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目鉴田黄不可相信

2006-02-28 11:08:11来源:《北京日报》
A- A+
  在古玩收藏圈里,传统的目鉴方法正在发生改变,由于现代科学仪器检测的介入,对许多藏品的鉴定有了新的评判标准。

  记得《鉴宝》节目中发生过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有位持宝人携一方家传两代的田黄石,自报价18万元。全场四个方阵有给20万元,有给30万元。而专家的鉴定结果却出人意料,专家说:经仪器检测,此石不是田黄,而是一种高岭石。专家话出,全场一片哗然,传统的目鉴方法受到现代科技的挑战。

  近日,笔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宝玉石鉴定专家王时麒先生。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王时麒说,田黄产在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一条长约1000多米、宽200多米的山溪里,因为色泽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在田黄石中,“田黄冻石”、“金裹银”、“橘皮红”、“鸡油黄”等是极品。经过近千年的开采,田黄的资源已经枯竭。

  以往田黄鉴定主要凭目鉴:从形、皮、格、纹、质几个方面观察,也就是凭经验和感觉。上世纪80年代,地质矿产部门从矿物学角度进行大量研究,采用x光、x射线、红外光谱测定,发现田黄石主要是由“迪开石、珍珠陶石”的图谱组成,而这种图谱是肉眼看不到的,这样,在鉴定田黄时就增加了一个科学鉴定标准。

  王先生说,田黄石有着独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古人往往以此作为鉴别田黄石的依据。但是,事实上一些有“萝卜丝纹”的石料并非就是田黄,所以单凭一种纹路是不能确定的。

  他说,《鉴宝》节目中的这种田黄石目前经常遇到,到我们北京大学珠宝鉴定中心鉴定田黄石的人很多,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送检物均不符合田黄石的特征。用传统目鉴观察法和现代仪器检测法相结合鉴定田黄,其结论才是准确的。
推荐关键字:鉴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