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笔墨当随心境
作者:于志学 2000-09-10 00:00:00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绘画乃心境之物。一切笔墨、造型、意境均为心境的反映。心境是心情、心绪、心意、心迹、心性之总和,展示画者所想、所思、所求、所探,是其对人生和世界的直接感悟。
翻开中外绘画史,艺术家皆以心来体验世界、感悟人生,其画面上的笔墨、线条、色彩、块面、结构等感性符号皆为心境之对应物和心境信息传递的痕迹反映,亦即画家的精神内涵。毕加索以超理念、超时空、超形态的创造体现其特殊的精神世界,为人类艺术做出意义非凡的贡献;潘天寿以“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的理念,破常格,创其新,获巨大成就。
心境乃万象之源、空渺之象。空渺乃大,至大至虚。虚生意,意生万象,万象孕育生生灵性,个性必蕴其中。故所言个性、风格、流派皆为心境之产物。心有所想,象有所应。笔墨乃随心境需要,幻化、演变成各种不同的笔墨造型,风格迥异,小者酿其为个性,大者必成其流派。无论个性抑或流派,然真情之抒发、个性之张扬无一不是对大千世界的“造化”和自我感悟的“心源”之宣泄。凡高的个性风格是他直抒人生、心绪的激烈爆发。他的画面呈现的是如台风般旋转、扭动、摧枯拉朽的笔触,使读者的心情和他一样产生共鸣、疯狂和骚动不安;石涛的个性画风是他精神世界的强烈展现,他不受前人羁绊,“我自用我法”,产生了笔意纵横、以奔放胜、激情回荡、恣意创造的独特心境的绘画语言。
物随笔变,笔随心转;境随心生,心由天造,心境为笔墨之极。天地间,万物间,唯有人类的心境为其独造,不可逾越。我既往曾言,“万法之源,自在为本”,意指画者接纳万物之象,藏映于心,映象积蓄象,蓄象生万象,此蓄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心境高,则画品高,畅然无限,俯仰自得,炉火纯青,浑然天成。
中国画乃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之产物,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中国哲学认为,心为世界的本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下无心外之物”。蒙养于天,器成在我,则是我一贯之主张。中国绘画则追求天人合一,空灵、淡远,对其精神之追求高于对其形式之追求,这点有别于西方绘画。绘画要达到一种精神、一个境界,这个境界需要以笔墨来实现,而笔墨又由人之心境所动、所为。因之,无论是何时代、何主义,何画风,何个性,皆源于“笔墨当随心境”。
写于京华双剑堂
《人民政协报》2001年11月15日
《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第253页
翻开中外绘画史,艺术家皆以心来体验世界、感悟人生,其画面上的笔墨、线条、色彩、块面、结构等感性符号皆为心境之对应物和心境信息传递的痕迹反映,亦即画家的精神内涵。毕加索以超理念、超时空、超形态的创造体现其特殊的精神世界,为人类艺术做出意义非凡的贡献;潘天寿以“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的理念,破常格,创其新,获巨大成就。
心境乃万象之源、空渺之象。空渺乃大,至大至虚。虚生意,意生万象,万象孕育生生灵性,个性必蕴其中。故所言个性、风格、流派皆为心境之产物。心有所想,象有所应。笔墨乃随心境需要,幻化、演变成各种不同的笔墨造型,风格迥异,小者酿其为个性,大者必成其流派。无论个性抑或流派,然真情之抒发、个性之张扬无一不是对大千世界的“造化”和自我感悟的“心源”之宣泄。凡高的个性风格是他直抒人生、心绪的激烈爆发。他的画面呈现的是如台风般旋转、扭动、摧枯拉朽的笔触,使读者的心情和他一样产生共鸣、疯狂和骚动不安;石涛的个性画风是他精神世界的强烈展现,他不受前人羁绊,“我自用我法”,产生了笔意纵横、以奔放胜、激情回荡、恣意创造的独特心境的绘画语言。
物随笔变,笔随心转;境随心生,心由天造,心境为笔墨之极。天地间,万物间,唯有人类的心境为其独造,不可逾越。我既往曾言,“万法之源,自在为本”,意指画者接纳万物之象,藏映于心,映象积蓄象,蓄象生万象,此蓄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心境高,则画品高,畅然无限,俯仰自得,炉火纯青,浑然天成。
中国画乃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之产物,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中国哲学认为,心为世界的本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下无心外之物”。蒙养于天,器成在我,则是我一贯之主张。中国绘画则追求天人合一,空灵、淡远,对其精神之追求高于对其形式之追求,这点有别于西方绘画。绘画要达到一种精神、一个境界,这个境界需要以笔墨来实现,而笔墨又由人之心境所动、所为。因之,无论是何时代、何主义,何画风,何个性,皆源于“笔墨当随心境”。
写于京华双剑堂
《人民政协报》2001年11月15日
《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第253页
推荐关键字:于志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心灵之歌——略论曹香滨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色2019-12-23
- 冰雪山水画创始人: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2018-10-25
- 孤寂的壮美——读于志学2017-10-02
- 首届国际中国书画节亮相佛罗伦萨:中国书画2015-03-18
- 冰雪山水画家114幅作品无偿捐赠“龙博”2014-04-28
- 卢平:探秘北国大自然的生命之源2013-11-29
- 于志学为中国冰雪画诞生地立碑2013-07-08
- 卢平:探索艺术的终极意义2013-05-20
- 艺术市场混乱困局的“别样”突围2012-11-16
- 书画认知与管理专家会在湖南召开2012-11-0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