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收藏 惟一标准是反映中国环境

2006-04-07 10:09:04来源:《艺术与投资》
A- A+
  新京报:你收藏了近2000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使你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当初是什么促使你想到去收藏中国艺术品?

  希克:我从20岁就开始收藏艺术品,这与我的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当时在家中随处可见浪漫主义、写实风格的艺术作品,但我当时却不把这些作品当回事。

  最初,我所收藏的都是瑞士抽象画派的,很有逻辑性。而我混乱的生活也在这种逻辑性强的抽象艺术中得到了平衡,收藏当代艺术甚至也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

  新京报:但你对抽象艺术的偏爱并未影响到你对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多元化。

  希克:毕竟从事收藏已有很多年了,对艺术的兴趣就与初出茅庐时有所不同。

  我很早就曾来中国经商,当时由于改革开放不久,不方便自己去找艺术家,便只有通过第三者———图片、资料来了解当代艺术作品。不过,当时还是以西方人的眼睛来看当时略显幼稚的中国先锋艺术。

  后来,面对日益涌现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我突然意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品还没有人收藏,于是便着手这一工作。当时我给自己定了惟一的标准,就是要收藏能反映中国特殊环境下的重要作品。因而也时常会出现有的艺术作品自己并不喜欢,但只要它可能符合我定下的惟一标准还是收藏了。

  新京报:那你在收藏过程中最重视的是什么?

  希克:交流。在我的收藏经历中,认识艺术家并与其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作品的意义要通过与艺术家亲自交流才能了解。在中国的十多年里,我走遍各地,拜访过1000多个艺术家。

  我觉得这是我收藏过程中的一个法宝,也是我与其他艺术收藏家相比的优势所在。当然,钱和实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新京报:是不是交流过程也使得你所收藏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由你自己亲自挑选的?

  希克:也可以这么说吧。

  与艺术家交谈、去他们家里做客,看他们的生活状态,这些都非常重要。因此,虽然现在各个国家对中国艺术感兴趣的收藏家有不少,但我很有信心成为优秀的收藏家,因为我拜访过1000多个艺术家。

  新京报:在你说收藏的近2000件艺术品中,并非全是大家所作。有一些艺术家通过你的收藏搭建了通往国际的舞台,为此,有很多人把你称作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者之一,你怎么看呢?

  希克:我当时就是为一个目标去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我觉得不管艺术家是谁,只要他的作品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就值得收藏。对于外界评价我对当代艺术有推动作用,我只能说声“谢谢”。

  新京报:那你在收藏过程中有没有犯过错误,得到过教训?

  希克:我只能说收藏是容易上瘾的事。我经常听从自己的个人偏好,于是就忘记对一件作品作客观性的评价。这种主观看法在收藏中是大忌,但我还是犯过几次这样的错误。
推荐关键字:中国当代艺术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