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艺术品市场让人“很无奈”

作者:吴允波 崔玉锋 2006-03-15 07:58:11来源:《大众日报》
A- A+
  王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近日花3000元从山西购买了一块“汉代”的玉璧。回到济南一请教内行,得知如果真是汉代玉璧,能值上百万元,花了3000元买的肯定是“冒牌货”。由于是假冒的,这块玉璧大概值不了多少钱。

  “乱世买黄金,盛世搞收藏”。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山东的艺术品市场日渐火爆,粗略估计每年山东境内流向艺术品市场的资金为数亿元。山东的字画、古玩、瓷器、玉器等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和交易额,在全国也排前几位。济南文物店的许东雷说,虽然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兴旺,但这个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问题很多,“让人很无奈”。

  “过去辨别一幅字画的真假,可以从印章上进行甄别,因为印章一般难以模仿。而现在很多造假者利用高科技手段造假,使人难以辨别。”许东雷介绍,由于真品数量有限,而且价格昂贵,买卖真品一般赢利不多。因此,很多人便打起了“以假乱真”的主意,以致于在艺术品市场上买到假货早已不是新闻。同时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除非十分专业的鉴定师,一般人难辨真假。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艺术品鉴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一次文物鉴定资格考核,难度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有五六人能通过。由于对于鉴定这个行业缺乏准入制度和相应标准,很多人多少知道一点就自称鉴定师、专家。再者,艺术品鉴定费用相当高,有一定水准的专业人员,鉴定一次收费数万元,有的一个小时收费数千元,好多收藏者买得起鉴定不起,只好不管真假先收藏着。

  “在真假难辨的艺术品市场,很多想投资的收藏者显得非常盲目。”许东雷认为,搞点艺术品收藏,既陶冶情操又保值增值,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渴望一夜暴富,把发财梦寄托在一件“宝物”上,难免付出沉重的代价。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行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