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山东“艺考热”需深思
2006-02-10 11:25:38来源:新华网
A-
A+
山东出现超常"艺考热" 考生增幅高达56%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19日向记者透露,山东省高考的艺术类报考人数连年走高,2005年达到了14.6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幅高达56%.这一现象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引起教育界关注。
作为全国最大的艺术高考生源地区,近年来全国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纷纷在山东设立专业考点。统计表明,近十年来,山东艺术类考生每年都在攀升,2002年为3.2万人,次年达到5.6万余人,2004年猛增至9.3万人,今年又达到创纪录的14.6万人。
据潘鲁生博士介绍,"艺考热"持续升温,首先是艺术院校扩招势头强劲的直接结果。在大学设置的各种专业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艺术学科,从艺术类专业的招生统计数字来看,山东省1998年录取艺术类考生只有3800多人,到2004年就超过了4.7万人,增长了12.2倍。
但与艺术院校扩招的规模和速度相比,艺术生源扩张的规模和速度要大得多。从录取比例看,目前山东艺术高考生的录取难度已超过文理科普通高考生。"艺考热"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特点,反映出高考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种种迹象表明,在现有高考制度下,升学率仍是唯一导向,追求升学率仍是学校、考生和家长最大的压力。
有关专家认为,"艺考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解决考生目前的升学问题,同时面临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就业指导问题。他说,自2002年起山东有的地市艺术类本科录取人数就已超过文科类,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教育部门注意。
艺术教育怪现象:成绩差就转"艺术班"
一个时期以来,因为艺术类高考文化课分数相对偏低,许多中学便将文理科成绩一般的学生转入"艺术班"。山东有些县市的中学还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将某个分数线以下的同学整体划出,强行组建新的"艺术班"。有关专家认为,这样的中学艺术教育已误入歧途。
山东工艺学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说,中学强制组艺术班不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短期虽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不宜提倡。
艺术院校的专家指出,艺术考生首先要爱好自己选择的专业,具有一定的天赋,具备专业的培训环境和专业学习的条件。一些中学艺术考生的整体组班,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个人的选择往往是被动的。
据悉,山东有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针对"艺考热",已出台严禁成绩不够文理科高考线的同学集体转入艺术班的规定。
专家提醒:"报考艺术院校是高考捷径"已成历史
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艺术院校文化成绩要求低,一些考生和家长纷纷把报考艺术院校作为高考捷径。有关专家提醒说,其实这是一个时期的误解。
从近两年全国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看,对文化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考生过了美术专业考试后,文化考试成绩高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介绍,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课加上数学成绩的最低分数是440分,平均分数是520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类考生不含数学成绩的文化课平均分数是390分,4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了50%左右,相当一批考生与文理科本科线持平。可见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质正在提高,而且今后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从高考难度看,目前艺考类的录取比例已经低于普通文科和理科,认为艺术高考相对容易的观点已成历史。因此,考生改报艺术类专业宜慎重。
专家说,艺术需要天赋,更需要文化素养,从艺者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两者兼备,缺一不可。真正的艺术大师在这两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艺考热"折射学生"技能就业"观念提升
随着高考和就业竞争加剧,人的技能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就业。这成为"艺考热"持续升温的社会背景,反映了考生及家长开始重视技能学习的价值取向。
针对这一市场变化趋势,艺术高校普遍根据学科和社会的需求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方向,以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不同层面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新开设了文物修复、设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方向,很受考生和社会欢迎。据介绍,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新开设的专业包括了集音乐、心理学、医学为一体的音乐治疗学;北京广播学院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新开设了文化经纪方向;北京电影学院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新媒体艺术方向。这些新上专业大多是社会所急需的,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有指望的就业机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说,随着艺术学科与文科、工科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一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专业已在综合大学开始设置。
同时,由于我国电视业快速发展,与电视艺术相关的专业领域,也逐步从精英模式发展为大众教育格局,一些文艺编辑、动画艺术、音乐编导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考生希望学点"手艺",保证今后谋生的"饭碗"。而艺术类院校的技能属性和职业属性适应了这一要求。据了解,目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比其他传统专业看好,且艺术生的谋生能力也明显高于普通院校毕业生,这也是"艺考热"的原因之一。
"艺考热"彰显精英教育走向大众
有关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艺考热"超常升温有一定的非理性色彩,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多年曾被视为生活奢侈品的艺术,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出身农村的李晓红是山东临沂人,她现在是山东一所艺术学院三年级的本科生。她说:"以前感觉艺术就像天使,离自己很遥远,许多同学修了美术专业后,感觉身边到处是艺术,整个观察生活的方式都变了。"她说,自己最喜欢利用业余时间逛商店的小饰品专柜,周末还在一家"生活家居"店打工,自己的一些艺术创意常常得到老板的喝彩。
李晓红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曾经被视为生活奢侈品的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从事艺术工作和学习艺术的人逐渐多起来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目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模式,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发展时期,一些设计艺术学科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纯艺术领域,艺术学科向着普及性、交叉性、边缘性和大众性发展。很多专业艺术院校纷纷拓展专业领域,增设理科类的艺术专业和课程,完善学科构建。近年来,理科的考生在艺术类考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今年山东省的14.6万艺考大军中就有2万人是理科考生,可见文理科已融入新兴的艺术学科之中。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19日向记者透露,山东省高考的艺术类报考人数连年走高,2005年达到了14.6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幅高达56%.这一现象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引起教育界关注。
作为全国最大的艺术高考生源地区,近年来全国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纷纷在山东设立专业考点。统计表明,近十年来,山东艺术类考生每年都在攀升,2002年为3.2万人,次年达到5.6万余人,2004年猛增至9.3万人,今年又达到创纪录的14.6万人。
据潘鲁生博士介绍,"艺考热"持续升温,首先是艺术院校扩招势头强劲的直接结果。在大学设置的各种专业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艺术学科,从艺术类专业的招生统计数字来看,山东省1998年录取艺术类考生只有3800多人,到2004年就超过了4.7万人,增长了12.2倍。
但与艺术院校扩招的规模和速度相比,艺术生源扩张的规模和速度要大得多。从录取比例看,目前山东艺术高考生的录取难度已超过文理科普通高考生。"艺考热"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特点,反映出高考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种种迹象表明,在现有高考制度下,升学率仍是唯一导向,追求升学率仍是学校、考生和家长最大的压力。
有关专家认为,"艺考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解决考生目前的升学问题,同时面临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就业指导问题。他说,自2002年起山东有的地市艺术类本科录取人数就已超过文科类,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教育部门注意。
艺术教育怪现象:成绩差就转"艺术班"
一个时期以来,因为艺术类高考文化课分数相对偏低,许多中学便将文理科成绩一般的学生转入"艺术班"。山东有些县市的中学还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将某个分数线以下的同学整体划出,强行组建新的"艺术班"。有关专家认为,这样的中学艺术教育已误入歧途。
山东工艺学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说,中学强制组艺术班不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短期虽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不宜提倡。
艺术院校的专家指出,艺术考生首先要爱好自己选择的专业,具有一定的天赋,具备专业的培训环境和专业学习的条件。一些中学艺术考生的整体组班,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个人的选择往往是被动的。
据悉,山东有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针对"艺考热",已出台严禁成绩不够文理科高考线的同学集体转入艺术班的规定。
专家提醒:"报考艺术院校是高考捷径"已成历史
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艺术院校文化成绩要求低,一些考生和家长纷纷把报考艺术院校作为高考捷径。有关专家提醒说,其实这是一个时期的误解。
从近两年全国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看,对文化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考生过了美术专业考试后,文化考试成绩高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介绍,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课加上数学成绩的最低分数是440分,平均分数是520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类考生不含数学成绩的文化课平均分数是390分,4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了50%左右,相当一批考生与文理科本科线持平。可见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素质正在提高,而且今后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从高考难度看,目前艺考类的录取比例已经低于普通文科和理科,认为艺术高考相对容易的观点已成历史。因此,考生改报艺术类专业宜慎重。
专家说,艺术需要天赋,更需要文化素养,从艺者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两者兼备,缺一不可。真正的艺术大师在这两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艺考热"折射学生"技能就业"观念提升
随着高考和就业竞争加剧,人的技能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就业。这成为"艺考热"持续升温的社会背景,反映了考生及家长开始重视技能学习的价值取向。
针对这一市场变化趋势,艺术高校普遍根据学科和社会的需求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方向,以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不同层面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新开设了文物修复、设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方向,很受考生和社会欢迎。据介绍,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新开设的专业包括了集音乐、心理学、医学为一体的音乐治疗学;北京广播学院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新开设了文化经纪方向;北京电影学院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新媒体艺术方向。这些新上专业大多是社会所急需的,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有指望的就业机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说,随着艺术学科与文科、工科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一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专业已在综合大学开始设置。
同时,由于我国电视业快速发展,与电视艺术相关的专业领域,也逐步从精英模式发展为大众教育格局,一些文艺编辑、动画艺术、音乐编导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考生希望学点"手艺",保证今后谋生的"饭碗"。而艺术类院校的技能属性和职业属性适应了这一要求。据了解,目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比其他传统专业看好,且艺术生的谋生能力也明显高于普通院校毕业生,这也是"艺考热"的原因之一。
"艺考热"彰显精英教育走向大众
有关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艺考热"超常升温有一定的非理性色彩,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多年曾被视为生活奢侈品的艺术,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出身农村的李晓红是山东临沂人,她现在是山东一所艺术学院三年级的本科生。她说:"以前感觉艺术就像天使,离自己很遥远,许多同学修了美术专业后,感觉身边到处是艺术,整个观察生活的方式都变了。"她说,自己最喜欢利用业余时间逛商店的小饰品专柜,周末还在一家"生活家居"店打工,自己的一些艺术创意常常得到老板的喝彩。
李晓红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曾经被视为生活奢侈品的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从事艺术工作和学习艺术的人逐渐多起来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目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模式,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发展时期,一些设计艺术学科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纯艺术领域,艺术学科向着普及性、交叉性、边缘性和大众性发展。很多专业艺术院校纷纷拓展专业领域,增设理科类的艺术专业和课程,完善学科构建。近年来,理科的考生在艺术类考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今年山东省的14.6万艺考大军中就有2万人是理科考生,可见文理科已融入新兴的艺术学科之中。
推荐关键字:艺术考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艺考经济:落榜生帮画室拉生源年入20万2015-06-09
- 美术高考怎能画“照片”2014-03-31
- 2015年艺术统考可能调整 增加“速写”考试2014-02-26
- 艺考硝烟再起 当心“星途”变“囧途”2014-01-26
- 艺考点滴2013-02-02
- 雅昌精编:2013艺考生必知常识2012-09-14
- 美国留学 旧金山艺术大学学费杂费预测2012-03-12
- 上海艺术水平认定开始报名2011-10-27
- 解析艺考为何这么火 甘肃艺考生出路何在2011-01-05
- 高中生为上大学“速成”艺术生 仅学画两月2010-12-1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