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长沙窑研究推陈出新
2006-03-07 11:26:35来源:《光明日报》
A-
A+
中国古代的陶瓷无论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文化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几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杰出的创造。其中,唐代的长沙窑当属出类拔萃者之一,只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于长沙窑的发掘、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相对比较晚,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才开始关注和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长沙窑》一书以详尽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生动地把长沙窑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来,揭开了这一古窑的神秘面纱,把以往唐代陶瓷发展的问题作了确切的解释,引导我们在土和火创造的世界里漫游,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多学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和实证。
从东汉制瓷技术成熟之后,青瓷在发展的同时,有一部分向白瓷过渡;装饰工艺从刻划、戳印,发展到唐代长沙窑创造了釉下彩装饰,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发明创造,为以后陶瓷彩绘装饰奠定了实践和认识的基础,其意义是深远的。《长沙窑》一书编撰者站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创造的平台上来审视长沙窑的遗存和传统工艺作品,其切入点是多方位的,全面而深入,很少局限性,因而能够达到应有的理论高度。选评的作品不但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反映出长沙窑瓷器的艺术水平。
书中选编的长沙窑瓷器装饰是极为精彩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长沙窑瓷器最具特色的是点彩装饰,以扬州出土的青釉褐绿点彩纹罐为最具创意,以褐色为主调,集点成线,连贯自然,辅以绿彩渲染,形成丰富的装饰意味,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精美绝伦的作品。另外,在“黑石号”沉船的瓷器中,碗类内表面装饰图案构成形式是典型的圆形适合纹样,四边施以褐色彩条,使中间形成近似于方形的空间,在其中描绘纹样,运笔轻松自如,蕴含着韵律感,纹样大多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给人以发挥想象的余地,耐人寻味。从大量的长沙窑瓷器装饰表现形式来分析,陶瓷匠师们开始便根据工艺材料的属性以及装饰与造型结合的特点,脱开了纯绘画的制约,寻求瓷器绘画类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装饰语言,这也是陶瓷装饰发展中弥足重要的观念建立,是值得强调和重视的。长沙窑装饰除彩绘工艺创新之外,其他装饰工艺技法也有所发明,应用较普遍的还有从金银器捶叶和压印移植过来的模印贴花,从波斯金银器的压印工艺借鉴而来的印花,还有刻花、堆塑等多种。
另外,长沙窑瓷器的釉色虽然未达到宋代那样成熟,但是开始研制出多种色釉,这种探索和尝试对后来釉的研制是有重要作用的,除青釉之外,当时还出现了白釉、酱油、绿釉、蓝釉、红釉等多种,另外还有黑釉和黄釉,突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促进了制瓷技艺的发展与融合,以丰富的釉色加强了瓷器的表现力。绚丽斑斓的釉色出现是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结果。
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技术和艺术成就,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条件下,提高陶瓷产品的工艺质量和艺术质量,创造新时期的陶瓷文化,这是我们的任务。长沙窑的发掘、整理、研究和编撰成书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础建设,是值得称道的。
从东汉制瓷技术成熟之后,青瓷在发展的同时,有一部分向白瓷过渡;装饰工艺从刻划、戳印,发展到唐代长沙窑创造了釉下彩装饰,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发明创造,为以后陶瓷彩绘装饰奠定了实践和认识的基础,其意义是深远的。《长沙窑》一书编撰者站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创造的平台上来审视长沙窑的遗存和传统工艺作品,其切入点是多方位的,全面而深入,很少局限性,因而能够达到应有的理论高度。选评的作品不但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反映出长沙窑瓷器的艺术水平。
书中选编的长沙窑瓷器装饰是极为精彩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长沙窑瓷器最具特色的是点彩装饰,以扬州出土的青釉褐绿点彩纹罐为最具创意,以褐色为主调,集点成线,连贯自然,辅以绿彩渲染,形成丰富的装饰意味,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精美绝伦的作品。另外,在“黑石号”沉船的瓷器中,碗类内表面装饰图案构成形式是典型的圆形适合纹样,四边施以褐色彩条,使中间形成近似于方形的空间,在其中描绘纹样,运笔轻松自如,蕴含着韵律感,纹样大多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给人以发挥想象的余地,耐人寻味。从大量的长沙窑瓷器装饰表现形式来分析,陶瓷匠师们开始便根据工艺材料的属性以及装饰与造型结合的特点,脱开了纯绘画的制约,寻求瓷器绘画类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装饰语言,这也是陶瓷装饰发展中弥足重要的观念建立,是值得强调和重视的。长沙窑装饰除彩绘工艺创新之外,其他装饰工艺技法也有所发明,应用较普遍的还有从金银器捶叶和压印移植过来的模印贴花,从波斯金银器的压印工艺借鉴而来的印花,还有刻花、堆塑等多种。
另外,长沙窑瓷器的釉色虽然未达到宋代那样成熟,但是开始研制出多种色釉,这种探索和尝试对后来釉的研制是有重要作用的,除青釉之外,当时还出现了白釉、酱油、绿釉、蓝釉、红釉等多种,另外还有黑釉和黄釉,突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促进了制瓷技艺的发展与融合,以丰富的釉色加强了瓷器的表现力。绚丽斑斓的釉色出现是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结果。
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技术和艺术成就,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条件下,提高陶瓷产品的工艺质量和艺术质量,创造新时期的陶瓷文化,这是我们的任务。长沙窑的发掘、整理、研究和编撰成书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础建设,是值得称道的。
推荐关键字:长沙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稿】除了是文化遗产,会做生意的长2019-11-10
- 【藏家故事】80后藏家李天然与他的百年老字2019-03-19
- 【藏家故事】周佺:90后藏家养成记2019-01-26
- 唐长沙窑青釉褐 彩双系联珠纹罐2018-11-16
- 唐代长沙窑酱釉贴塑双系罐2018-10-09
- 长沙博物馆举办“走近长沙窑”教师联盟特别2018-09-22
- 考古研究成果证实:高温釉上彩是长沙窑彩瓷2018-06-29
- 【雅昌带你看展览】千年沉船“黑石号”和它2018-06-15
- 唐代长沙窑执壶2018-05-26
- 唐堆贴褐彩武士壶欣赏2018-03-2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