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白石老人自传(五)——二次进京

2006-04-04 11:39:31来源:《齐白石文集》
A- A+
  民国六年(丁巳·一九一七),我五十五岁。我自五出五归之后,这八九年来,足迹仅在湘潭附近,偶或去到长沙省城,始终没有离开湖南省境。我本不打算再作远游。不料连年兵乱,常有军队过境,南北交哄,互相混战,附近土匪,乘机蜂起。官逼税捐,匪逼钱谷,稍有违拒,巨祸立至。弄得食不安席,寝不安枕,没有一天不是提心吊胆地苟全性命。那年春夏间,又发生了兵事,家乡谣言四起,有碗饭吃的人,纷纷别谋避地之所。我正在进退两难、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樊樊山来信,劝我到京居住,卖画足可自给。我迫不得已,辞别了父母妻子,携着简单行李,独自动身北上。

  阴历五月十二日到京,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北京,住在前门外西河沿排子胡同阜丰米局后院郭葆生家。住了不到十天,恰逢复辟之变,北京城内,风声鹤唳,一夕数惊。葆生说:“民国元年正月,乱兵到处抢劫,闹得很凶,此番变起,不可不加小心。”遂于五月二十日,带着眷属,到天津租界去避难,我也随着去了。龙阳人易实甫,名顺鼎,我因樊樊山的介绍,和他相识,他也常到葆生家来闲谈,和我虽是初交,却很投机。他听说我们要赴津避难,力劝不必多此一举。我走的那天,他还派人约我到煤市街文明园听坤伶鲜灵芝的戏,我只好辜负他的厚意,回了一张便条辞谢了。我们坐上火车,路过黄村万庄一带,正值段祺瑞部将李长泰的军队和张勋的辫子兵,打得非常激烈,火车到站,不敢停留,冒着炮火,直冲过去,侥幸没出危险,平安到津。到六月底,又随同葆生一家,返回北京,住在延寿街炭儿胡同,也是郭葆生家。那里同住的,有一个无赖,专想骗葆生的钱,因我在旁,碍了他的手脚,就处处跟我为难。我想,对付小人,还是远而避之,不去惹他的好,遂搬到西砖胡同法源寺庙内,和杨潜庵同住。潜庵,名昭隽,本是同乡熟友,写得一笔好字,送我的字真不少,我刻了两方印章,送他为报。张仲?也在北京,住在阎王庙街,常来法源寺,和我叙谈。
推荐关键字:齐白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