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书香·墨趣·砚韵--蔡襄与文房四宝
2006-02-09 15:45:30来源:《湄洲日报》
A-
A+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文人书房里,“四宝”具备,以供时时舞文弄墨,抒发胸中锦绣文章。书香笔缘,墨趣砚韵,儒气高雅,文质彬彬,表现着萤窗书生一种令人生敬的勤奋和文明。历史上许多英才贤杰,无不与“文房四宝”有关。
宋代著名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一生苦学,笔耕不辍,与笔墨纸砚结下不解之缘,有关他与“文房四宝”的轶闻逸事,屡见史书,流传民间,成为古今文艺界称颂的佳话。福建省作协主席陈章武十年前赴皖开会,在歙县参观“太白楼”时,看见文物陈列室赫然挂着蔡襄的书法拓片,并获悉当地流传蔡襄与歙砚的诗词和民间故事。“物因人名”,歙砚因有蔡襄的品题而誉满天下,与端砚齐名,成为我国“文房四宝”的珍品。我读了章武撰写的《蔡襄与歙砚》一文之后,查阅《仙游县志》,在卷53“丛谈”中也读到一则类似的记载:“徐虞部以龙尾砚邀君谟(注:蔡襄别号)品第,君谟答以诗云:‘玉质纯苍,理纹清,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问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又云:辨歙石以此法,若端石则不然。”仙游与歙县的记载诗文如出一辙,只字不差,时隔八百多年,两县人民对蔡襄仍敬仰有加。蔡襄的书法和他的事迹,深深镂刻在中华文化史册上,悠悠千古,闪闪发光。据说,歙砚石质坚韧,纹理缜密,发墨如油,“无声”有趣,蔡襄欣然为之题诗,把它比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足见书法家灼灼慧眼和殷殷惜砚之情。黄山市文联主席周吾在送章武时,还特地步韵吟诗一首,以表对蔡襄的敬意:
质地光纯纹理清,研磨柔润细无声;
蔡襄赞誉连城宝,歙砚因此负盛名。
史书说,被称为文房珍品的歙砚的发现,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宋稗类钞》记载:宋代歙县汪氏,“一夕山居,涨水暴至迁寓庄户草庐”,汪氏于晚上无意中发现支床的石头发光,感到奇怪,就请庄户加工成砚台,结果这方砚“石色正天碧,细罗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状,辅星存焉。”这种“罗纹”中有“金星”,如“正天碧”的“斗星砚”,乍看黑细,细观则青碧,颜色浑似“天碧”,妙不可喻,汪家有此“珍品”,自是家道饶益。”
蔡襄与歙砚有缘,对端砚也情有独钟。《仙游县志》记云:“宋代端州崔生”,居端岩侧,蓄石工百人,岁入砚千枚,十年无入意者。一旦工于后岩百丈坑剖石,得紫龙卯,其里人来观者持羊酒贺,造成长广减十之四,厚重宽平,开厘滋润,若有德君子,上下眼各四,当中晕七重又有文,表里无纤瑕,微近乎手则泽润可磨墨。”崔生得此“奇宝”,“辄忘寝食”,不知要送给谁才妥当?最后,他决定“不远千里授使者”送给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蔡襄。如此重赠,蔡襄极为高兴,择选吉日,“斋戒发封”,并为崔生赠书一事特书记述:
“……崔抱砚辄忘寝食,久之,念奇宝不可私藏,谁其当之?不远千里,授使者以来遣予,斋戒发封,取吉以澄心堂纸,李延王圭墨,诸葛高鼠须笔为之记,时皇佑祭巳十二月二十八日书。砚今藏于家,李延王圭墨犹存。”(《忠惠文集》)
可见,堂堂一代书豪,家里珍藏文房四宝,除了赫赫有名的歙、端二砚外,尚有当时驰名天下的“澄心堂”之纸、“李延王圭”之墨和“诸葛高”之鼠须笔,这些被当年文人雅士视为“四宝”的笔墨纸砚,当作互相互馈赠的高贵礼物,书香,墨趣,砚韵,确是文坛一件雅事。与蔡襄深厚交情的挚友的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因请蔡襄挥笔题字刻石,还特地赠送“鼠须笔”“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蔡襄收下,笑说:“清而不俗”!(据《六一归田录》)如此看来,当年文人学者把“文房四宝”视为高层的文化象征物,对天天与之相处的笔墨纸砚理所当然地爱之于心目书之于诗文。作为当年具有极高声望的书法家蔡襄的书房里有国人共珍的“文房四宝”,日夜与之相伴,如星拱月,自使书室熠熠生辉!
蔡襄祖籍仙游枫亭,“年十八以农家子举进士”,在世五十六岁,著作甚丰,《荔枝谱》译为英、法文流传国内外,《墨谱》一书,专题论墨,对笔与墨这对天生“文友”做了认真考究,足见他对“文房四室”深有研讨。他在朝忙于政务,勤政廉政,业余又深谙书法,植物学、桥梁学亦有精深学识,集名臣、专家学者于一身,成为政文“双跨”的大学问家。宋代宰相赵鼎题词说“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驾长虹于廖廓,听鸣风于高岗”,可谓是对蔡襄人品文品的全面肯定,给这位“儒林”界杰出代表以高度的评价!
宋代著名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一生苦学,笔耕不辍,与笔墨纸砚结下不解之缘,有关他与“文房四宝”的轶闻逸事,屡见史书,流传民间,成为古今文艺界称颂的佳话。福建省作协主席陈章武十年前赴皖开会,在歙县参观“太白楼”时,看见文物陈列室赫然挂着蔡襄的书法拓片,并获悉当地流传蔡襄与歙砚的诗词和民间故事。“物因人名”,歙砚因有蔡襄的品题而誉满天下,与端砚齐名,成为我国“文房四宝”的珍品。我读了章武撰写的《蔡襄与歙砚》一文之后,查阅《仙游县志》,在卷53“丛谈”中也读到一则类似的记载:“徐虞部以龙尾砚邀君谟(注:蔡襄别号)品第,君谟答以诗云:‘玉质纯苍,理纹清,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问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又云:辨歙石以此法,若端石则不然。”仙游与歙县的记载诗文如出一辙,只字不差,时隔八百多年,两县人民对蔡襄仍敬仰有加。蔡襄的书法和他的事迹,深深镂刻在中华文化史册上,悠悠千古,闪闪发光。据说,歙砚石质坚韧,纹理缜密,发墨如油,“无声”有趣,蔡襄欣然为之题诗,把它比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足见书法家灼灼慧眼和殷殷惜砚之情。黄山市文联主席周吾在送章武时,还特地步韵吟诗一首,以表对蔡襄的敬意:
质地光纯纹理清,研磨柔润细无声;
蔡襄赞誉连城宝,歙砚因此负盛名。
史书说,被称为文房珍品的歙砚的发现,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宋稗类钞》记载:宋代歙县汪氏,“一夕山居,涨水暴至迁寓庄户草庐”,汪氏于晚上无意中发现支床的石头发光,感到奇怪,就请庄户加工成砚台,结果这方砚“石色正天碧,细罗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状,辅星存焉。”这种“罗纹”中有“金星”,如“正天碧”的“斗星砚”,乍看黑细,细观则青碧,颜色浑似“天碧”,妙不可喻,汪家有此“珍品”,自是家道饶益。”
蔡襄与歙砚有缘,对端砚也情有独钟。《仙游县志》记云:“宋代端州崔生”,居端岩侧,蓄石工百人,岁入砚千枚,十年无入意者。一旦工于后岩百丈坑剖石,得紫龙卯,其里人来观者持羊酒贺,造成长广减十之四,厚重宽平,开厘滋润,若有德君子,上下眼各四,当中晕七重又有文,表里无纤瑕,微近乎手则泽润可磨墨。”崔生得此“奇宝”,“辄忘寝食”,不知要送给谁才妥当?最后,他决定“不远千里授使者”送给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蔡襄。如此重赠,蔡襄极为高兴,择选吉日,“斋戒发封”,并为崔生赠书一事特书记述:
“……崔抱砚辄忘寝食,久之,念奇宝不可私藏,谁其当之?不远千里,授使者以来遣予,斋戒发封,取吉以澄心堂纸,李延王圭墨,诸葛高鼠须笔为之记,时皇佑祭巳十二月二十八日书。砚今藏于家,李延王圭墨犹存。”(《忠惠文集》)
可见,堂堂一代书豪,家里珍藏文房四宝,除了赫赫有名的歙、端二砚外,尚有当时驰名天下的“澄心堂”之纸、“李延王圭”之墨和“诸葛高”之鼠须笔,这些被当年文人雅士视为“四宝”的笔墨纸砚,当作互相互馈赠的高贵礼物,书香,墨趣,砚韵,确是文坛一件雅事。与蔡襄深厚交情的挚友的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因请蔡襄挥笔题字刻石,还特地赠送“鼠须笔”“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蔡襄收下,笑说:“清而不俗”!(据《六一归田录》)如此看来,当年文人学者把“文房四宝”视为高层的文化象征物,对天天与之相处的笔墨纸砚理所当然地爱之于心目书之于诗文。作为当年具有极高声望的书法家蔡襄的书房里有国人共珍的“文房四宝”,日夜与之相伴,如星拱月,自使书室熠熠生辉!
蔡襄祖籍仙游枫亭,“年十八以农家子举进士”,在世五十六岁,著作甚丰,《荔枝谱》译为英、法文流传国内外,《墨谱》一书,专题论墨,对笔与墨这对天生“文友”做了认真考究,足见他对“文房四室”深有研讨。他在朝忙于政务,勤政廉政,业余又深谙书法,植物学、桥梁学亦有精深学识,集名臣、专家学者于一身,成为政文“双跨”的大学问家。宋代宰相赵鼎题词说“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驾长虹于廖廓,听鸣风于高岗”,可谓是对蔡襄人品文品的全面肯定,给这位“儒林”界杰出代表以高度的评价!
推荐关键字:文房四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铜墨盒:鲜为人知的文房藏品2018-11-13
- 丹青雅器方寸写心 文房四宝行业现状系列调查2018-04-09
- 铜墨盒:从最后的文玩到文房收藏新秀2018-04-11
- 铜墨盒:从“最后的文玩”到文房收藏新秀2018-04-11
- 北京文房四宝博览会|海峡两岸同心携手,打造2018-03-30
- 冻石·文房墨宝:《笔洗》2018-02-28
- 元祐文人与无心散卓笔2017-11-20
- 小文房,大市场——文房雅玩收藏的起点与归2017-10-02
- 安徽文房四宝走产业化道路 内销外输向高层次2017-10-30
- 安徽宣城上演文房四宝“文化嘉年华”2017-10-30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