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三角债”怪圈
作者:杨玉峰 2006-04-10 07:53:44来源:《北京晨报》
A-
A+
卖 家:藏品拍出收钱困难
买 家:成功竞拍不结账
拍卖行:讨账不易征集更难
拍品卖出收不到钱,买家买到东西不结账,拍卖行宁可垫付也不敢催账……中国的拍卖市场出现了“三角债”怪圈,欠钱充当“黄世仁”的大有人在,而拍卖行和卖家只能成为可怜巴巴的“杨白劳”。
■现象:拍卖行成了借来生蛋的“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大多拍卖公司都面临着“讨账难”、“征集难”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和上述怪圈有直接关系:一场拍卖会下来,公司所有员工不能休息,立即开始准备催款及征集工作,但是由于和买家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许多买家明确表示目前不能提货,原因是没钱。对于这种解释,许多拍卖行不得不忍气吞声,只能任由买家耗着,但是也不能得罪。
实际上,这些买家并非没钱,而就是不愿结账,理由是这样会占用自己的资金。其实那些买家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为了避免占押资金,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拍卖公司下次不收货的风险,因此甘愿把拍品“寄存”在拍卖行,待下次拍卖会开始时,直接通知将寄存的拍品上拍,最终赚钱后让拍卖行扣除此前所欠的货款,而自己只得利润。如果拍得并不理想,有的宁肯毁约,甘愿牺牲第一次购买时所交的保证金。
这样,买家的风险降低到了最小,凭借多年的关系,他们已经把拍卖行当成了借来生蛋的“鸡”。
■卖家:最大风险的面临者
和买家相比,卖家的风险就大了很多。自己辛辛苦苦淘来的一件作品,好不容易送进拍卖行成功竞拍,但是因为买家不结账,自己也只能等。为了不得罪拍卖行,有些买家宁可愿意多等一段时间,一些急着用钱的卖家只能多次讨账,只有遇到信誉较好的拍卖行时,才可以拿到拍卖行的垫付款。
“选择拍卖行必须得慎重,得选那些信誉好的。”一位业内藏家告诉记者,他就遇到过卖东西拿钱难的问题,虽然与拍卖行签订的合同上有按期付款的内容,但是因为自己手中还有作品要上拍,最终还得求着拍卖行,因此也不愿意与之撕破脸。一般情况下,只要拍卖行态度好,自己也只能忍着。
虽然最终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钱,但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出手的那件东西在下一次拍卖会上升值,但这已经与自己无关了。
■拍卖行:陷入两难境地
许多国内著名拍卖行的负责人都承认目前拍卖行业面临两难境地,即讨账难和征集难的问题,这中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为拥有艺术品的藏家并不多见,他们具有着买家和卖家的双重身份,因此拍卖行与之联系是断不开的,需要征集拍品时总会求着他们,而拍完后就开始面临要账问题。
如果拍卖行未及时结账或给卖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下次再想从藏家手中拿货则难上加难,尤其是那些顶级拍品;反之,如果向大买家追账太紧了,那么大买家下次也就会减少光顾次数——“我们太难了,两头都得罪不起。”
记者了解到,有些拍卖行为了两头都讨好,最终只能自己垫付资金,这样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却使自己陷入窘境——毕竟自家资金也有限,都垫付出去了只能影响自家资金周转,而一些周转不开的公司最终只能选择倒闭。
记者手记
玩不起也别坏规矩
“既是道上的朋友,就应懂道上的规矩。”历史上绿林好汉的这句话不得不翻出来,旨在提醒当今那些不懂规矩的人。收藏本是少数人的事,收藏是文人雅士的爱好,虽然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老黄历,但是规矩可不能丢——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退出,这事儿虽简单,道理却深奥。
难道这只是国内拍卖市场的特色吗?记者的这个问题未经求证,只知道其中一些人在国外参加竞拍时都能及时结账,在国外的拍卖行眼内都有着良好的记录。为何回到自家门口就改变了呢?我们应该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这么玩,那便宜还能轮得上你占吗?如果都怕占用资金,都欠着账,谁还肯卖东西?那得多少拍卖公司倒闭?再说了,如果拍卖公司真要打起官司来,最终欠钱的肯定是输家,那时可不是简单的输官司了,你在卖家及拍卖圈内可就输掉了自己,大家都不与你来往,那你可就输大了。
总之一句话,收藏拼的就是眼力,市场拼的可是实力,所以奉劝有些人:规矩点,别让人看扁了。
买 家:成功竞拍不结账
拍卖行:讨账不易征集更难
拍品卖出收不到钱,买家买到东西不结账,拍卖行宁可垫付也不敢催账……中国的拍卖市场出现了“三角债”怪圈,欠钱充当“黄世仁”的大有人在,而拍卖行和卖家只能成为可怜巴巴的“杨白劳”。
■现象:拍卖行成了借来生蛋的“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大多拍卖公司都面临着“讨账难”、“征集难”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和上述怪圈有直接关系:一场拍卖会下来,公司所有员工不能休息,立即开始准备催款及征集工作,但是由于和买家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许多买家明确表示目前不能提货,原因是没钱。对于这种解释,许多拍卖行不得不忍气吞声,只能任由买家耗着,但是也不能得罪。
实际上,这些买家并非没钱,而就是不愿结账,理由是这样会占用自己的资金。其实那些买家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为了避免占押资金,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拍卖公司下次不收货的风险,因此甘愿把拍品“寄存”在拍卖行,待下次拍卖会开始时,直接通知将寄存的拍品上拍,最终赚钱后让拍卖行扣除此前所欠的货款,而自己只得利润。如果拍得并不理想,有的宁肯毁约,甘愿牺牲第一次购买时所交的保证金。
这样,买家的风险降低到了最小,凭借多年的关系,他们已经把拍卖行当成了借来生蛋的“鸡”。
■卖家:最大风险的面临者
和买家相比,卖家的风险就大了很多。自己辛辛苦苦淘来的一件作品,好不容易送进拍卖行成功竞拍,但是因为买家不结账,自己也只能等。为了不得罪拍卖行,有些买家宁可愿意多等一段时间,一些急着用钱的卖家只能多次讨账,只有遇到信誉较好的拍卖行时,才可以拿到拍卖行的垫付款。
“选择拍卖行必须得慎重,得选那些信誉好的。”一位业内藏家告诉记者,他就遇到过卖东西拿钱难的问题,虽然与拍卖行签订的合同上有按期付款的内容,但是因为自己手中还有作品要上拍,最终还得求着拍卖行,因此也不愿意与之撕破脸。一般情况下,只要拍卖行态度好,自己也只能忍着。
虽然最终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钱,但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出手的那件东西在下一次拍卖会上升值,但这已经与自己无关了。
■拍卖行:陷入两难境地
许多国内著名拍卖行的负责人都承认目前拍卖行业面临两难境地,即讨账难和征集难的问题,这中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为拥有艺术品的藏家并不多见,他们具有着买家和卖家的双重身份,因此拍卖行与之联系是断不开的,需要征集拍品时总会求着他们,而拍完后就开始面临要账问题。
如果拍卖行未及时结账或给卖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下次再想从藏家手中拿货则难上加难,尤其是那些顶级拍品;反之,如果向大买家追账太紧了,那么大买家下次也就会减少光顾次数——“我们太难了,两头都得罪不起。”
记者了解到,有些拍卖行为了两头都讨好,最终只能自己垫付资金,这样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却使自己陷入窘境——毕竟自家资金也有限,都垫付出去了只能影响自家资金周转,而一些周转不开的公司最终只能选择倒闭。
记者手记
玩不起也别坏规矩
“既是道上的朋友,就应懂道上的规矩。”历史上绿林好汉的这句话不得不翻出来,旨在提醒当今那些不懂规矩的人。收藏本是少数人的事,收藏是文人雅士的爱好,虽然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老黄历,但是规矩可不能丢——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退出,这事儿虽简单,道理却深奥。
难道这只是国内拍卖市场的特色吗?记者的这个问题未经求证,只知道其中一些人在国外参加竞拍时都能及时结账,在国外的拍卖行眼内都有着良好的记录。为何回到自家门口就改变了呢?我们应该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这么玩,那便宜还能轮得上你占吗?如果都怕占用资金,都欠着账,谁还肯卖东西?那得多少拍卖公司倒闭?再说了,如果拍卖公司真要打起官司来,最终欠钱的肯定是输家,那时可不是简单的输官司了,你在卖家及拍卖圈内可就输掉了自己,大家都不与你来往,那你可就输大了。
总之一句话,收藏拼的就是眼力,市场拼的可是实力,所以奉劝有些人:规矩点,别让人看扁了。
推荐关键字:拍卖行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吴昌硕作品拍卖行情2018-08-29
- 2014瓷器杂项拍卖行情盘点2015-03-27
- 2014年中国油画拍卖行情盘点2015-01-21
- 2014年中国油画拍卖行情盘点2015-01-05
- 收藏拍卖行情观察瓷器板块:彩瓷风云2014-09-10
- 陶瓷市场阴霾深重 拍卖行情两极分化2014-03-19
- 陶瓷市场阴霾深重 拍卖行情两极分化2014-03-18
- 拍卖行情:西洋艺术,能否成气候?2013-11-21
- 杜曦云:拿一次拍卖判断当代艺术走向太草率2012-11-16
- 一周拍卖行情2012-08-1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