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后’89艺术中的无聊感和解构意识

‘玩世写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潮流析

作者:栗宪庭 2006-01-07 10:47:56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后’89现象首先是在《中国现代艺术展》上初露端倪的:其一,作为“政治波普”的先导,80年代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王广义展出了他的《****》;其二,新一代艺术家,即“玩世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刘晓东、方力钧、宋永红展出了他们的早期作品。而且在他们心里“1989年参与中国现代艺术展,一种不介入感油然而生”。他们“不再相信一些现成概念能解决艺术家的灵感问题”而转向“有许多烧灼感的直觉中的现实”(摘自宋永红笔记)。近年画展中出现的一批颇引人注目的新作和新人,更验证了他们不同于80年代新潮艺术家的心态。如北京1990年初的《方力钧、刘炜画展》;1991年中的《新生代画展》;武汉1991年初的《曾凡志画展》;以及近两年崭露头角的四川青年画家沈晓彤、忻海舟等,加之1991年夏季风靡北京等地的孔永谦创作的“文化衫”,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潮流已悄然盛行起来,而且心态和语言都有着惊人的趋向现象——无聊感及泼皮式的幽默、玩世的写实风格。再横向与王朔的“痞子文学”,刘震云等人的“新现实主义文学”,摇滚乐中的后崔键群的崛起相比,新思潮的特征就很明显了。同时形成了他们随意摘取熟视、平庸乃至荒唐的生活片段,以及多把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作为描绘对象和题材的特点。如宋永红说:“我的投注目标是我对自身环境的兴趣,超越理性的习惯势力,实在是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自身生活环境提供了我基本的创作因素。”(摘自宋的笔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