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感受大畏
作者:刘进安 2005-12-31 00:00:00来源:《施大畏》画集
A-
A+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件事,对一些人来说总是复杂和沉重,可对另一些人却是单纯和轻松的。这其中有年龄的不同和性格的区别,也有能力的差异。大畏给我的印象是处事果断、硬朗痛快,什么事情在他手中都能迎刃而解的那种人。大畏生长于秀美灵逸的江浙之地,但身材相貌、谈吐举止却有北方汉子的伟岸和率直劲儿。看他的画儿,如睹其人。
大畏的画儿就是他的人。他从不经营自己,也不包装自己。大畏把画画儿当作事业来做,当成平凡生活的一部分。他不以大艺术家自居,他的动力源于对事业的责任心,因此他能摆脱局促和急功近利的状态,摆脱卖弄玄虚和故作深奥的各种伪装。一切都那么平常和自然、随机和超脱。正因为如此,他和他的画儿都流露出落落大方、凝重厚实的气息。这种气息在当今文化情形下不是容易得来的,尤其身处繁华喧闹的大都市,似乎节奏紧促、色彩斑斓、制作精美华丽的作品与都市人的日常感受相一致相吻合。大畏的着眼点显然不在于追求那份灵巧的精致,他从不违背自己的性情去趋附时尚或商业利益。他的画儿总透出深厚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说白了,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题材到水墨语言都是如此。《大禹的传说》、《皖南事变》、《天京之变》、《兵车行》,这一幅幅数米长的大构思大制作,不光需要有把握复杂构图和技巧的能力,更要紧的是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心血和感情;不光画儿里洋溢着一股子精神,绘画的过程也真正地体现出这精神。谁都不能否认,大畏的画儿里有中华民族最伟大最闪光的精神写照。在此,大畏将个人的笔墨体验与价值观融入宏大的叙事结构中,借助主题烘托出笔墨粗重有力的凝滞深沉的个性化的视觉审美特质,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大畏不仅关注主题的阐发,更关注笔墨独立的审美价值。只不过他不想使绘画成为茶余饭后消遣或悬于酒楼雅间的装饰物。那份责任心仍然使他不能放弃笔墨所依托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艰涩命运,所以说大畏不是超脱于现实之外的画家,而是对现实生活有深刻思考、性情与笔墨又相贯通的画家。在他近期作品《心迹》、《张力》、《锻炼》、《生命系列》中,大畏试图消解形象的本来形态,画面与个人感觉形成了同构关系。在将主题隐含起来的同时,凸显了笔墨的独立和自觉。具体到笔墨语言,大畏无疑是善于转换、变通和创造的。他的用笔迟缓有致,力蕴其中,这是骨力和框架所在,墨与色时而分离时而交融,都造成了深邃神秘的气氛。打破形象的完整性,起到了隐显自然、虚实相生的视觉感。这些作品笔墨更是自由,纵横捭阖,呈现出一种粗犷泼辣的气质,皴擦相生的力度与沧桑实在是都市生活中的“另类”。不难看出,此时大畏在体块、节奏的把握上的用心和细致,而且,笔、墨、色三者的关系趋向微妙和丰富,他将细节转化成具有平面构成性质的语言并隐藏在笔墨的节奏中,因而画面的整体感厚重感有增无减。
通过大畏的画儿也可以见到他的性情。大畏喜交友,所以他的视野比别人开阔,思路也比别人活跃。他不胜酒量,但有时也越轨痛饮,实乃性情中人。我始终认为画家不可能脱离自身的性情介入创作。就是因其性情,大畏的画儿多了大气少了小气,多了阳刚少了阴柔,多了明确少了含混,多了真诚少了矫饰。大畏水墨艺术的渐进式衍化过程即说明他不是一个囿于已有成就的艺术家。从他以上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想到大畏变化着什么,怎么变化着,又有哪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大畏的画儿就是他的人。他从不经营自己,也不包装自己。大畏把画画儿当作事业来做,当成平凡生活的一部分。他不以大艺术家自居,他的动力源于对事业的责任心,因此他能摆脱局促和急功近利的状态,摆脱卖弄玄虚和故作深奥的各种伪装。一切都那么平常和自然、随机和超脱。正因为如此,他和他的画儿都流露出落落大方、凝重厚实的气息。这种气息在当今文化情形下不是容易得来的,尤其身处繁华喧闹的大都市,似乎节奏紧促、色彩斑斓、制作精美华丽的作品与都市人的日常感受相一致相吻合。大畏的着眼点显然不在于追求那份灵巧的精致,他从不违背自己的性情去趋附时尚或商业利益。他的画儿总透出深厚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说白了,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题材到水墨语言都是如此。《大禹的传说》、《皖南事变》、《天京之变》、《兵车行》,这一幅幅数米长的大构思大制作,不光需要有把握复杂构图和技巧的能力,更要紧的是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心血和感情;不光画儿里洋溢着一股子精神,绘画的过程也真正地体现出这精神。谁都不能否认,大畏的画儿里有中华民族最伟大最闪光的精神写照。在此,大畏将个人的笔墨体验与价值观融入宏大的叙事结构中,借助主题烘托出笔墨粗重有力的凝滞深沉的个性化的视觉审美特质,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大畏不仅关注主题的阐发,更关注笔墨独立的审美价值。只不过他不想使绘画成为茶余饭后消遣或悬于酒楼雅间的装饰物。那份责任心仍然使他不能放弃笔墨所依托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艰涩命运,所以说大畏不是超脱于现实之外的画家,而是对现实生活有深刻思考、性情与笔墨又相贯通的画家。在他近期作品《心迹》、《张力》、《锻炼》、《生命系列》中,大畏试图消解形象的本来形态,画面与个人感觉形成了同构关系。在将主题隐含起来的同时,凸显了笔墨的独立和自觉。具体到笔墨语言,大畏无疑是善于转换、变通和创造的。他的用笔迟缓有致,力蕴其中,这是骨力和框架所在,墨与色时而分离时而交融,都造成了深邃神秘的气氛。打破形象的完整性,起到了隐显自然、虚实相生的视觉感。这些作品笔墨更是自由,纵横捭阖,呈现出一种粗犷泼辣的气质,皴擦相生的力度与沧桑实在是都市生活中的“另类”。不难看出,此时大畏在体块、节奏的把握上的用心和细致,而且,笔、墨、色三者的关系趋向微妙和丰富,他将细节转化成具有平面构成性质的语言并隐藏在笔墨的节奏中,因而画面的整体感厚重感有增无减。
通过大畏的画儿也可以见到他的性情。大畏喜交友,所以他的视野比别人开阔,思路也比别人活跃。他不胜酒量,但有时也越轨痛饮,实乃性情中人。我始终认为画家不可能脱离自身的性情介入创作。就是因其性情,大畏的画儿多了大气少了小气,多了阳刚少了阴柔,多了明确少了含混,多了真诚少了矫饰。大畏水墨艺术的渐进式衍化过程即说明他不是一个囿于已有成就的艺术家。从他以上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想到大畏变化着什么,怎么变化着,又有哪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推荐关键字:施大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快讯】第三届进博会举办之际 69个国家2020-11-02
- 展讯:上海中国画院写生作品展及韩硕、张培2018-07-20
- 创世神话是中华民族“梦开始的地方”2018-02-28
- 中华创世神话首批连环画完成创作 寻根问源中2017-04-03
- 施大畏: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2016-10-09
- 民族的文艺复兴也是一场长征 施大畏谈长征与2016-09-18
- 吕佩尔茨对话施大畏:上帝般美妙的绘画会被2015-08-10
- 施大畏:讲好中国故事 传递核心价值2015-03-12
- 施大畏:艺术需要理想和勇气2014-12-18
- 施大畏:爱人民,是文化创作的不竭源泉2014-10-2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