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民间收藏鉴定谁来规范
作者:史晶楠 2006-02-21 08:40:44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A-
A+
最近一段时间,各种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鉴定公司成立的消息频频传出。这些鉴定机构都声称“拥有强大的专家鉴定队伍,填补民间收藏鉴定领域的空白”。然而,市场果真如此吗?不妨听听有关人士的看法。
市场需求催生鉴定公司
周海峰(北京玉器收藏者):我国文博界有大量的文物鉴定专家,包括博物馆研究员、大学教授等。文物主管部门将这些专家集中到一起,从国家角度看,他们中的顶级专家组成了我国文物鉴定最高机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从地方角度讲,各个省、市也都建立了各自的鉴定委员会。但同时,文物主管部门也有规定,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只是国家馆藏文物和涉及公安、海关走私、盗窃案件中收缴的文物,对民间收藏者的鉴定要求不予受理。随着民间收藏的发展,人们的鉴定需求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权威的鉴定机构为民间收藏者“掌眼”。此外,鉴定公司的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看上去似乎是一本万利,因此,各种鉴定公司纷纷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毅(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很多人都希望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面向公众开放,但是这并不实际。因为这个委员会只是咨询机构,并非为公众服务的部门,专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并不是固定时间到某个地方上班,你想要将这些专家召集到一起来为民间收藏鉴定,恐怕操作上有难度。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民间鉴定的需求越来越大,也不是一个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开放后就能够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鉴定公司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云阳(江苏省古陶瓷研究学会理事):文物鉴定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科学,需要多方面的鉴定知识、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很高的专业水平,广大民间收藏者也需要鉴定服务,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这么多民间鉴定机构很正常,没有才不正常。一方面民间的收藏需要得到鉴定认可,另一方面这些民间鉴定机构也有利可图,有钱可赚。既然双方都愿意,何乐而不为?
到底谁说了算
周海峰:据我了解,在北京琉璃厂大街上正式挂牌的各种鉴定公司就有7到8家,北京市则不下30家。鉴定机构太多,当然就有副作用,尤其是这些鉴定机构的出现是以收藏市场异常火爆为前提的。有一些专家并不懂市场,可是他们不仅给藏品辨真伪,还给它们估价,而估出的价格又与市场不符,这样的话,不仅误导收藏者,也搅乱了市场。
吴少华(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这么多的鉴定机构成立后,必须要考虑如何运作,如何为民间收藏服务。现在,有的鉴定公司出具真品鉴定证书都是按照藏品的估价收取一定比例的鉴定费用,必然涉及到公司的利益。如果这些公司完全从盈利的角度做鉴定,就有可能影响鉴定结果的公正。这也是目前社会上鉴定看上去比较乱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发挥鉴定机构的作用。
云阳:民间收藏爱好者的苦恼在于藏品的真假找不到权威的认可,有些专家学者甚至“指假为真”。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有官方质量检测机构的真伪和质量标准,但艺术品、收藏品目前还没有一个“谁说了算”的机构,没有国家权威机构为民间收藏鉴定负责。民间鉴定机构多,不是问题。问题是,在缺乏权威鉴定部门的情况下,艺术品鉴定就会经常出现争议。
鉴定市场急需规范
周海峰:这些民间鉴定机构基本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并没有要求文物主管部门对它们实行统一管理。建议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将这些鉴定机构进行登记、整合,通过资格认定,法规规范,进行统一管理,规范市场,使收藏者在选择鉴定机构时能够放心。
云阳:重点省市应该建立一个权威的文物鉴定机构,由当地具备一定鉴定水平的人组织起来,由政府管理,进行藏品鉴定。这个鉴定机构既对博物馆等的国家文物进行鉴定,同时也对社会上流散的、老百姓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有些鉴定成员可能会因利益驱使,失去职业道德,将本来不好的东西说成是好的,甚至将明明是假的硬说成是真的。发生这种事情怎么办?就需要文物主管部门对这些鉴定机构的监管,要有制裁的措施。但是,如果管理得不好的话,也可能会起相反的作用。
吴少华:现在整个收藏市场尚处在一种相对无序的状态,鉴定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这是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无序的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市场会起到调节作用。那些有信誉、负责任的公司会逐渐打出自己的品牌;而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随意出具鉴定证书的公司,则会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被淘汰。市场的调节作用会逐步显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收藏者如何选择鉴定机构
刘毅:现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各省市鉴定委员会虽然不向民间开放,但是各省市的鉴定站却是处于半开放状态。如果民间收藏者真的需要这些专家“掌眼”,可以拿着东西去这些地方鉴定。虽然鉴定站也要收取一些费用,不过和鉴定公司比起来,这个费用并不高,而且在评估方面也相对可靠些。收藏者如果要找鉴定机构,我个人觉得,这些鉴定站可以列为首选。
周海峰:要找鉴定公司,最基本的是要知道国内有哪些文物鉴定专家,他们鉴定的主项是什么?这样的话,在选择鉴定公司的时候心里才能有底。即使是再有名的专家,他明明是研究钱币的,却整天给人看瓷器、书画,收藏者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其鉴定结果是否可信。同时,新手入行,也需要认识几个圈儿里的朋友,通过他们丰富的经验来推荐几个鉴定公司,千万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就四处乱撞,找人鉴定。同时,不要听到一个专家说东西好就沾沾自喜,说东西不好就沮丧万分。应该多找几家看看,综合结果自己作判断。因为专家也不是万能的,他们打眼的时候也不少。但是无论如何,鉴定只是一个辅助作用,是我们在收藏圈子里的一个拐杖,收藏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多的要用自己的眼力、艺术修养来“玩”收藏。
市场需求催生鉴定公司
周海峰(北京玉器收藏者):我国文博界有大量的文物鉴定专家,包括博物馆研究员、大学教授等。文物主管部门将这些专家集中到一起,从国家角度看,他们中的顶级专家组成了我国文物鉴定最高机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从地方角度讲,各个省、市也都建立了各自的鉴定委员会。但同时,文物主管部门也有规定,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只是国家馆藏文物和涉及公安、海关走私、盗窃案件中收缴的文物,对民间收藏者的鉴定要求不予受理。随着民间收藏的发展,人们的鉴定需求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权威的鉴定机构为民间收藏者“掌眼”。此外,鉴定公司的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看上去似乎是一本万利,因此,各种鉴定公司纷纷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毅(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很多人都希望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面向公众开放,但是这并不实际。因为这个委员会只是咨询机构,并非为公众服务的部门,专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并不是固定时间到某个地方上班,你想要将这些专家召集到一起来为民间收藏鉴定,恐怕操作上有难度。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民间鉴定的需求越来越大,也不是一个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开放后就能够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鉴定公司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云阳(江苏省古陶瓷研究学会理事):文物鉴定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科学,需要多方面的鉴定知识、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很高的专业水平,广大民间收藏者也需要鉴定服务,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这么多民间鉴定机构很正常,没有才不正常。一方面民间的收藏需要得到鉴定认可,另一方面这些民间鉴定机构也有利可图,有钱可赚。既然双方都愿意,何乐而不为?
到底谁说了算
周海峰:据我了解,在北京琉璃厂大街上正式挂牌的各种鉴定公司就有7到8家,北京市则不下30家。鉴定机构太多,当然就有副作用,尤其是这些鉴定机构的出现是以收藏市场异常火爆为前提的。有一些专家并不懂市场,可是他们不仅给藏品辨真伪,还给它们估价,而估出的价格又与市场不符,这样的话,不仅误导收藏者,也搅乱了市场。
吴少华(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这么多的鉴定机构成立后,必须要考虑如何运作,如何为民间收藏服务。现在,有的鉴定公司出具真品鉴定证书都是按照藏品的估价收取一定比例的鉴定费用,必然涉及到公司的利益。如果这些公司完全从盈利的角度做鉴定,就有可能影响鉴定结果的公正。这也是目前社会上鉴定看上去比较乱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发挥鉴定机构的作用。
云阳:民间收藏爱好者的苦恼在于藏品的真假找不到权威的认可,有些专家学者甚至“指假为真”。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有官方质量检测机构的真伪和质量标准,但艺术品、收藏品目前还没有一个“谁说了算”的机构,没有国家权威机构为民间收藏鉴定负责。民间鉴定机构多,不是问题。问题是,在缺乏权威鉴定部门的情况下,艺术品鉴定就会经常出现争议。
鉴定市场急需规范
周海峰:这些民间鉴定机构基本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并没有要求文物主管部门对它们实行统一管理。建议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将这些鉴定机构进行登记、整合,通过资格认定,法规规范,进行统一管理,规范市场,使收藏者在选择鉴定机构时能够放心。
云阳:重点省市应该建立一个权威的文物鉴定机构,由当地具备一定鉴定水平的人组织起来,由政府管理,进行藏品鉴定。这个鉴定机构既对博物馆等的国家文物进行鉴定,同时也对社会上流散的、老百姓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有些鉴定成员可能会因利益驱使,失去职业道德,将本来不好的东西说成是好的,甚至将明明是假的硬说成是真的。发生这种事情怎么办?就需要文物主管部门对这些鉴定机构的监管,要有制裁的措施。但是,如果管理得不好的话,也可能会起相反的作用。
吴少华:现在整个收藏市场尚处在一种相对无序的状态,鉴定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这是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无序的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市场会起到调节作用。那些有信誉、负责任的公司会逐渐打出自己的品牌;而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随意出具鉴定证书的公司,则会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被淘汰。市场的调节作用会逐步显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收藏者如何选择鉴定机构
刘毅:现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各省市鉴定委员会虽然不向民间开放,但是各省市的鉴定站却是处于半开放状态。如果民间收藏者真的需要这些专家“掌眼”,可以拿着东西去这些地方鉴定。虽然鉴定站也要收取一些费用,不过和鉴定公司比起来,这个费用并不高,而且在评估方面也相对可靠些。收藏者如果要找鉴定机构,我个人觉得,这些鉴定站可以列为首选。
周海峰:要找鉴定公司,最基本的是要知道国内有哪些文物鉴定专家,他们鉴定的主项是什么?这样的话,在选择鉴定公司的时候心里才能有底。即使是再有名的专家,他明明是研究钱币的,却整天给人看瓷器、书画,收藏者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其鉴定结果是否可信。同时,新手入行,也需要认识几个圈儿里的朋友,通过他们丰富的经验来推荐几个鉴定公司,千万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就四处乱撞,找人鉴定。同时,不要听到一个专家说东西好就沾沾自喜,说东西不好就沮丧万分。应该多找几家看看,综合结果自己作判断。因为专家也不是万能的,他们打眼的时候也不少。但是无论如何,鉴定只是一个辅助作用,是我们在收藏圈子里的一个拐杖,收藏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多的要用自己的眼力、艺术修养来“玩”收藏。
推荐关键字:文物鉴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世博艺术品鉴定”董事长赵唯圣先生做客《2020-08-21
- 澳门城市大学首设以文物鉴定家命名的刘光启2019-07-16
- 收藏热倒逼民间文物鉴定立法加速2018-11-28
- 治理文物鉴定乱象还需完善法律2018-10-29
- 专家靠卖鉴定证书敛财 倒逼民间文物鉴定立法2018-10-28
- 还有多少“假的真专家”混在文物收藏圈2018-09-17
- 【2018两会提案】吕成龙:文物鉴定需要加强2018-03-06
- “流传有绪”有何收藏意蕴?2018-02-26
- 北京金远见公开鉴宝开启文物艺术品“有据鉴2018-01-22
- 从文物鉴定角度谈清代玉器分期及具体特征(2017-08-0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