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名家摄影作品拍出新高

投资关注“龙头股”

2006-03-08 10:08:08来源:《新民晚报》
A- A+
  近日,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于1904年摄于长岛的《池塘月光》,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创下了290万美元的照片拍卖世界纪录。引发了国内艺术品市场对于照片
的收藏热。其实相对于一般的照片,要能在艺术摄影投资上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者要关注三大因素。
  
  投资关注“龙头股”
  
  照片作为一种投资手段,目前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有关专家的统计,自1975年以来,拍卖市场中图片价格指数上升675%,而道·琼斯指数只上升481%。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照片市场仍处于买方市场。
  
  从200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开始,摄影作品开始成为买家所关注的拍品,其中郎静山又成为了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愿作鸳鸯不羡仙》和《疏林峦影》在北京华辰的拍卖会上,分别以44000元和22000元成交。综观郎静山作品拍卖成交记录,前十位都是在2005年创造的,其中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他在1989年创作的《湖山揽胜图》,以82.86万元成交,成为了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而在内地的拍卖会上,北京翰海在2005年秋拍推出的其在1993年创作的《百鹤百寿图》以33万元成交。
  
  艺术决定价值
  
  除了郎静山之外,以洪磊、海波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摄影的崛起则值得关注。其中在香港苏富比2005年秋拍中,洪磊的《紫禁城的秋天(两张一组)》以22.896万元成交,打破了苏富比2005年春拍中,他的《仿马麟(宋)暗香疏影和仿碧桃图(宋)(二张一组)》,创下的11.448万元的价格。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北京华辰秋拍中,《紫禁城的秋天》中的一张成交价只有13200元。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摄影属于舶来品,约在1850年之后才由西方传入,但以后的几十年里。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才使摄影具有一种革新的意义。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艺术摄影界出现了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如:郎静山、吴中行、吴寅伯、刘半农、卢施福等。他们造诣精深,善于将西洋摄影技法与中华文化相结合。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包括风景、花鸟、肖像、静物等,创意多缘自对“古人画意”或“乡土及民族风味”的追求。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名家的摄影作品。
  
  数量影响回报
  
  摄影作品在国内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不值钱的,可以无穷尽地重复印制的。其实艺术摄影作品的制作收藏现在国外都已形成一定的游戏规则,如名家作品一般只印10件。为了预防摄影作品年久失色,收藏者还可与摄影家签订合同,当所藏作品失色后,根据原作再复制一件,失色的作品则毁掉。博物馆往往同样的作品收藏两件,一件陈列,一件密封保存,陈列的作品失色了,用保存的作品复制一件来替代。
  
  摄影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底片是可复制性的,这一点上有点像版画,也是大多数人不理解为什么照片也能投资的重要原因。其实,底片的每次冲印都会产生损耗,一般在收藏投资领域的照片,不会超过20张,投资者可以从照片上的数字上来判断究竟有多少存世的照片,这将直接影响你的投资回报。
推荐关键字:当代摄影 杂项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