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清代人物玉雕的特征

2006-04-07 09:19:35来源:《中国商报》
A- A+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说明古人对玉器的重视和热爱。因此,自古以来,对玉器制作十分讲究,特别是像一些佩玉或摆件的玉雕工艺,更是精益求精,构思新颖,造型奇特,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地。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藏品中的这件吹箫童子玉雕,就具有上述工艺的清代典型风格。该玉雕是前些年在该县长岭乡一座清代墓葬出土,通高6.3厘米,宽3.7厘米,厚0.59厘米,质地白玉,透闪石种,局部有黄褐色斑,童子双手握箫,作吹箫状,头上阴刻整齐的短发,两侧各雕有一发髻,身着宽大长衣,卷袖,双腿微曲作行走状,似边走边吹箫的神情。另用阴刻粗线条表现出衣服的皱纹,看上去,整个器物雕琢精细、老到,线条简洁,表面光滑圆润,形象生动逼真,富有动感,仿佛眼前呈现一位童子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箫的神情,令人欣羡不已。

  据考证,我国玉雕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清代,更是发展到了高峰,在造型上以新颖奇特取胜,在制作上讲究精雕细刻,在人物上力求反映现实生活,往往使一件玉雕形成了一种内在美、意蕴美、造型美的完美统一,且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至于有关清代人物玉雕究意有些什么具体显明的特征,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基层文博工作的实践体会,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人物(包括小孩)的鼻子,多为蒜头形、圆形、钩形等,与前代人物的鼻子形状有着明显区别,如小孩鼻清代多采用扁刀法斜削下去,有鲜明斜度,而且鼻梁鼻尖都比宋、元、明时期的小孩鼻要高,有立体感。

  2.人物眉下、眉角和眼角等均无联系。

  3.人物服式多以宽大长袖或卷袖为多。

  4.人物的口部上下嘴唇,多采用斜刀法加以切削而显出唇皮。

  5.人物衣着雕刻多用阴纹,线条层次分明。

  6.人物手中一般多捧花卉、飞禽或乐器等,特别是小孩手中多持有箫、笛及鞭子等。

  7.人物造型比例和谐,特别是小孩形象多肥胖,呈站立状和卧状,其头上多有发髻的装饰。
推荐关键字:杂项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