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博物馆热中不能缺少了什么

作者:于娜 2006-03-17 07:57:50来源:《中国商报》
A- A+
  博物馆一条街、博物馆群落、博物馆城……中国的博物馆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甚至有专家预言,未来5年将是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历史高潮,如浙江省文物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将鼓励创办民办博物馆提到议事日程,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将从现在的50个发展到100个。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该给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以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如何规范博物馆的建设和陈列管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经费问题该怎样解决等一系列围绕博物馆建设的问题,也成为参会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北京今日美术馆、浙江金轮艺术馆、四川建川博物苑……在博物馆舞台上,正活跃着一批由民营企业创办的博物馆,此外,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也有进入收藏界的强烈愿望,鼓励和引导他们创建民营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潮流所向。

  吕建中委员希望: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博物馆

  民营企业创办博物馆,可以对国有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应大力扶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建立民营博物馆,使其承担起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建议对民间收藏的藏品等级、范围、流通途径做出明确规定,赋予民营博物馆依法收购和拍卖的权利。由于博物馆业属于公益性质,利润很低甚至没有利润可言,而民营企业在创办博物馆的过程中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申办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政策法规的瓶颈,而且在建好之后还需要不间断地投入才可能使博物馆存在下去。因此,各级政府应采取“放水养鱼”的方针,把民营企业创建博物馆等列为地方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以化解民营博物馆业的投资风险。此外,国家银行也应对民营博物馆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

  近几年,民营博物馆在国内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不断扩大,但缺乏引导和政策支持也一直困扰着中国民营博物馆的发展。2005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博物馆领域。12月,文化部又颁布了《博物馆管理办法》,就民办非企业博物馆的性质、地位、责任与义务诸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这对民营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但收藏界人士也指出,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让对民营博物馆的支持难以落到实处。

  周天游等委员建议:给予民办博物馆平等地位

  民办非企业博物馆的好处甚多,当然民办非企业博物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风险,为了使民办非企业博物馆能健康发展,建议应进一步明确给予民办非企业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平等的地位,在相关政策上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应给予民办非企业博物馆免征门票所得税的待遇(有偿经营除外),也给予支撑其运作的文化基金会在投入上的减免税待遇,并落实在相应的法规上。鼓励与推荐退休的但身体健康、经验丰富的国有博物馆业务骨干参与民办非企业博物馆的建设。国家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应建立这批专家的人才库,向社会公开。

  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局长班、馆长班,应吸纳民办非企业博物馆的法人代表、馆长参加。既提高他们的政策法规意识、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还可以加强两类博物馆管理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发展事业。在博物馆协会中增补民办非企业博物馆人士为理事常务理事,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博物馆协会更具有代表性。

  修改有关文件和法规中的不合理规定,如现行规定中不允许非公资本进入国有博物馆,既不符合实际发展趋势,也不符合国际惯例。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是国家博物馆,但其经费主要来自史密森尼基金会,这是公办民助的典型。只要不改变国有博物馆的性质与管理主体,也不改变藏品的国有性质,就不应该拒绝民营资金的进入,甚至不应该拒绝外国资金的进入。同样,也应该允许公有资金进入民办非企业博物馆,如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接受纽约市政府在土地及水电等费用上的支持,即民办公助。这种投资使这一世界著名的私立博物馆发挥更大的影响,于国于民都大有好处。

  只要国家和民企共同协调努力,民办非企业博物馆发展的春天,就为时不远了。

  建一座博物馆不同建写字楼,博物馆的设计形式、艺术品位都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由于目前国家缺乏对博物馆的建筑、陈列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各地博物馆的建设和陈列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只能参照有关建筑、装饰装修行业设计标准来进行,以至于有些地方的博物馆建设中,出现了博物馆专业设计人员没事干,而搞建筑装修的人在做博物馆的现象。

  卢中南等委员希望:尽快规范博物馆展览陈列管理

  在当前全国博物馆建设迅速发展、需求猛增的势头下,却出现了 “懂博物馆的人做不了博物馆,不懂博物馆的人在做博物馆”的“怪圈”。长此下去,非专业设计人员的介入,将会造成博物馆设计形式混乱、艺术文化品位下滑,达不到博物馆陈列设计标准,使得博物馆专业设计人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资源闲置,而且会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问题症结在于国家主管部门对博物馆的建设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管理和专业权威评审机构的审核,监管,因而能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不仅制约了博物馆文化资源优势的整合和充分发挥,也影响了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建议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充分考虑各种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和出台博物馆建设、展览陈列管理等相关政策、法规。据悉,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博物馆展览陈列管理办法》。

  建议确立博物馆专业人员在展览陈列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尽快组建由博物馆陈列内容、形式、文物、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权威评委队伍,加强对今后全国各类型博物馆的新建、改建等项目的专业审核。其次,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学会参照建筑行业标准,拟制方案,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会商,建立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标准资格、评估、年审、考核、注册等制度。今后的博物馆建设,可以按照相关部门所具有的建筑资质和博物馆系统专业部门或个人的设计资质,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陈列展览的管理。

  国内博物馆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开放后,各地都掀起了参观热潮,但博物馆设施维护等开放费用明显增大,而门票收入却有所减少,谁该来为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买单”呢?

  庞巨丰等委员建议:博物馆免费和优惠开放应获补偿

  实际上, 在国务院下发文件之前,陕西的博物馆、纪念馆在2002年5月已实行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同时对残疾人、老人、现役军人都实行了减免票。鉴于免费开放较早、服务工作量、文物保护及设施维护费用明显增大,但门票收入却大量减少,特别是一些革命类博物馆几乎没有门票收入,而相应的扶持政策和补偿经费未到位,加剧了博物馆等经费的不足,按照目前掌握的数字计算,即未成年人免票以及免费向军人、老人等社会群体开放,陕西省博物馆、纪念馆每年接待此类观众在200万人次以上,按照平均门票25元一张计算,门票收入减少约5000万元左右。加上文物保护、设施维护及更新、图书资料等宣传品的印刷以及举办陈列展览,每年在8000万元以上。

  为了可持续发展,按照文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等12部委《关于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和优惠开放所需补偿资金,落实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经费,落实增强应接能力、增设服务项目、改革服务手段所需资金,落实人员培训经费及增加业务时间、增强业务强度的必要补助,保证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免费和优惠开放后能够正常、高效运转。

  因此建议,国家建立博物馆及其他公益文化单位对特殊人群免费和优惠开放后资金补偿的机制。建立这种机制越快越好,以利于更好地发挥特殊的教育作用。
推荐关键字:博物馆行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