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当代艺术新闻》:随感录(二)因为有心才能攀登艺术无尽峰
2006-04-11 13:52:22来源:《当代艺术新闻》
A-
A+
曾听说有个真实的故事,美术学校上雕塑课,某学生把他的人体雕塑;请老师提意见。老师说:“你把它往地上摔一下。学生大为吃惊,老师解释道:你的作品太规则了,比例很正确,但艺术不是对象的重复,需要的是夸张、变形,艺术家独特的视角。断了上肢的维纳斯和北京圆明园的废墟,应属残缺美的范例,对画家不无启迪,过多追求完美无缺反而使作品失去艺术性,唯其不完美才使作品有想象空间。
我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上海是我创作的母题。几十年如一日,情有独钟。年青时走街串巷,从西郊到外滩,从苏州河畔到南市老城厢,无不留下我水彩的痕迹。成千上万条马路好比我的血脉。我爱上海,我太熟悉上海。画家对题材的选择是对周围外部世界感知的结果。我曾画过些其它题材,如水乡等,但我情感的归属还是都市,那是我情感的最佳载体。在都市题材中,最喜欢画上海夜色。夜色使得人与人、人与物多了障碍,拉大了距离,也就产生了美感,我想这就是所谓朦胧美和距离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思是说,不必追求表面的夸张,虚张声势。应该在乎实质,讲求内涵。这些年来,水彩画越画越大,二张整开,四张的甚至更大的,在展览会上占的位置很抢眼,但作品却不抢眼,平平而已。实际上画的大小不能决定艺术品味的高下。小幅的作品也可登大雅之堂。不久前参观上海美术馆,吴大羽先生的作品,很大一部分的画幅和火柴盒差不多,照样光彩夺目,冲击眼球。前些时随夫人去普陀山,云顶寺建在离地面800多公尺,可乘缆车。虔诚的善男信女徒步沿着山路慢慢攀登,走一步一跪拜,他(她)们经过努力都可到达顶端,可是艺术的顶峰在哪里?艺术的顶峰有多高,不知道,谁也讲不清。所以作为艺术家除了攀登还是攀登,永无止境。经常见到一些家长送孩子去考美校或去美术辅导班,孩子空着双手走在前头,父母背着画夹拎着画具跟随在后,有些孩子明显表现出一脸的无奈,实际并不喜爱画画,是家长赶着才去,没办法。记得我小时候,得了一些钱自己去买马利水彩颜料在壁纸上涂鸦,春天时光到郊外写生,第一张风景画给我二弟拿到学校冒充他的作业,受到老师大大的表扬。鲁迅先生规劝,小孩子假如没有搞文学或艺术的天分,还是老老实实学学手艺,所以说,绘画是本能的需求,生命的渴望。现代心理学证明,不重复的刺激能够引起人们的定向反射,因此不重复的刺激对画是重要的,画家要不断的改变刺激的形式使作品永保青春,激发强大的生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毕加索。制造视觉障碍,不要一看就明白,不要讨好大多数人,你的作品人人都说好,决不是好事,信不信由你,时间会告诉一切。上海是个老龄社会,到处能看到三五成群的白头聚在一起,要么打牌,要么聊天,要么就呆坐着,一坐一整天,无所事事。而我却不得空闲,很忙很累,凡是认得我的人,对我讲的最多的话「享享福了,不画也可过吗」。但是我不能。画画不完全为钱为名,我已经习惯了。苏联解体前有一故事,上些年纪的都知道。说是一个在列车上工作一辈子老工人退休了(估计是劳动模范),上司问他有什么心愿,他什么都不要,祇要一节废车厢,继续天天到那空无一人的废车厢上班。当年我觉得这个老工人太傻了,很可笑。现在我也不是这样吗?我每天必到的地方就是画室,不然心就空空的。坐立不安好象丢失了什么,几十年来我没有假日或过年的概念。
著名水彩画家原广西北海市文化局长蔡道东先生日前寄来一份资料,弥足珍贵,内容是蔡先生去越南,对越南著名画家陈留厚的访谈录。我摘录一些供大家探讨。陈先生说:『中国画一般很抽象。如果现实绘画加上抽象语言会搞得很好』。『绘画画现实效果不怎么好。创造出来的东西要和别人区别,画什么都可以但要创造美感』。『现在有些画家不如摄影家,有些摄影家比画家还好』。『绘画语言如何形成?要经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现代绘画心灵的东西多』。
我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上海是我创作的母题。几十年如一日,情有独钟。年青时走街串巷,从西郊到外滩,从苏州河畔到南市老城厢,无不留下我水彩的痕迹。成千上万条马路好比我的血脉。我爱上海,我太熟悉上海。画家对题材的选择是对周围外部世界感知的结果。我曾画过些其它题材,如水乡等,但我情感的归属还是都市,那是我情感的最佳载体。在都市题材中,最喜欢画上海夜色。夜色使得人与人、人与物多了障碍,拉大了距离,也就产生了美感,我想这就是所谓朦胧美和距离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思是说,不必追求表面的夸张,虚张声势。应该在乎实质,讲求内涵。这些年来,水彩画越画越大,二张整开,四张的甚至更大的,在展览会上占的位置很抢眼,但作品却不抢眼,平平而已。实际上画的大小不能决定艺术品味的高下。小幅的作品也可登大雅之堂。不久前参观上海美术馆,吴大羽先生的作品,很大一部分的画幅和火柴盒差不多,照样光彩夺目,冲击眼球。前些时随夫人去普陀山,云顶寺建在离地面800多公尺,可乘缆车。虔诚的善男信女徒步沿着山路慢慢攀登,走一步一跪拜,他(她)们经过努力都可到达顶端,可是艺术的顶峰在哪里?艺术的顶峰有多高,不知道,谁也讲不清。所以作为艺术家除了攀登还是攀登,永无止境。经常见到一些家长送孩子去考美校或去美术辅导班,孩子空着双手走在前头,父母背着画夹拎着画具跟随在后,有些孩子明显表现出一脸的无奈,实际并不喜爱画画,是家长赶着才去,没办法。记得我小时候,得了一些钱自己去买马利水彩颜料在壁纸上涂鸦,春天时光到郊外写生,第一张风景画给我二弟拿到学校冒充他的作业,受到老师大大的表扬。鲁迅先生规劝,小孩子假如没有搞文学或艺术的天分,还是老老实实学学手艺,所以说,绘画是本能的需求,生命的渴望。现代心理学证明,不重复的刺激能够引起人们的定向反射,因此不重复的刺激对画是重要的,画家要不断的改变刺激的形式使作品永保青春,激发强大的生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毕加索。制造视觉障碍,不要一看就明白,不要讨好大多数人,你的作品人人都说好,决不是好事,信不信由你,时间会告诉一切。上海是个老龄社会,到处能看到三五成群的白头聚在一起,要么打牌,要么聊天,要么就呆坐着,一坐一整天,无所事事。而我却不得空闲,很忙很累,凡是认得我的人,对我讲的最多的话「享享福了,不画也可过吗」。但是我不能。画画不完全为钱为名,我已经习惯了。苏联解体前有一故事,上些年纪的都知道。说是一个在列车上工作一辈子老工人退休了(估计是劳动模范),上司问他有什么心愿,他什么都不要,祇要一节废车厢,继续天天到那空无一人的废车厢上班。当年我觉得这个老工人太傻了,很可笑。现在我也不是这样吗?我每天必到的地方就是画室,不然心就空空的。坐立不安好象丢失了什么,几十年来我没有假日或过年的概念。
著名水彩画家原广西北海市文化局长蔡道东先生日前寄来一份资料,弥足珍贵,内容是蔡先生去越南,对越南著名画家陈留厚的访谈录。我摘录一些供大家探讨。陈先生说:『中国画一般很抽象。如果现实绘画加上抽象语言会搞得很好』。『绘画画现实效果不怎么好。创造出来的东西要和别人区别,画什么都可以但要创造美感』。『现在有些画家不如摄影家,有些摄影家比画家还好』。『绘画语言如何形成?要经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现代绘画心灵的东西多』。
推荐关键字:当代艺术新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策展人的光环日渐褪色 命题式展览结构走入2006-11-07
- 罗伯特·斯托:年轻艺术家应该有勇气对市场2006-11-07
- 对新加坡双年展的评论2006-11-07
- 台湾50年的艺术断代史首次在北京展出2006-11-07
- 北京中国美术馆 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2006-11-07
- 2005年3期:平均每年有二位当代艺术家作品 2005-07-06
- 2005年3期:真的有点扯 — 一场荒腔走板的【2005-07-06
- 2005年7期:张永霖在华辰春拍畅谈收藏心得2005-07-15
- 2005年7期:四平八稳的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07-18
- 2005年7期:三件名画 在香港佳士得突破百万2005-07-1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