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收藏知识:壶与文人相通
作者:文萍 2006-04-12 08:54:19来源:《新民晚报》
A-
A+
“壶通大道”是作家王蒙在鉴赏葛韬名壶留下的墨宝。这四个大字伴随这位耕陶儒子制作的“掇球”壶和“石瓢”壶正在上海南京东路558号5楼陶瓷博览中心展出,吸引了许多紫砂壶迷的眼球。
“掇球”壶最早由晚清的邵大亨制作,后经民国的程寿珍斧正,已成为紫砂艺人入门必修的临摹之课。该壶是紫砂光器的经典佳作。壶纽、壶盖、盖身分别由三个圆球形制成。其中壶盖夸张挺拔,大中小三球重叠。葛韬所制“掇球”壶,采撷历代名手之长处,使壶产生古拙端庄、和润浑厚的感觉。他还在壶嘴中下大功夫,使其俊秀祥和,恰似翩翩少年,具有君子风度。在壶肩与颈的处理上恰到好处,使其与时代气息合拍,肩宽平和,颈长挺拔,好不潇洒脱俗,该壶展出不久,即被壶迷购走。
葛韬制作的“石瓢”壶,继承传统造型,又注入时代气息。壶身体态饱满而不臃肿,线条简洁而不硬化,壶嘴挺直而不失秀气,壶盖平淡而又充满拉力,更为神奇的是壶把力度正确,角度自然舒畅,略显上翘;壶身似有棱边,精细过渡,非常服帖。在制壶过程中,葛韬十分注意三角对称的运用,十分注意曲线与引面的结合,使该壶昂头挺腰,十分了得。名家评述该壶风流倜傥,器宇轩昂,更有骨子里的沉稳。简直就像恩师顾景舟所作。
紫砂壶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人相通。伴随历代文人墨客的忧喜悲乐一齐走了过来。葛韬出身制陶世家,六百年香火的葛记陶业差不多可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间诞生的那把“供春”壶。那时候,丁山一带制陶业十分兴旺,金沙寺附近有许多制陶作坊,寺里的老和尚为喝水方便,也许就做了世上第一把紫砂壶。当时有个叫吴颐山的官人带了书童龚供春看老和尚做壶,他也模仿寺旁银杏树上的树瘿纹样,做了一把紫砂壶,后人把这把壶奉为紫砂壶的开山鼻祖,这是因为经龚供春之手,紫砂壶才有了艺术生命。人们都知道“供春”壶,后经名士储南强之手,才辗转回到博物馆供人鉴赏,却少有人知道储南强的侄子储安平的坎坷经历。而葛韬不但知道这位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也知道蒋南翔、潘汉年、徐悲鸿和虞兆中等文人名士都是从宜兴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他自己也喜欢交文人朋友。葛韬制壶要与文人相通,他说:没有文化底蕴的紫砂壶就没有生命力。
“掇球”壶最早由晚清的邵大亨制作,后经民国的程寿珍斧正,已成为紫砂艺人入门必修的临摹之课。该壶是紫砂光器的经典佳作。壶纽、壶盖、盖身分别由三个圆球形制成。其中壶盖夸张挺拔,大中小三球重叠。葛韬所制“掇球”壶,采撷历代名手之长处,使壶产生古拙端庄、和润浑厚的感觉。他还在壶嘴中下大功夫,使其俊秀祥和,恰似翩翩少年,具有君子风度。在壶肩与颈的处理上恰到好处,使其与时代气息合拍,肩宽平和,颈长挺拔,好不潇洒脱俗,该壶展出不久,即被壶迷购走。
葛韬制作的“石瓢”壶,继承传统造型,又注入时代气息。壶身体态饱满而不臃肿,线条简洁而不硬化,壶嘴挺直而不失秀气,壶盖平淡而又充满拉力,更为神奇的是壶把力度正确,角度自然舒畅,略显上翘;壶身似有棱边,精细过渡,非常服帖。在制壶过程中,葛韬十分注意三角对称的运用,十分注意曲线与引面的结合,使该壶昂头挺腰,十分了得。名家评述该壶风流倜傥,器宇轩昂,更有骨子里的沉稳。简直就像恩师顾景舟所作。
紫砂壶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人相通。伴随历代文人墨客的忧喜悲乐一齐走了过来。葛韬出身制陶世家,六百年香火的葛记陶业差不多可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间诞生的那把“供春”壶。那时候,丁山一带制陶业十分兴旺,金沙寺附近有许多制陶作坊,寺里的老和尚为喝水方便,也许就做了世上第一把紫砂壶。当时有个叫吴颐山的官人带了书童龚供春看老和尚做壶,他也模仿寺旁银杏树上的树瘿纹样,做了一把紫砂壶,后人把这把壶奉为紫砂壶的开山鼻祖,这是因为经龚供春之手,紫砂壶才有了艺术生命。人们都知道“供春”壶,后经名士储南强之手,才辗转回到博物馆供人鉴赏,却少有人知道储南强的侄子储安平的坎坷经历。而葛韬不但知道这位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也知道蒋南翔、潘汉年、徐悲鸿和虞兆中等文人名士都是从宜兴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他自己也喜欢交文人朋友。葛韬制壶要与文人相通,他说:没有文化底蕴的紫砂壶就没有生命力。
推荐关键字:收藏故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一位台湾收藏家和他的“百年鼓浪屿”2017-04-06
- 这样的收藏故事少编2017-03-01
- 说好收藏故事 第三届上海收藏文化节落幕2016-11-18
- 收藏故事:不买猴票与财富擦肩而过2015-08-19
- 古董收藏大咖埃斯卡纳齐的收藏故事2015-08-11
- 民国四公子的收藏故事2015-08-10
- 民国四公子的收藏故事 看富二代们怎么玩转艺2015-08-06
- 【藏家】孙永增:收藏当代艺术的线索与路径2015-04-09
- 一位上海警官30年的收藏故事2015-01-14
- 书画鉴定:收藏故事不可轻信2014-11-1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