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收藏》:古瓷作伪新动向
作者:饶治华 2006-02-24 10:41:04来源:《收藏》2006年03期
A-
A+
前不久,笔者又走访了好友的仿古瓷厂,其仿古技艺真是“一日千里”,前一个月还可识别他的“杰作”,今天却已不能辨认了。
分量轻重再不是鉴定古陶瓷
真伪的首要标准
古瓷仿品一拿在手上手感就不同,相比所仿真品要沉得多。这是因为新仿之品瓷胎比真品的瓷胎致密。有的专家鉴定古陶瓷,闭着眼睛只摸拿一下就知道真伪,其实就是看轻重。这是多年来鉴别古陶瓷真伪的基本方法之一。然而如今这种鉴定方法行不通了。而今的伪品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而是与真品一样的适中,甚至有的还比真品轻。一问,才知道其仿品泥胎之中掺了骨粉,减轻了瓷胎的比重和致密度,从而减轻了仿品的分量感。如今实实在在得从器物的造型、纹饰、釉面的光泽、胎足的老化程度等方面着手,方能鉴定出古陶瓷的真伪。
开片下沉不再是古瓷的专利
以往开片瓷的仿品一般来说手感都比较涩,开片之处稍微有凸出或涩手之感。而如今的开片瓷仿品的手感竟和真品的一样光滑适中。
在好友的仿古瓷厂,看见一只极其精美的(cong音从)式瓶,不但造型精美,金丝铁线纹路也极为分明,开片到位,手感也不涩,并非像以往那样开片线纹之上均有涩凸感,开片不上浮,而是下沉,仿佛真品一样手感光滑柔和。只是再仔细观察,开片没有宋之真品哥窑器那么温和玉润与自然,从胎足的老化程度上看,亦非千年之物。
满目沧桑并非古瓷独有
近年仿旧作旧的技术突飞猛进。在好友的仿古瓷厂见到的两件仿做的龙泉双鱼洗和几件影青娃娃碗,若非告知是他最近的得意之作,我还以为是他收购的真品呢。
他告诉我:就是这件假龙泉洗,明言仿品都可以卖2000元以上,娃娃碗也要卖400元以上。听他这么一说,我认真地鉴定起来。但见这件龙泉洗,口沿与真品几乎一模一样,满布细密的米白色斑点,仿佛历经千年沧桑;再看娃娃碗口沿的点点米白斑点,尤其是深入釉中的黑斑点仿做之佳,更叫人真假莫辨。因为是老朋友,他又拿出了几件真品来与仿品比对,诚恳地说:“实际上不管如何仿做得好,真品历经沧桑的外表、老化的包浆是永远也难以仿做得出来的。比如古陶瓷釉面始终柔和玉润,而仿品不是火光强烈就是被除火光的药物搞得枯涩,尽管其口沿等处做得极似真品,还是终究掩盖不住它刺眼的火光或因作旧而产生的涩感,与真品的手感光润是迥然不同的。”
BB粉装扮打造沧桑感
看到好友大型博古架上的哥釉青花龙纹天球瓶,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仿古瓷厂竟然还有这样大气磅礴的好东西?” 好友见我如此激动,得意地问:“怎么样? 漂不漂亮?这可是我收藏的高级真家伙哦!”笔者听罢,并没有附和,继续鉴察它的釉面、青花发色和老化程度等等。首先,放眼看去,此瓶第一感觉就是苍老古旧,典型的清乾隆年间民窑瓷的发色,釉面也滋润,充满玉质感。再仔细地将大瓶抱在怀里观察底足,不看则已,一看我马上就将其放了回去,对他说:“还是你的杰作啊!”他高兴地笑了起来:“说得好,我哪里会有如此完整高档的真东西!”
原来是瓷瓶底足的老化程度不到位。第一,此瓶没有清三代瓷足那么干燥而显湿润;第二,火石红也没有那么自然,而是有点故意地显山露水。那么,既然是仿品,又为什么尽显得那么苍老古旧呢?好友一语道破:“这些全是我最近用BB粉作的旧!”
老料造新瓷
好友让我看一个将军罐。拿到光亮处一看,但见其釉面湿润如玉,肥厚如油,全是老物真品才有的釉色特征。再看纹饰,也是标准的清康熙年间民窑凤穿花纹,且发色沉稳、庄重秀丽。好友叫我再仔细地看。乃见其底足不干不燥,磨损极不自然。遂问:“你这东西足是新的,其他是老的?”他摇头大笑道:“全部都是新做的!不过其釉和青花料全都是清代窑址中出土的老釉和老料!”
“哦!”笔者又是一惊,“这真是新闻啊。”
新老整合重组窑变
好友又让我看一件非常漂亮的窑变瓶,窑变蓝里透红,宛如蓝色的天空渗透着红霞,外带丝丝深入其里的淡金黄色开片,再加上其优美的造型,怎能不叫人心动!笔者便急忙将其抱起,看了半天,却越看越狐疑。首先釉面橘皮孔眼小而不自然,釉面火光也强,尤其是釉面铁锈斑过多过密,又不自然,而清仿宋钧窑瓷是没有这么密集的铁锈斑的。可是看其足底,老化程度、火石红色彩、垫烧痕迹等都没有问题。既然底足是老物,那其上身又为何是新物呢?我左看右看,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底接新瓷之仿品!从瓶内看,离瓶底一寸左右有明显的接口,里面白釉也有一圈暗淡凹入,用手一摸便知是接口!“新物老底,真是做绝了!”二人相视大笑。
分量轻重再不是鉴定古陶瓷
真伪的首要标准
古瓷仿品一拿在手上手感就不同,相比所仿真品要沉得多。这是因为新仿之品瓷胎比真品的瓷胎致密。有的专家鉴定古陶瓷,闭着眼睛只摸拿一下就知道真伪,其实就是看轻重。这是多年来鉴别古陶瓷真伪的基本方法之一。然而如今这种鉴定方法行不通了。而今的伪品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而是与真品一样的适中,甚至有的还比真品轻。一问,才知道其仿品泥胎之中掺了骨粉,减轻了瓷胎的比重和致密度,从而减轻了仿品的分量感。如今实实在在得从器物的造型、纹饰、釉面的光泽、胎足的老化程度等方面着手,方能鉴定出古陶瓷的真伪。
开片下沉不再是古瓷的专利
以往开片瓷的仿品一般来说手感都比较涩,开片之处稍微有凸出或涩手之感。而如今的开片瓷仿品的手感竟和真品的一样光滑适中。
在好友的仿古瓷厂,看见一只极其精美的(cong音从)式瓶,不但造型精美,金丝铁线纹路也极为分明,开片到位,手感也不涩,并非像以往那样开片线纹之上均有涩凸感,开片不上浮,而是下沉,仿佛真品一样手感光滑柔和。只是再仔细观察,开片没有宋之真品哥窑器那么温和玉润与自然,从胎足的老化程度上看,亦非千年之物。
满目沧桑并非古瓷独有
近年仿旧作旧的技术突飞猛进。在好友的仿古瓷厂见到的两件仿做的龙泉双鱼洗和几件影青娃娃碗,若非告知是他最近的得意之作,我还以为是他收购的真品呢。
他告诉我:就是这件假龙泉洗,明言仿品都可以卖2000元以上,娃娃碗也要卖400元以上。听他这么一说,我认真地鉴定起来。但见这件龙泉洗,口沿与真品几乎一模一样,满布细密的米白色斑点,仿佛历经千年沧桑;再看娃娃碗口沿的点点米白斑点,尤其是深入釉中的黑斑点仿做之佳,更叫人真假莫辨。因为是老朋友,他又拿出了几件真品来与仿品比对,诚恳地说:“实际上不管如何仿做得好,真品历经沧桑的外表、老化的包浆是永远也难以仿做得出来的。比如古陶瓷釉面始终柔和玉润,而仿品不是火光强烈就是被除火光的药物搞得枯涩,尽管其口沿等处做得极似真品,还是终究掩盖不住它刺眼的火光或因作旧而产生的涩感,与真品的手感光润是迥然不同的。”
BB粉装扮打造沧桑感
看到好友大型博古架上的哥釉青花龙纹天球瓶,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仿古瓷厂竟然还有这样大气磅礴的好东西?” 好友见我如此激动,得意地问:“怎么样? 漂不漂亮?这可是我收藏的高级真家伙哦!”笔者听罢,并没有附和,继续鉴察它的釉面、青花发色和老化程度等等。首先,放眼看去,此瓶第一感觉就是苍老古旧,典型的清乾隆年间民窑瓷的发色,釉面也滋润,充满玉质感。再仔细地将大瓶抱在怀里观察底足,不看则已,一看我马上就将其放了回去,对他说:“还是你的杰作啊!”他高兴地笑了起来:“说得好,我哪里会有如此完整高档的真东西!”
原来是瓷瓶底足的老化程度不到位。第一,此瓶没有清三代瓷足那么干燥而显湿润;第二,火石红也没有那么自然,而是有点故意地显山露水。那么,既然是仿品,又为什么尽显得那么苍老古旧呢?好友一语道破:“这些全是我最近用BB粉作的旧!”
老料造新瓷
好友让我看一个将军罐。拿到光亮处一看,但见其釉面湿润如玉,肥厚如油,全是老物真品才有的釉色特征。再看纹饰,也是标准的清康熙年间民窑凤穿花纹,且发色沉稳、庄重秀丽。好友叫我再仔细地看。乃见其底足不干不燥,磨损极不自然。遂问:“你这东西足是新的,其他是老的?”他摇头大笑道:“全部都是新做的!不过其釉和青花料全都是清代窑址中出土的老釉和老料!”
“哦!”笔者又是一惊,“这真是新闻啊。”
新老整合重组窑变
好友又让我看一件非常漂亮的窑变瓶,窑变蓝里透红,宛如蓝色的天空渗透着红霞,外带丝丝深入其里的淡金黄色开片,再加上其优美的造型,怎能不叫人心动!笔者便急忙将其抱起,看了半天,却越看越狐疑。首先釉面橘皮孔眼小而不自然,釉面火光也强,尤其是釉面铁锈斑过多过密,又不自然,而清仿宋钧窑瓷是没有这么密集的铁锈斑的。可是看其足底,老化程度、火石红色彩、垫烧痕迹等都没有问题。既然底足是老物,那其上身又为何是新物呢?我左看右看,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底接新瓷之仿品!从瓶内看,离瓶底一寸左右有明显的接口,里面白釉也有一圈暗淡凹入,用手一摸便知是接口!“新物老底,真是做绝了!”二人相视大笑。
推荐关键字:鉴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聚焦 | 文物鉴定、估值也要“两手抓”2021-07-12
- 恽寿平“清”的书画思想及审美表现形态2021-01-24
- “戏里戏外玩收藏” 王刚代言天天鉴宝2020-10-29
- 【说·道】番外:艺术品收藏“鉴证备案”为2020-07-24
- 【说·道】第十二集:古玩行捡漏的那些事 下2020-07-13
- 【说·道】第十一集:古玩行捡漏的那些事 上2020-07-03
- 【说·道】第十集:知识付费局 (3)2020-06-24
- 【说·道】第九集:知识付费局 (2)2020-06-17
- 【说·道】第八集:知识付费局 (1)2020-06-11
- 【说·道】第七集:选好师傅跟对人 聊聊寻真2020-06-0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