能是一种无效的劳动。对艺术真谛的追求,没有不计得失、一往无前的殉道者的精神,不抛弃患得患失、首鼠两端的心态是根本做不到的。
施大畏是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人,也是意志坚定果断的人。这一特点使其在艺术上感觉敏锐深刻,在创作中精益求精。步入知命之年的他,在新世纪肯定在艺术上会有新思路、新动作,人们拭目以待他的新力作不断问世!
推荐关键字:施大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快讯】第三届进博会举办之际 69个国家2020-11-02
- 展讯:上海中国画院写生作品展及韩硕、张培2018-07-20
- 创世神话是中华民族“梦开始的地方”2018-02-28
- 中华创世神话首批连环画完成创作 寻根问源中2017-04-03
- 施大畏: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2016-10-09
- 民族的文艺复兴也是一场长征 施大畏谈长征与2016-09-18
- 吕佩尔茨对话施大畏:上帝般美妙的绘画会被2015-08-10
- 施大畏:讲好中国故事 传递核心价值2015-03-12
- 施大畏:艺术需要理想和勇气2014-12-18
- 施大畏:爱人民,是文化创作的不竭源泉2014-10-2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